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日新月異,中國科企之成就令海外投資者對中資股刮目相看,迎來美國更強力的圍堵,務求拖慢中國的AI技術發展。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創新及資訊管理學教授兼夏利萊伉儷基金教授蔣鎮輝表示,中國AI大模型的實力已領先全球,跟美國的差距也愈來愈近,華府的晶片管制不能完全解釋兩國AI技術差距,但接下來的挑戰也非光靠砸錢就能彌補。
27 Oct 2025
教學人員
兩年前,筆者於本欄撰寫〈知識產權商業化 有利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文,並與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發表《知識產權商品化:策動香港再工業化發展》研究報告,提出包括「鼓勵以無形資產作融資抵押」等一系列建議,以期促進本港IP(知識產權)商業化發展。
22 Oct 2025
教學人員
從2024年開始,一個長著尖尖小耳朵,惡魔般大眼睛,咧著9顆尖尖獠牙的玩偶Labubu風靡全球。 2025年上半年,Labubu銷售額高達48億人民幣。 Labubu驚艷市場的不僅是它強大的吸金能力,更是它在海外市場的勢不可擋。 從東南亞到歐洲美國,Labubu都是年輕人追捧的潮流。 Labubu的成功也讓泡泡瑪特股票從2020年IPO的38.5港幣一路飆升到超過200港幣,短短5年漲幅超過400%。
16 Oct 2025
踏入2025年最後一季,中美經濟戰火重燃。當前全球經濟的焦點,落在本月底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中。但在APEC會議舉行之前數天,在地球的另一邊,有另一事情也值得關注,那是10月26日阿根廷立法機關的中期選舉。
15 Oct 2025
教學人員
人工智能(AI)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學術界已有大量研究報告表明,在不同工作場景中,人機協作能顯著提升效率與創造力。社會各界亦已對人工智能技術對不同工作帶來的生產力提升有所感知。
8 Oct 2025
教學人員
近年大力發展IP產業的東莞,早前舉辦了一個動漫博覽會,參展的IP企業如何看產業的發展前景?本地經濟錄得增長,但就業情況就轉差,這種相反的特殊經濟現象一旦出現,是代表甚麼?
5 Oct 2025
教學人員
Deepseek及AI國產晶片問世,中國逐漸成為真正創新強國,「科技救國」一調蔚然成風。然而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經濟復甦卻未見重大起色。港大協理副校長及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教授接受《信報》訪問時表示,中國近十年對科技發展的重視,其核心驅動力並非短期的經濟增長,而是源於地緣政治下的戰略考量,旨在實現長遠的「科技獨立」與自給自足,以應對外部壓力。
4 Oct 2025
教學人員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行政令,宣布自2025年9月21日起,首次申請H-1B工作簽證的外籍人才需繳納高達10萬美元的簽證費。這一政策突變令美國企業和國際人才措手不及,尤其是科技行業,受到最直接的衝擊。這一政策如果完全實施,將不僅重塑美國科技生態,更會引發全球人才、資本與創新鏈的調整。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與科技樞紐的香港,以及正全力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的中國內地,更需冷靜研判其潛在衝擊,采取措施把握這一多年難逢的人才機遇。
1 Oct 2025
教學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