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中國經濟論壇探討「十五五」中國經濟挑戰與機遇

港大中國經濟論壇探討「十五五」中國經濟挑戰與機遇

港大經管學院中國經濟研究所聯同香港南京大學校友會舉辦的第八屆「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於10月31日圓滿舉行。論壇匯聚了多位著名專家學者和工商界領袖,針對最新公佈的「十五五規劃」, 就中國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的政策方向及展望、國際貿易和產業鏈形勢變化,以及中國宏觀經濟在不確定中需要把握的機遇分享了深刻見解。論壇於香港大學中環創立方舉行,共吸引超過200位工商界領袖、學者、校友和學生出席。

港大經管學院院長、經濟學講座教授及中國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洪濱教授在致歡迎辭時表示:「在中美談判變數猶存、『十五五規劃』開啟新局的關鍵期,港大經管學院憑藉學術優勢,深入解析中國經濟運行脈絡與政策導向。我們始終以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政策有效落地為己任,願為各界搭建坦誠對話橋樑,讓思想碰撞,為經濟與政策實踐貢獻堅實學術力量。」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實務教授、香港特首政策組專家毛振華教授在論壇上發表主題報告,以「邁向『十五五』:聚焦安全、發展、科技」為題,指出「十五五」時期,中國經濟需以「統籌安全與發展」為關鍵導向,而科技將是這一導向下的核心焦點。他強調:「當前中美博弈趨於常態化,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中國既要築牢安全屏障,突破『 卡脖子』技術;也要激活發展動能,借助『 三個十萬億』等路徑擴大內需、優化產業體系、推進高水平開放。」對於香港,他建議其從 『 引起來』轉向『 走出去』,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建設國際科創中心,為國家開放大局與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持。

隨後,論壇分別邀請了兩位知名講者進行主旨演講。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

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就「特朗普2.0與演變中的環球新格局」為題,指出:「中美兩國的緊張關係還會持續多年,當前談判只是暫時『停火』。未來,全球經濟交往將會更加趨於碎片化、數字化、區域化,各國政府也會更加關注包容性安全經濟增長。」他進一步指出,香港在這個特殊的歷史階段,手握金融、管治、人才、稅收等不可取代的優勢,更應把握機遇,為國家發展提供更大助力。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副教授、香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紅松教授以「中國產業鏈現狀」為主題,指出:「當前,我們要清醒認識中國產業鏈『基本完備、但關鍵技術待突破』的現狀。對企業來說,應建設多樣化供應鏈緩沖沖擊,選址也需要考慮供應鏈穩定性。」他同時補充,產業政策需有全產業鏈思維,聚焦瓶頸產業,發揮龍頭企業協同創新作用,同時降低跨區貿易成本,這樣才能為「十五五」經濟發展築牢產業鏈根基。

論壇亦圍繞十五五與中國經濟的確定性、挑戰與機遇進行了圓桌討論,由蔡洪濱教授主持,講者們包括工銀亞洲戰略規劃與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李盧霞博士,高盛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閃輝博士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博士熊奕博士晨曦投資首席投資官兼聯合創始人楊曉帆先生以及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浩先生。講者們就十五五規劃傳遞的新信息、中美戰略相持期行業和產業鏈的合作機遇及AI競爭,以及資本和金融市場預期等多個議題展開了討論。

圖片

港大經管學院院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及中國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洪濱教授致歡迎辭。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實務教授、香港特首政策組專家毛振華教授發表主題報告。

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發表主旨演講。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副教授、香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紅松教授發表主旨演講。

(左起)港大經管學院院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及中國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洪濱教授; 工銀亞洲戰略規劃與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李盧霞博士;高盛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閃輝博士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博士晨曦投資首席投資官兼聯合創始人楊曉帆先生;以及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浩先生進行圓桌討論。

論壇於香港大學中環創立方舉行,共吸引超過200位工商界領袖、學者、校友和學生出席。

按此下載高清圖片。

Other Events
港大經管學院「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 對談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科創引擎
2025 | 學院新聞
港大經管學院「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 對談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科創引擎
港大經管學院於週三主辦「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以「前瞻十年: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科創引擎」為題進行對談,邀請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創始人及主席蔡崇信先生分享創新、科技及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商業格局並驅動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活動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吸引了近千名觀眾現場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