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媒體報導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媒體報導

Let Taxi Drivers Operate in Differentiated Groups to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6 Jun 2018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讓的士司機們自我組隊提升服務素質

近年的士服務素質下降是事實。根據交通諮詢委員會屬下交通投訴組的年報及季報,2004年交通投訴組接獲有關的士服務的投訴為5291宗,2017年激增兩倍,達10759宗。對於這十幾年間投訴個案激增,我毫不訝異。的士服務素質每況愈下,是長期供求失衡和過度監管的後果。

讓我們做一個粗略的供求分析。假定開始時定價與均衡價格相若,亦即在這個價格下,的士服務的供應量與需求量相若。在自由市場,一旦需求增加而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價格就會上調,影響所及,一方面會鼓勵供應者增加服務,一方面則遏抑需求量,以至供應量與需求量再次相若為止。如果供應量未能增加,只有需求量可調節,就要較大幅上調價格,才能使供求回復平衡。

服務素質日降遠因

如果價格不能上調,服務素質就會下降。透過調低服務素質,生產成本下降,供應者會提供多些服務量;服務素質下降,同時趕走部分需求量,以至供應量與需求量相若為止。要是供應量不能增加,素質則需較大幅下調,才能恢復供求平衡。

香港的士的數目由政府釐定;調整收費一般由業界提請,透過協商,由政府定案。就是說,供應量和價格都是官定的。基於價格不能隨便調整,一旦需求增加,素質就會下調,直至供應量與需求量相若為止。因為官定的士牌數目不能隨便調整,供應量不能增加,素質就需要較大幅下調,以達供求平衡。

的士發牌量冰封幾近20年。1998至2015年間,政府沒有增發的士牌,數目一直維持在18138個,其中市區的士佔15250個、新界2838個、大嶼山50個;及至2016年,政府才增發25個大嶼山的士牌。

2015年12月,政府就大嶼山的士牌照公開招標的新聞稿,清楚指出發牌政策的考慮因素:

政府的既定政策是按需要發出新的士牌照,考慮因素包括巿民對的士服務的需求、的士業的經營狀況,以及的士數目增加對交通情況可能造成的影響。

發言人說:「根據調查和公眾意見,現時大嶼山的士所提供的服務應未能滿足需求。此外,考慮到大嶼山未來的發展,以及大嶼山人口和遊客數目的增長,均會對大嶼山的士服務帶來更大的需求,政府決定增發25個大嶼山的士牌照。」

為什麼只增發大嶼山的士牌照?難道人口和遊客數目的增長都只集中在大嶼山?其實香港其他地區的人口和遊客數目也增長不少。從【表】中可見,近20年來幾個與的士有關的指標在過去20年間的變化:1998至2017年,本港人口增長近13%,實質人均收入增加高於78%,訪港旅客大幅攀升逾475%。單看這些因素,的士需求量理應增加不少。期內,雖然的士服務收費時有上調,起錶收費增幅明顯高於通脹,跳錶收費的升幅也只是稍微高於通脹。

表

值得強調的是,如果的士供應量不能增加,車費就需要較大幅上調才能使供求平衡。如果車費不能上調,服務素質就會下降。如果車費和的士供應量都不能增加,服務素質就需要較大幅下調才能達致供求平衡。

改進服務兩項善策

私家車登記數量佐證港人對的士服務的需求。的士和私家車替代性很高。實際上,對一般人來說,乘坐的士比擁有汽車便宜。私家車登記數量在過去20年間增加近67%。我認為這麼大的增幅,一方面反映對出租汽車服務的需求,同時反映對的士服務素質的不滿。

優步(UBER)來香港,正因為看準的士服務需求大,乘客對服務素質有較高的要求這一點。

綜合以上數據及分析,要提高的士服務素質,就須增發的士牌照。假如單以人口作比例推算,2017年的士牌數量就應該比1998年多12.96%,相當於增發2350個新牌。假如單以抵港旅客作比例推算,2017年的士牌數量應比1998年多475.53%,相當於增發86252個新牌。

2016年中,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教授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透露政府正考慮以專營權模式試行推出優質的士,車輛數量約為450至600輛,期望透過引進競爭,改善的士服務素質。雖然至今仍未能成事,但容許不同服務素質和不同收費的出租車並存,此一方向是正確的。

容許不同素質和收費不一的出租車並存尤其重要,其實這種情況十幾年前已經出現。隨着流動電話網絡流行,一眾的士司機早已三五成群,集體接受電話預約,給予車費折扣。這些折扣黨有組織、有制度、有紀律,各具特色,提供各項車費優惠;有些整隊司機不抽煙,有些整隊能講基本英語,各自吸引不同顧客。

司機除了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走在一起之外,組織、制度、紀律、特色基本上都以吸客和增加收入為目的。如果服務好一點,即使折扣較小仍不愁客路。收入佳,自然較多人會加入司機行列。換句話說,假若容許的士不須劃一收費,自然就會有不同素質的的士服務。既有高折扣,但服務素質稍低的;也有低折扣,而服務素質較好的。乘客有選擇,用腳投票,司機自然會因應客人喜好,提供適當素質的服務。

要提高的士服務素質,我建議首先大量增發新牌,以2000輛的士為起點。其次是提高車資20%,並把司機向乘客提供折扣優惠合法化,司機就自然會自我組隊,提升服務素質。

王家富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首席講師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八年六月六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房屋政策 錯中之錯4 Jun 2018
2nd Anniversary of Brexit Referendum13 Jun 2018
Trending
訂立工業量度方法 監測產業發展動態
訂立工業量度方法 監測產業發展動態
Prof. Heiwai TANG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及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教授撰文指出,現時香港經濟結構單一,推動「新型工業」可促進多元化經濟發展。而為了監測產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協助政府制定產業政策和檢視政策成效,鄧教授提出一套量度香港工業經濟貢獻的新方法。 根據研究所得,鄧教授相信新型工業對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存在廣闊的增長空間,隨着香港創新科技的加速發展,2000-2023年間,「研發、設計、測試及環境工程」的增加價值從33億港元增至133億港元; 同時,「電腦編程、數據及工業互聯網服務」的增加價值則從50億港元增至255億港元。 此外鄧教授亦提到,香港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與新型工業同樣重要的相關生產性服務業,如物流、法律服務等,不但支援本地工業的發展,更推動全球工業的發展,對香港的經濟發展和貢獻不容忽視。
22 May 2025
教學人員

HK01
貿易戰與宏觀經濟恆等式
貿易戰與宏觀經濟恆等式
Dr. Y. F. LUK
早前中美雙方在日內瓦就關稅會談,出乎意料地迅速達成休戰共識,關稅稅率暫時回落至所謂美國「解放日」之前的水平,但全球局面却難復舊觀。美國總統特朗普玩弄所謂談判技巧,叫價忽高忽低、忽真忽假,威逼利誘,爲己方製造談判空間。可是礙于底氣不足,邏輯紊亂,貿易戰猶如美方蹩脚的馬戲班雜耍,將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推至歷史高點【注1】。
21 May 2025
教學人員
Dr_Ka_Fu_WONG_2019
About Author
Dr. Ka-fu WONG

Principal Lecturer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