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月入超過六萬元的公屋富戶可用綠表申請居屋,但同等收入的私樓住戶卻無資格以白表申請,政策制定的公平性備受關注。房屋署一方面希望公屋住戶「向上流」,但另一方面,以三人家庭為例,須遷出的門檻高達月入125,500元,導致很多富戶只需繳交稍高的租金便可留住。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講師阮穎嫻博士表示:「賺三至四萬、二至三萬的人,在外租屋月月花光收入,生活很辛苦。但跨過公屋門檻後,即使月入十多萬,都不用搬走,只要肯交租,房屋署要你遷出也非常困難。」
18 May 2025
教學人員
香港的創意產業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大放異彩? 香港過往以手辦公仔、模型等知識產權產業聞名,孕育出不少優秀藝術家。例如,由內地公司泡泡瑪特(Pop Mart)捧紅的公仔Labubu,其創作者龍家昇正是香港人,展現了本地創意的實力。 港大經管學院市場學首席講師范亭亭接受無線新聞訪問時表示,泡泡瑪特把線上線下的渠道完全打通,線下門店是用來吸引消費者,讓他們了解公仔。她指出:「一旦線下的消費者成為線上的購買者,他們就會通過線上渠道去了解用戶。我覺得香港現時需要一個成熟完整的商業運作模式。」 她建議政府提供平台,增加本地藝術家的曝光機會,推動香港創意產業更上一層樓。
18 May 2025
教學人員
你是否注意到,有別於過往工業革命主要衝擊基層職位,此輪AI浪潮的影響顯然不同? 它不但深入自動化流程,更可能取代那些高技能、高收入的工作。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AI或將影響全球高達40%的就業,其中在發達經濟體如香港,比例可能更高達60%。
16 May 2025
一直以來,香港在四大支柱產業上表現卓越,包括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業服務以及旅遊業。根據香港政府的研究統計,在新冠疫情之前,這四個行業貢獻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和近一半的總就業機會。然而,這些支柱產業各自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的快速變化、區域和全球競爭、新的價值鏈發展、先進科技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為應對這些挑戰,「創新」被提出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法,而問題在於我們應如何制定創新策略——而不是單單為了「創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將探討如何從減貧的角度出發進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業的發展,來思考創新策略的制定方法——這兩個話題的共通點或許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香港未來發展路徑的啟示。
14 May 2025
教學人員
最近港元拆息下跌,將如何影響未來香港樓市與金融大環境? 港大經管學院金敦泓教授接受無線新聞訪問時表示,港元拆息下跌對樓市短期有利好作用,但長遠仍要看長期利率走勢,以及對香港經濟環境的信心。她指出:「大家預期在不久的未來,比較大型的新股會出現大量的資金注入,但從目前的狀態來說,我們沒有看到美國在短期內有降息的可能,確實不一定能維持在低點很長時間。」
8 May 2025
教學人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今年 1 月的 3.3% 顯著調低至 2.8%。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5年貢獻比例分別為 23%和超過15%;而美國因其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遭下調至 11.3%。
7 May 2025
教學人員
鄧希煒教授:特朗普關稅政策對中國而言,短期壓力雖大,但長期通過產業鏈韌性建設、內需市場挖掘和理性出海,中國經濟仍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1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