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香港創意 繁花似錦還是綠肥紅瘦?

香港創意 繁花似錦還是綠肥紅瘦?

10 May 2023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筆者兩個月前在本欄撰文〈香江失健筆,本港缺奇才〉,論及香港文藝界花果飄零,創意行業難以振興。一些朋友頗有微詞,責怪筆者沒由來的悲觀。過去兩月,各種藝術節、文化節、展覽會、音樂會接踵而至,乃至五一黃金周前的美食市集、全港戲院日,無不四處人頭湧動,足見本地文藝文化產業活力十足。筆者自問:錯否,錯否?繁花似錦,卻道綠肥紅瘦!

消費聚集並非生產溢出

帶着自我反省的心態,筆者求教多位創意行業的資深人士。毫無異議的一點是,過去幾年西九文化區的興建,既滿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又讓外地人多了一個前來旅遊甚至落戶的理由,確實給文化產業留下可圈可點的一筆。而其中大多數所認同的是,香港作為亞洲文化藝術珍品的一大交匯地,在歷經疫情的衝擊之後,活力又回來了。最明顯的是3月下旬回歸灣仔會議展覽中心的巴塞爾藝術展,展品豐富高端,觀眾反應熱烈,藏家歡欣踴躍,足見特區在亞洲藝術市場的地位。

另一方面,一些行內人士則向筆者大吐苦水,香港作為一個中國當代藝術渴望與世界接軌的橋頭堡,其創作者卻如履薄冰,舉步維艱。這些年的商業導向以及政策指引,都意圖讓香港跟從藝術與科技互相結合的世界潮流。這對追逐商業利益無可厚非,但在培育本土藝術上卻是徒勞,甚至激發反作用,導致本地藝術家的內在創意始終發揮不出,整個藝術產業後勁不足。

近幾年的藝術節,每每臨近尾聲,賓客已心生疲憊之意,而曲終人散之後,則讓主人心生虛無。內地一些朋友與筆者提起廣州交易會時,也是如此一般的心態。

筆者由此領悟,香港創意產業儘管在消費上繁花似錦,但在生產上卻是綠肥紅瘦。消費聚集,關乎金錢和人氣,生產溢出,則關乎生態和人才。這與科技發展同一道理,大灣區的需求導向型創新模式,比起矽谷生產溢出型的模式,底氣難免不足。

需求管理難成城市名片

香港經濟走的是需求帶動的道路,但卻又面臨本身市場狹小的困境。一到假期,香港的商家便翹首以待內地遊客到來,當訪客數量不如預期,便心生被拋棄的失落。

儘管筆者不是自幼扎根於此的港人,但聽到「沒有外來客,香港什麼都不是」的晦氣話,不免心酸憤慨。香港如果一味地為需求左右,在供大於求、內捲劇烈的今天,就難逃被輕視的命運。

當務之急是重新打造一枚具有鮮明特色和自我意識的城市名片。中國內地的北京、西安,日本的東京、京都等千年古都,歷史的沉澱賦予它們與眾不同的吸引力。像香港這樣的新興都會,缺乏歷史的錘煉和文化的厚重,只能不斷地挖掘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努力塑造屬於自己的個性。昔日香港作為現代粵語都市文化的締造者,其文化特性自然而然地受到內外認可。

如今,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區域性文化萎縮,雖然香港仍然是粵語文化的鮮明代表,但這一文化印記所能產生的經濟驅動力大打折扣。如果想要借城市名片來撬動文化創意產業,香港不得不另闢蹊徑。

一些人把打造香港城市新名片的希望寄於西九文化區的興起,但就目前看來,無論是視覺文化博物館M+,還是展示國寶級文物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滿足本地和遊客消費有餘,營造國際聲譽不足。在亞洲金融市場上,香港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新加坡,而在藝術市場和創意行業,則必須對標東京和首爾。否則,創意行業作為香港經濟增長點的藍圖,恐怕難以實施到位。

釋放本港供給促增長

近年有種批評聲音,認為特區政府對創意行業的扶持不夠。筆者以為,這類意見有失偏頗。2009年,曾蔭權政府首次把文化及創意產業列入香港六大優勢產業,同年6月成立的「創意香港」一直是政府的工作重點。

2018年,本港文化和創意產業的增長約1180億元,就業人數約21.7萬。對本地生產總值和就業率的貢獻而言,文創產業在六項優勢產業中首屈一指。新冠疫情期間,創意行業徘徊不前,主要是市場需求萎縮、營運環境變差以及人才流失所造成,跟政府扶持力度關係不大。

希望政府猛力注資發展產業,跟要求派發消費券一樣,本質上是需求管理的思路,只能緩解燃眉之急;尋求長期發展,重心必須轉到供給上。與需求管理的大水漫灌不同,供給管理講求四兩撥千斤,一是借助關鍵資源,引發滾雪球效應,二是創造正面界外效應,形成溢出影響。這兩點都離不開營造開放自由的社會環境,充分釋放民間的力量。

比如藝術品交易一環,在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比重僅次於電玩遊戲。根據2021年統計資料,香港藝術品市場佔據全球藝術品交易量的16%,在亞洲獨佔鰲頭。這得益於特區藏富於民,有着豐富的本土藏家,從而吸引大批國際藏家來港。疫情肆虐3年以來,香港的畫廊在本地藏家的支持下不減反增,自發形成的藝術社群也此起彼伏,藝術創造的星星之火綿綿不絕。

說起香港民間的文化精神,筆者不由想起余英時對其師錢穆創辦新亞書院的一段雋永回憶。新亞書院初創,搬入深水埗桂林街,校舍簡陋,環境惡劣。錢先生勞力勞心,一年暑假犯了嚴重的胃潰瘍,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教室地上養病,對前來看望的余英時說,內心只想讀王陽明的文集;余先生趕緊跑去商務印書館買來一部。這是何等的人文情懷!也是發展文藝創意產業不可或缺的精神。

 

吳延暉博士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管理及商業策略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三年五月十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A Review of Development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u9 Jan 2019
Trending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Dr. Maurice K.S. TS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今年 1 月的 3.3% 顯著調低至 2.8%。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5年貢獻比例分別為 23%和超過15%;而美國因其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遭下調至 11.3%。
7 May 2025
教學人員
追蹤數據解讀RCEP 自貿四大關鍵趨勢
追蹤數據解讀RCEP 自貿四大關鍵趨勢
Prof. Heiwai TANG
歷經7年談判,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成員國共佔世界人口近30%以及全球GDP超過三分之一。在全球經濟碎片化持續加劇之際,RCEP被寄予厚望。這項協定匯聚了亞太地區規模懸殊、制度各異的多元國家,展現出區域包容性合作的強大潛力與韌性。 實施至今3年以來,RCEP對亞太地區的貿易格局產生了哪些影響?又將如何重塑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模式?本文將根據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團隊建立的「RCEP Tracker」【註】,比較分析2020年首季至2024年第三季各RCEP成員的貿易表現
30 Apr 2025
教學人員
Dr. Yanhui WU
About Author
Prof. Yanhui WU

Professor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