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上星期在美國懷俄明州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舉行的全球央行年會,因疫情關係只能和去年一樣以視像方式舉行。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會議中的講話尤為矚目,皆因全球財經界人士都密切關注,他就聯儲局減購債券(tapering)會否提供什麼新的訊息。
1 Sep 2021
經濟學
港大經管學院MBA就業發展及培訓部成功舉辦首屆人力資源領袖論壇(HR Leaders Forum),並廣獲好評。超過50位來自不同大型企業的人力資源業界人士、行業專家及學者參與是次由學院及德勤攜手舉辦、並與Human Resources Online、LinkedIn及數碼港合作的論壇。
4 Aug 2021
院校發展
小額商品也能分期付款、與商家、各個網購平台無縫銜接.....「BNPL」(Buy Now Pay Later,先買後付)這一新的消費模式可謂為新一代年輕人量身打造,讓原本讓人望而卻步的產品只需輕點幾下屏幕便「觸手可及」。可是,這種新興消費模式下,年輕人的銷售習慣和財務將會如何受到影響?
30 Aug 2021
市場學
企業在外國投資,外匯波動是其中一項重要考慮因素。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助理教授王自干早前與其他學者進行研究,分析截至2017年的30年內,逾4000間跨國公司的外匯敞口數據,指出若外匯波動提升一個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會令跨國企業隔年的投資規模平均減少逾半。
30 Aug 2021
教學人員
「香港、內地過去熟悉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那個『浪漫時代』,結束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周二(8月24日)透過視像參加其中一場《國家十四五規劃》香港宣講會時,一針見血地點出香港的危機所在。面對國際政經巨變,《國家十四五規劃》確定「雙循環」戰略,強調以內循環為主,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全新格局,而香港必須更好融入國家發展,積極參與雙循環甚至擔起「前鋒」角色,才能轉危為機、化險為夷。
26 Aug 2021
教學人員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本地製造業利用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廠房北移,總部留港,與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區以「前店後廠」的模式合作,將內地產業納入全球生產供應鏈,造就國家經濟騰飛數十年,並且推動了本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令經濟順利轉型、穩步向上。然而在2000年後,隨着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港資製造業備受挑戰。
25 Aug 2021
經濟學
港府昨日舉行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宣講會,應邀出席的中央官員開宗明義,內地是香港最大的發展機遇,一定要趕快牢牢抓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發揮金融、創科等優勢,追回近年蹉跎的歲月。港府應加強宣傳和落實內地支持本港的政策,主動多與相關部門協調,促進各界北上,投入大灣區布局。
23 Aug 2021
教學人員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rise of passively managed index funds has transformed how Americans and other investors around the world invest. In 1990, index funds held only less than 1% of all mutual fund assets. By 2018, this had grown to more than 30%, which worth over US$6 trillion and now represent the largest shareholders of many US corporations.
19 Aug 2021
教學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