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和YOHO近日獲日本城母企入股,估值突破8億元,成為「本地薑」電商新星。公司兩名創辦人徐嘉穎(Kathy)和行政總裁胡發枝(Franz)分別畢業於港大及科大商科,但二人最終没有奮戰金融界,反而一同投身電商行業。食正早年本地零售商少進口外國貨,讓友和快速崛起。二人由情侶變成夫婦,公司亦初步「收成」,但其實創業初期,經歷了一段「無收入」的日子,跑輸同一起跑線的同學,「死慳死抵」終令友和逐漸上軌道。
19 Jun 2021
校友
筆者三個月前在本欄撰文,倡議「化西入中」的港式教育,吸引中國內地學生來港求學,從而促進香港和內地的人才流動,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融合。業界一些朋友看了此文,頗感興趣,致電商討。一位朋友特別前來香港大學,跟筆者探討教育和人才問題。寒暄幾句後,他便單刀直入:「你提出的觀點,無非是把香港當作內地人才加工的基地,然後走內銷的道路。這對你們搞教育的當然是一盤好生意,但對香港又有什麼『着數』呢?」此問乍聽突兀,細想卻值得思辨一番。
16 Jun 2021
經濟學
最近比特幣價格波動,由5月中約6萬美元一粒,暴跌至月底只值3萬多美元。原因有兩個:一是Tesla的馬斯克(Elon Musk)說他不再接受用比特幣買電動車(近日他又「改口」,說Tesla有條件接受比特幣交易),第二是中國監管機構禁止金融機構提供加密貨幣相關服務。
15 Jun 2021
教學人員
信用違約互換(CDS)被視為2008年金融海嘯的「元兇」之一,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教授湯勇軍表示,監管機構應對CDS作更多規管,若監管機構落後於金融創新,將會帶來社會後果。
14 Jun 2021
金融學
政府在數年前撥款予香港科技園,在科學園內興建人才公寓—創新斗室,目的是為本港招纜科研人才。公寓已於去年落成並正進行招租,其對科研人才的吸引力如何呢?本港在創科發展上,還缺乏甚麼呢?
13 Jun 2021
教學人員
「跨境理財通」開通在即,究竟如何為本港金融界帶來重大機遇?又怎樣進一步確定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進一步確定?本刊請來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金融系首席講師、香港大學金融學碩士項目主任孟茹靜博士為大家...
12 Jun 2021
教學人員
While Hong Kong may have all the financial credentials to be a cryptocurrency hub, industry experts doubt that digital currencies will become popular, and warn that novice investors could get hurt. Zeng Xinlan reports.
11 Jun 2021
教學人員
每個人對於精英的定義都有所不同,有人認為如古希臘的柏拉圖、阿里士多德等能夠推進人類文明的思想家是為一,有人認為只要掌握權力、有影響力者就是精英,對精英的定義可因人、時、地而不同。漸漸,精英等同高學歷者,技術精英把持權力,引起反精英浪潮。今集《學人串社科-難為精英定分界》將會探討精英在體制下的角色。
9 Jun 2021
教學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