Decimated by the triple whammy of lingering trade frictions between the world’s two largest economies,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a deglobalization trend, Hong Kong’s economy shrank a record 6.1 percent in 2020.
8 Mar 2021
Economics
在RCEP之下,香港會有哪些機會以及如何加入,是未來幾年最大的課題。香港大學與中文大學多個組織共同舉辦研討會,深入RCEP的不同層面。
4 Mar 2021
Economics
拜登上台後,白宮摒除了特朗普時期誇誇其談、不幹實事的作風,各種政策重上軌道,特別是應付新冠肺炎和處理肺炎帶來的經濟後遺症,都顯得積極進取。也許由於壓制疫情和提振經濟是當務之急,其他政策都要讓路。以外交政策為例,拜登在上任約兩個星期後才在國務院作簡單的闡釋,但其中有關外貿方面着墨不多。不過,我們仍可以從拜登在競選時對有關問題的論述、和他上台後執行的政策,了解他的政府怎樣處理美國的外貿問題。
3 Mar 2021
Economics
財政司長陳茂波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提出發放消費券,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5個月每月1000元,發放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目的是鼓勵及帶動本地消費,預計措施可惠及720萬人。
2 Mar 2021
Economics
【Now新聞台】題目:電子消費券如何執行最有效果?
財政預算案推出電子消費券,分期派發合共5千元,預計可以提振經濟百分0.7。不過好多團體都指做法離地、不可行和不公平。消費券計劃怎樣執行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嘉賓: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講師阮穎嫻
1 Mar 2021
Economics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4日)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措施,其中會向全港18歲以上合資格市民及新來港人士,派發5,000港元電子消費券,引起市場熱話。財金界專家雲集的港大經管學院,數名學者也對本年度財政預算作出回應。
25 Feb 2021
Economics
2021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一直以來新春團聚的傳統習俗,“就地過年”成為主流趨勢。這個春節,沒有回到家鄉、“就地過年”的你,開心幸福嗎?近日,中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賈建民、香港大學副教授賈軾、湖南工商大學副教授徐戈、清華大學博士生袁韻開展的全國性“春節幸福感與疫情應對”問卷調查顯示:就地過年人群的幸福感雖略低於回家(異地)過年的,但兩者相差並不大。總體上,今年春節,人們的幸福感比去年有較大幅度提升。
25 Feb 2021
Marketing
冠狀病毒病疫情初期,一眾經濟學家預測,2020年全球將陷入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但後來則修訂為與2007至2009年金融海嘯情況相若。例如根據2020年5月《華爾街日報》的調查,美國經濟學家普遍預測,同年美國經濟將收縮6.6%,屬大蕭條以來之最;聯邦儲備局官員隨於6月預測,收縮幅度為6.5%。
24 Feb 2021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