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2023年第二季美國貨幣政策回顧和展望

2023年第二季美國貨幣政策回顧和展望

28 Jun 2023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美國的通脹仍然高於聯儲局2%的長期目標,促使其維持偏緊的貨幣政策。然而,今年早前一連串銀行危機進一步拖累美國經濟表現,並使聯儲局政策調整變得更為複雜。本文扼要闡述本年第二季美國經濟表現和貨幣政策。

當前美國經濟情況

2023年美國通脹雖持續放緩,但仍顯著高於聯儲局2%的長期目標。截至今年4月,個人消費開支(PCE)物價指數與核心PCE物價指數分別升4.4%與4.7%。

美國勞工市場依然偏緊,今年5月失業率處於3.7%的低水平。由於勞動力供不應求,工資與物價(尤其是服務業等勞工密集行業)上漲壓力持續。同時,今年5月的勞動人口參與率已回到相當於疫前水平的62.6%,而非農就業人數則上升至1.56億人。

由於緊縮貨幣政策導致按揭利率上揚,美國樓市持續低迷。同時,利率攀升增加企業營運成本,加上市場對經濟前景轉趨黯淡的憂慮,皆導致企業固定投資縮減。美國今年第一季的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1.6%,一如預期升幅偏低。市場及聯儲局均認為今年稍後時間或會出現「溫和衰退」。

今年美國銀行危機始於銀門銀行(Silvergate Bank)3月8日關閉業務。同日,為籌集現金應付存戶提款,矽谷銀行宣布出售證券和舉行緊急股票發售,此舉引致恐慌性擠提,監管機構3月10日以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為由,宣布接管矽谷銀行。簡而言之,矽谷銀行倒閉主因在於其未能有效管控利率風險──市場利率在過去一年多因聯儲局實施緊縮貨幣政策而趨升,因而在矽谷銀行出售所持未到期國庫債券時引發大額虧損,最終招致擠提。3月12日,同樣受擠提影響的Signature Bank亦被監管機構關閉。矽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是其時美國歷史上第二大和第三大銀行破產事件。

為穩住銀行業,以免危機蔓延至其他金融機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宣布所有存戶(包括原本無受保險保障的存款者)均受保障。標準普爾500指數等市場指標止跌回升,顯示這政策有效維持銀行業的穩定及公眾對銀行業的信心。至5月1日,資產達2290億美元的第一共和銀行亦被監管機構接管,銀行存款及資產悉數售予摩根大通。按資產總值計算,2023年銀行業倒閉潮的嚴重程度為自2001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縱使在銀行危機和經濟或現「溫和衰退」的陰霾下,美國股市年初至今依然表現出色,期內標準普爾500指數升幅高達13%。

為把通脹壓低至2%的長期目標,聯儲局從2022年3月起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從接近零的水平逐步調高;今年2月議息後宣布把目標區間上調到介乎4.5厘至4.75厘。3月銀行危機之時,聯儲局繼續提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到介乎4.75厘至5厘,但將「預期未來還需要加息」之說中「還需」字眼改為「或需」。5月時,隨着銀行危機緩和,聯儲局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再提升到介乎5厘至5.25厘。在6月舉行的最近一次會議,聯儲局首次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不變,同時表明預期未來仍將持續加息。聯儲局成員認為,假設美國經濟發展步伐一如預期,則2023年年底適當的聯邦基金利率中位數應為5.6厘。

當前美國貨幣政策

6月聯儲局暫停加息的一大原因顯然源於今年的銀行危機。部分中型銀行發現有必要增加資金流動性,故此對家庭及企業客戶嚴守謹慎貸款原則,這從近期發表的高級貸款專員意見調查(SLOOS)結果可見一斑。銀行的困境促成其進一步收緊對家庭及企業的信貸,廣義而言,信貸緊縮亦有助於壓低通脹,跟提升利率的效果相似。

此外,這次銀行危機亦增加聯儲局決策上的不確定性,例如銀行因此收緊貸款的程度會有多大?收緊貸款會持續多久?銀行危機對貸款的影響是否還有滯後效應?對招聘方面又有何影響?此次銀行危機連同當前貨幣政策會產生怎樣的協同效應?所謂「以不變應萬變」,聯儲局暫停進一步加息,是在等待更多訊息,以評估經濟發展及通脹前景,從而更精準地判斷加息時機。

