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wai TANG
Prof. Heiwai TANG
經濟學
Associate Vice-President (Global)
Associate Dean (External Relations)
Victor and William Fung Professor in Economics (馮國經馮國綸基金教授 (經濟學))
Director, Asia Global Institute
Director, APEC Study Center
Associate Director,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3917 0029
3917 4388

MB 335/ KK 920

Publications
建設區域IP貿易中心   推動中國IP國際化

兩年前,筆者於本欄撰寫〈知識產權商業化 有利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文,並與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發表《知識產權商品化:策動香港再工業化發展》研究報告,提出包括「鼓勵以無形資產作融資抵押」等一系列建議,以期促進本港IP(知識產權)商業化發展。

科技短期難救中國經濟

Deepseek及AI國產晶片問世,中國逐漸成為真正創新強國,「科技救國」一調蔚然成風。然而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經濟復甦卻未見重大起色。港大協理副校長及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教授接受《信報》訪問時表示,中國近十年對科技發展的重視,其核心驅動力並非短期的經濟增長,而是源於地緣政治下的戰略考量,旨在實現長遠的「科技獨立」與自給自足,以應對外部壓力。

分析港資工業企業 探討香港產業政策

由香港工業總會委託筆者撰寫的《香港製造:新型工業化策略》研究報告已於上月發布,本文將分享研究報告內有關港資工業企業營運情況及展望未來的部分,為香港產業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

港次季GDP增3.1% 下半年經濟穩

政府統計處公布本港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預估數字(3.1%),不僅遠高於市場預期的升幅,且高於第一季經修訂的GDP升幅。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及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教授指出,受惠金融業改善,對全年GDP表現仍樂觀,估計可增長2.5%至3%,則政府的全年預測可達標。

中國不能期待透過出國解決產能過剩

港大協理副校長及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教授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內地企業因內部經濟競爭太激烈,加上出口業務受關稅壓力,形成「不出海就出局」的局面。雖然企業的競爭優勢與生產力非常強,但出海時仍需適應當地文化,例如管理和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