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电价大幅上涨的健康成本

电价大幅上涨的健康成本

14 Dec 2022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受俄乌战争及全球通胀升温等因素影响,各国能源价格不断飙升。在11月22日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会议上,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电)及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进行了周年电费检讨,2023年本地电价将大幅上涨。供应九龙、新界等地区电力的中电每度电价格增至1.54元,较2022年1月的电价上涨19.8%;供应港岛等地区电力的港灯更将电价按年上调45.6%,增至每度电1.97元。

电价大幅上涨引发争议

正当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两大电力公司作为公共事业机构的加价方案,难免引发社会的激烈争议,尤其是将高额成本转嫁给用户的这一行为,更惹来市民极度不满。

香港电价由「基本电价」和「燃料调整费」两部分组成,因基本电价保持不变,电价上涨主要由燃料调整费增加所致。能源咨询委员会前委员、世界绿色组织行政总裁余远骋曾表示,由于产油国减产和俄乌军事冲突导致能源价格上涨,两家电力公司的燃料收入无法抵消燃料开支升幅,合计共需垫付数十亿元,造成燃料调整费按月升势自本年持续至2023年。

立法会议员陈克勤则批评,能源紧张和国际形势触发的电力成本上升,已经通过不断上调的燃料调整费悉数转嫁给市民:港灯的燃料调整费由2022年1月的0.273元/度升至12月的0.801元/度,中电的燃料调整费由2022年1月的0.386元/度升至12月的0.573元/度【图】。现行制度下,电力公司毋须承担燃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政府补贴与电力公司持续涨价的现象已是畸形。事实上,电力公司应负起社会责任,与市民共同分担燃料调整费的上调幅度。

image

高昂能源价格的健康代价

能源和电价显著上涨,除了影响民生之外,还会产生什么其他重要的影响?最近的两项经济学实证研究探讨了其中不可忽视的健康代价:更多人将死于极端气温。

首先介绍一项关于天然气价格与冬季低温死亡的研究。澳洲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的Janjala Chirakijja、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的Seema Jayachandran以及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Pinchuan Ong研究了美国家庭供暖价格死亡率的影响【註1】。众所周知,身处寒冷环境是美国冬季死亡率达到峰值的原因之一,较高的供暖价格则会增加人们处于低温致命的风险。此外,高昂的能源费用还会通过减少其他促进健康的开支而影响健康。三位研究人员分析了从2000至2010年,作为家庭供暖主要能源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在美国不同区域的变化,发现较高的供暖价格会显著提高冬季的死亡率,其主要影响是导致更多由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美国在2000年前后天然气价格较低,是项研究发现期间每年避免了超过1.1万人死于寒冷。

与美国相比,香港冬季较短,严寒情况亦较少出现,死于极端低温的个案并不算多,因此Chirakijja等人的研究发现也许对香港借鉴意义有限,但夏天炎热,极端高温导致死亡则较常见。究竟有没有关于电价与高温死亡的研究呢?

笔者与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的Takanao Tanaka合作的一篇论文,对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註2】。研究以日本为对象,发现在福岛核事故后,由于公众对核能的恐慌,日本政府关停了所有核电站,导致全国大规模电力短缺。夏季是日本的用电高峰,为了避免电网断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减少民众用电的政策,包括显著提高电价,并通过各种宣传呼吁大众节约用电,尤其是要减少空调的使用。通过分析日本各个地区节能目标和电价的差异,我们的研究发现,节能政策导致日本每年过早死于高温的人数增加了超过7700人,造成了巨大的健康成本。

相较于日本,香港的夏季温度更高,持续时期更长,因此极端高温带来的健康威胁也更大。可以预见,如果电价上涨导致民众不得不减少夏季制冷用电,在香港的高温下,社会的健康风险将大幅提升。届时很可能出现因极端高温导致的死亡大幅增加。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说,这一现象或更为严重。

由于电力公司的燃料调整费是与香港特区政府商讨的结果,电力公司也是在法理框架下运作,很难改变现状。如果电价持续上涨,政府必须持续为市民(尤其是低收入阶层)提供补贴。

现行电费补贴计划将持续至2023年5月,这一计划已经持续3年,但补贴数额自2021年起至今一直维持不变(首11个月每月80元、第12个月120元)。相较于不断增长的电价,不变的补贴数额在未来对升斗市民的帮助将愈来愈小。

多渠道应对电价上涨

至于政府自2019年起为期60个月的电费纾缓计划,也将于2023年12月结束,如果不再延续,用电成本将会更加沉重。因此,为了降低高额电价带来的健康风险,政府应考虑将已有的电费补贴计划加以调整,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高的电费补助。

然而,提高补贴只能短期解决能源和电力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问题。长期来看,更重要的是做到开源节流。从开源的角度,虽然国际形势导致的供电成本上升不可避免,但中电和港灯也可以主动寻求其他获取电力渠道。多年来,香港电力约80%自行生产,剩下部分从内地进口。如果供电成本持续上升,那么从经济角度考虑,通过多渠道进口电力等降低成本措施,对香港社会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随着内地稳步推进碳中和计划,清洁能源将成为发电的主要来源,而且清洁电力价格会比传统电力更加低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进口更多清洁电力来替代目前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发电,也会是更佳的选择。除此之外,应大力拓展本地可再生能源,在海浪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领域进行规模化研究和拓展,多方面保障能源安全。

节流方面,香港应该首先解决在很多行业都普遍存在的能源浪费现象。例如,诸多报道曾指出,很多场所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过低,造成了大量的电力浪费。一些大型商场室内温度长期低于摄氏18度,甚至令人不适;有人于是调侃香港能够被称为购物天堂是有理由的:商场有这么充足的空调,连结账都必须跑起来才不会血液凝固。对此,香港可考虑通过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益(buildings energy efficiency)、对不同机构实施差异化定价、对高耗电用户征收附加费等手段,促使商业机构和企业合理用电、节约用电。而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则要引导大家多用节能电器(可提供相应政策支持或者直接补贴),从而提高社会总体的能源使用效率。长期来看,补贴和推广节能电器的使用,亦是比直接补贴电费更好的政策选择。主要原因是中低收入家庭通常会因为预算有限而更多地购买高能耗电器(因高耗能电器价格相对节能电器较低),但这类电器的长期使用成本反而更高。

 

【註1】Janjala Chirakijja, Seema Jayachandran, and Pinchuan Ong. Inexpensive heating reduces winter
mortality. No. w25681.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9.

【註2】 He, Guojun, and Takanao Tanaka. “Energy Saving Can Kill: Evidence from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Forthcoming.

 

何国俊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管理及商业策略副教授

美国的降低通胀法案7 Dec 2022
用经济与战略角度看ESG的共享价值21 Dec 2022
Trending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追踪数据解读RCEP 自贸四大关键趋势
追踪数据解读RCEP 自贸四大关键趋势
Prof. Heiwai TANG
历经7年谈判,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成员国共占世界人口近30%以及全球GDP超过三分之一。在全球经济碎片化持续加剧之际,RCEP被寄予厚望。这项协定汇聚了亚太地区规模悬殊、制度各异的多元国家,展现出区域包容性合作的强大潜力与韧性。 实施至今3年以来,RCEP对亚太地区的贸易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又将如何重塑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模式?本文将根据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团队建立的“RCEP Tracker”【注】,比较分析2020年首季至2024年第三季各RCEP成员的贸易表现
30 Apr 2025
教学人员
He Guojun
About Author
Prof. Guojun He

Professor in Economics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