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媒体报导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媒体报导

How Youngsters Face Setbacks

20 Jun 2018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心靈走火警——年輕人如何面對挫折

筆者在大學工作多年,見過不少文化背景各異的學生,最近這幾年也處理過一些學業上有問題的學生個案。在這裏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學生如何面對挫折的看法。

學生遇到挫折,通常的反應就是沒有行動,不作出過激的反應是好事,但是許多時候沒有行動,實際上是消極逃避。

逃避不是辦法

同學A是個南亞學生,成績卓越,但是到了最後階段卻無故遲交畢業論文,導師和校方都找不到他,最後他自動出現,原來早前他須要籌辦與身在印度的未婚妻的婚事,忙碌得不可開交;由於成績一向優異,雙親與女方父母一直沒有想到他在學業上出了問題。他一直想盡辦法解決,卻都不得要領,如果能一早坦然面對問題,大概不必虛耗那麼多光陰。

同學B是本地生,來自單親家庭,家裏不僅沒錢資助她讀書,反而依賴她支持,她幾乎全職補習,以致荒廢了學業。

學院問她為什麼沒有註冊,她回覆沒有交學費,電腦系統不容許她登入註冊;問她為什麼不交學費,她說沒有錢;問她為什麼不申請政府貸款,她說過了申請期限;為什麼過了期限?因為她家人不想公開財政狀況。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犯了僅僅一個錯誤,不及時處理,往往就難有翻身的機會,不像中產和富有人家總有迴旋的餘地。

切忌反應過激

反應過激是另一種常見行為。同學C是內地來港的高考狀元,在大學表現一直都很優秀,可惜最後一年成績一落千丈,瀕臨退學邊緣。原來在之前的暑假,她到了一所心儀的公司實習,原先期望該公司會發出聘書,讓她畢業之後回來工作,無奈事與願違,公司並沒有這樣做。對於這個晴天霹靂,她不知所措以致整個人都崩潰了,讀書的信心隨之完全摧毀。相對於她的反應所帶來的破壞,原先那個挫折實在微不足道。

大家想想,假如C朗拿度在一場重大賽事的首10分鐘表現失準,因而感到懊悔沮喪,無法在餘下的賽事回復水準,那會是多麼遺憾的事。

憤怒和敵意也是常見的反應。同學D在最後一個學期修了筆者一門課,期末成績公布之後,給我發了一個憤慨的電郵,指摘我給他的成績太低,以致他的平均積點不符合他僱主的聘用條件;換句話說,我令他失去一份工作。這番指摘,並沒有對他自己或者筆者造成實質的傷害,然而這種諉過於人的態度若加諸別的事情,卻可能造成很壞的影響。

如何面對挫折?我覺得有幾個原則可以參考。首先,我們得弄清問題的嚴重性,許多時候事情並沒有我們初時想像得那麼糟糕,而且有補救方法;即使不能補救,有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現在名滿天下的索羅斯,年輕時其實想在倫敦經濟學院修讀哲學博士,由於不獲錄取,才走上投資之路。若是他當時很順利讀了哲學,可能在一所三流的學校教書終老,遠沒有現在的影響力。

第二,我們要檢討原先的期待是否合理,是否已經考慮了犯錯的空間。以同學D為例,平均積點是4年學業共修大約60門課的結果,若一門課的成績不太理想,他的平均積點便不達標,那至少表示原本的目標緩衝不足,出現問題應屬意料之內。有目標是好事,但要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認知,同時要避免訂立過高的目標,又以為成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重過程非結果

對於同學想讀博士學位這個目標,筆者一向反應審慎。數年前筆者擔任所屬學院的一項碩士課程的主任,在一個招生講座中遇到兩個很真誠的外校同學。我了解過他們的情況,便勸他們不要報讀我們的課程,先出來社會工作一段時間再作打算,我也坦白指出他們讀博士學位的目標是不切實際的。我請他們在樓下的快餐店喝咖啡,聊了很久,他們聽我勸勉,雖然暫時放棄夢想,卻很感激我。

第三,如果我們如實觀察世界,就得承認,自己並不是那麼獨一無二,世界以至全宇宙,都不是以自己為中心運轉,生老病死是我們不能改變的規律,世間也有許多無常的事情,一家公司今年只有兩個空缺,它給了John和Liza之後,便不能給Peter和Nancy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申請者。上天並沒有理由坑害我們,也沒有責任特別眷顧我們。只要了解這個道理,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容易接受得多了。

第四,這是比較根本的問題,到底我們怎樣才能快樂呢?一般人的看法是只知外求,譬如考試成績優異,有一份理想工作,受到別人嘉許,父母可以為我們感到驕傲,等等。凡此種種,都不是我們單方面所能決定的,這樣尋找快樂注定困難。相反,如果快樂能夠不假外求,即根據自己的初心和所信奉的高尚的原則行事,着重過程而不是結果,此時要獲得持久的快樂就有把握得多。遇到挫折的時候,只要反躬自問,確認沒有違背一己原則,那麼求仁得仁,就沒有什麼懊悔之處了。

走火警防挫折

在香港要進大學並不容易,能夠進香港大學可說難上加難。相對於他們的同輩,港大的學生遇到人生挫折的機會要少得多,因此一旦遇上不如意事,往往不知所措,筆者希望以上幾點能發揮建設性的作用。火災是我們不願見到的事情,人類因此發明了走火警練習;生命中的挫折也是我們不願見到的,因此必須事先做好準備。若是準備得宜,則挫折反而可能變成我們奮力向前,再闖高峰的機遇。

 

趙耀華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八年六月廿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2nd Anniversary of Brexit Referendum13 Jun 2018
Blame the privileged for the anger in US25 Jun 2018
Trending
用算法拿捏消费者? 「割韭菜」之前,请三思
用算法拿捏消费者? 「割韭菜」之前,请三思
Prof. Xi LI
网购时代,「老用户与狗不得享受」的优惠,往往让忠实的消费者感到无奈。许多电商平台实施「一人一价」策略,甚至基于用户的购买习惯和浏览记录「看人下菜碟」,让不同的消费者为同样的商品支付不同的价格。此外,机票价格也在不断波动,越搜越贵已成常态。许多消费者发现,同一航班在不同时段价格差异巨大,甚至刚查看的票价,片刻后便上涨了。没错,你被算法操控了——作为消费者,我们对商家的这些套路早已见怪不怪。
3 Jul 2025
稳定币——数字汪洋中的信任之锚
稳定币——数字汪洋中的信任之锚
Dr. Yifei ZHANG
近年环球金融市场风起云涌,其中比特币的价格波动犹如过山车,备受追求高回报的投资者追捧。然而,在这片浩瀚的数字海洋中,大多数企业与投资者寻求的并非冒险,而是一个投资避风港。
2 Jul 2025
教学人员
Dr_Stepten_Chiu_web
About Author
Dr. Stephen Y CHIU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