至於非常規貨幣政策,聯儲局繼續縮減其資產負債表規模。自2022年6月1日起,聯儲局將公開市場操作賬戶中的證券本金,僅把超出每月規定上限的部分作再投資。

雖然聯儲局在本年6月議息後暫停加息,但縮表操作仍繼續進行。值得一提的是,為應對3月時的銀行危機,聯儲局當月曾一度大幅擴表,隨即又回歸縮表。當時該局主席解釋,突然擴表「向銀行提供臨時貸款並非為了直接改變貨幣政策立場,而是為了應對近期銀行業在壓力下對流動資金的特殊需求。」

美國貨幣政策展望

聯儲局自去年3月10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提升到介乎5厘至5.25厘,速度為數十年之最。根據迄今為止的經濟數據和資料,筆者們認為聯儲局暫緩加息實屬審慎而具策略性之舉,並且預期今年餘下時間大概不會再大幅加息,原因包括下列因素。

一方面,儘管目前美國通脹仍高於2%長期目標,但物價壓力已漸見緩和。同時聯儲局預期勞工市場供應短缺的狀況將續見改善,當勞工市場供求逐步恢復平衡,其對工資與物價的壓力(尤其是服務業)亦會隨之降低。另外,各行各業的供應者逐漸適應疫後全球供應鏈新形勢,通脹壓力將伴隨供求缺口收窄而相應減輕。市場價格對貨幣政策的反應雖不免滯後,但已開始作出調整,例如最近美國二手車市場呈現價格下跌,可能部分反映早前緊縮貨幣政策的效應。

另一方面,若聯儲局維持大幅加息,會增加美國經濟「硬着陸」的風險。聯儲局力求在不引發嚴重經濟衰退的情況下穩定物價,尤其在今年的銀行危機暴露出銀行業界在大幅加息政策下的軟肋後,金融穩定性成為聯儲局政策措施的關鍵考慮因素之一,以避免引發金融危機。

另外,儘管債務上限法案最近獲得通過,美國政府暫無債務違約之虞,而財政部仍始終須為聯儲局的主要支付賬戶填數。若財政部因此發行新國債,或透過擠出效應減少市場上的流動資金,對銀行體系、企業及家庭勢持續構成挑戰。不可不察的是,聯儲局大幅縮表的計劃尚在進行中,其對經濟的緊縮效應依然持續。

最後,貨幣政策工具無疑存在其局限性。本輪美國高通脹主因在於宏觀經濟供求失衡。要使通脹重返目標水平,總體供應必須足以應付總體需求。緊縮貨幣政策是需求管理工具,主要透過限制需求以遏止通脹,卻無法有效解決當前種種供應問題,例如國內工人短缺、地緣政局不穩定、全球供應鏈重塑,以及油價暴漲等。以上因素均對美國經濟和金融發展至關重要,亦將影響聯儲局未來政策走向。

 

曹曦月博士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講師

何志培博士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講師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二十八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知識產權商業化有利經濟高質量發展21 Jun 2023
「新華盛頓共識」的共識5 Jul 2023
Trending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來,香港在四大支柱產業上表現卓越,包括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業服務以及旅遊業。根據香港政府的研究統計,在新冠疫情之前,這四個行業貢獻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和近一半的總就業機會。然而,這些支柱產業各自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的快速變化、區域和全球競爭、新的價值鏈發展、先進科技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為應對這些挑戰,「創新」被提出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法,而問題在於我們應如何制定創新策略——而不是單單為了「創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將探討如何從減貧的角度出發進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業的發展,來思考創新策略的制定方法——這兩個話題的共通點或許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香港未來發展路徑的啟示。
14 May 2025
教學人員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Dr. Maurice K.S. TS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今年 1 月的 3.3% 顯著調低至 2.8%。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5年貢獻比例分別為 23%和超過15%;而美國因其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遭下調至 11.3%。
7 May 2025
教學人員
Dr. Chi Pui Ho
About Author
Dr. Chi Pui HO

Lecturer

About Author
Dr. Cynthia Xiyue CAO

Lecturer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