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快速演變的市場與技術浪潮,企業欲保持競爭力,創新已非選擇,而是生存之道。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創新與創業研究中心副總監、管理及商業策略實務副教授陳炳雄(Joseph)在《經濟一週》的專訪中,詳細分析了企業創新的驅動力、以及香港在創新領域的機遇和未來發展方向。
2 Jun 2025
教學人員
在資源有限與人口持續增長的雙重壓力下,對於新興經濟體來說,是否可以在保障醫療質量的同時,提升醫療的普及性並降低醫療費用呢? 港大經管學院創新及資訊管理學助理教授Sundara結合近期對多個新興經濟體醫療機構的實地考察和與多位學者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合作研究發現,一些新興市場的實踐正在突破傳統局限,探索同時滿足醫療質量、醫療普及性以及醫療費用的創新醫療模式。
29 May 2025
香港旅遊首季迎來開門紅,內地五一黃金周也出現訪港高峰。 然而旅遊熱潮並未帶動消費,訪港遊客甚至「發明」了在速食店過夜的省錢攻略。 如何突破香港旅遊旺丁不旺財的困境? 泡泡瑪特一夜爆紅,實現口碑與銷量的雙贏。 其成功經驗能否為香港打造旅遊IP(知識產權)提供借鑒?
28 May 2025
教學人員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及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教授撰文指出,現時香港經濟結構單一,推動「新型工業」可促進多元化經濟發展。而為了監測產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協助政府制定產業政策和檢視政策成效,鄧教授提出一套量度香港工業經濟貢獻的新方法。
根據研究所得,鄧教授相信新型工業對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存在廣闊的增長空間,隨着香港創新科技的加速發展,2000-2023年間,「研發、設計、測試及環境工程」的增加價值從33億港元增至133億港元; 同時,「電腦編程、數據及工業互聯網服務」的增加價值則從50億港元增至255億港元。
此外鄧教授亦提到,香港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與新型工業同樣重要的相關生產性服務業,如物流、法律服務等,不但支援本地工業的發展,更推動全球工業的發展,對香港的經濟發展和貢獻不容忽視。
22 May 2025
教學人員
早前中美雙方在日內瓦就關稅會談,出乎意料地迅速達成休戰共識,關稅稅率暫時回落至所謂美國「解放日」之前的水平,但全球局面却難復舊觀。美國總統特朗普玩弄所謂談判技巧,叫價忽高忽低、忽真忽假,威逼利誘,爲己方製造談判空間。可是礙于底氣不足,邏輯紊亂,貿易戰猶如美方蹩脚的馬戲班雜耍,將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推至歷史高點【注1】。
21 May 2025
教學人員
現時,月入超過六萬元的公屋富戶可用綠表申請居屋,但同等收入的私樓住戶卻無資格以白表申請,政策制定的公平性備受關注。房屋署一方面希望公屋住戶「向上流」,但另一方面,以三人家庭為例,須遷出的門檻高達月入125,500元,導致很多富戶只需繳交稍高的租金便可留住。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講師阮穎嫻博士表示:「賺三至四萬、二至三萬的人,在外租屋月月花光收入,生活很辛苦。但跨過公屋門檻後,即使月入十多萬,都不用搬走,只要肯交租,房屋署要你遷出也非常困難。」
18 May 2025
教學人員
香港的創意產業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大放異彩? 香港過往以手辦公仔、模型等知識產權產業聞名,孕育出不少優秀藝術家。例如,由內地公司泡泡瑪特(Pop Mart)捧紅的公仔Labubu,其創作者龍家昇正是香港人,展現了本地創意的實力。 港大經管學院市場學首席講師范亭亭接受無線新聞訪問時表示,泡泡瑪特把線上線下的渠道完全打通,線下門店是用來吸引消費者,讓他們了解公仔。她指出:「一旦線下的消費者成為線上的購買者,他們就會通過線上渠道去了解用戶。我覺得香港現時需要一個成熟完整的商業運作模式。」 她建議政府提供平台,增加本地藝術家的曝光機會,推動香港創意產業更上一層樓。
18 May 2025
教學人員
你是否注意到,有別於過往工業革命主要衝擊基層職位,此輪AI浪潮的影響顯然不同? 它不但深入自動化流程,更可能取代那些高技能、高收入的工作。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AI或將影響全球高達40%的就業,其中在發達經濟體如香港,比例可能更高達60%。
16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