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Developing Country Status

7 Aug 2019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世貿組織與發展中國家地位

中美貿易戰開展一年多以來,雙方一邊談判,一邊讓貿易戰升級。當經過了大約十輪的談判,市場以為差不多要達成協議的時候,特朗普突然在今年5月初宣布,將從中國進口的2500億(美元.下同)商品關稅由10%提高至25%,談判因而停頓。至6月底,中美兩國元首利用在日本開G20峰會的見面機會,同意重啟貿易談判。兩國代表遂於7月30日首次在北京與華盛頓以外的上海開會,並公布在9月繼續。怎料上海會議後不足兩天,特朗普即單方面宣布徵收另外3000億元中國商品10%的關稅,於9月1日生效,並威脅可能將這稅率提升至25%,與現有進口美國2500億中國商品的關稅看齊。

特朗普劍指港澳星洲

特朗普上任後多方面顛覆了世界貿易的秩序。他在對中國3000億元商品徵收關稅前的數天,便發表總統備忘錄,批評一些經濟體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在貿易中取得非應有的優勢,對組織內其他成員、特別是美國,並不公平。備忘錄中提及多個世貿成員,包括香港、澳門和新加坡,都享有發展中國家地位。但備忘錄主要針對的,自然是中國大陸。其中提到中國龐大的本地生產、出口、外國直接投資等數值,旨在說明中國不應該繼續享有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備忘錄又責成美國貿易代表在60天內向特朗普滙報情況,若在90天內沒有滿意進展便實施一系列有關政策。

世貿組織並不將成員國界定為已發展和發展中國家,由成員國自行聲明。組織的成員數目在2016年達到164個,其中約三分之二自我宣布為發展中國家,包括36個按聯合國定義劃分為低度發展國家的成員。作為發展中國家,成員國可享有所謂「特殊與差別待遇」,例如有較長時間過渡至加入組織時達成的協議、獲得豁免某些世貿組織的要求、和得到更多的貿易機會等等。不過,世貿組織也容許發達國家作單方面的外貿措施,像在貿易戰初期,美國便以「國家安全」為由,向從包括中國的多個國家進口的鋼材和鋁材徵收關稅。

世貿原則互惠非歧視

事實上,美國早在本年2月已向世貿組織提出建議,停止讓一些國家繼續享有「特殊與差別待遇」,包括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G20的成員、被世界銀行列為高收入的國家及在世界商品貿易中佔半個百分點以上的國家。若把有關名單羅列出來,共有33個經濟體。其中以中國、印度和南非為首的10個國家隨即作出反對,強調發展水平主要看人均數值而非總數值。

世界貿易組織及其前身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是一個多邊主義下的國際經濟安排, 其中兩個主要運作原則是互惠和非歧視。互惠指有關雙方同時讓步、減少對對方的貿易壁壘,而非單一方面的開放。非歧視則指若對某國作一個開放貿易的政策,該政策亦須對其他成員國同時適用。然而實施起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兩個原則並不容易跟進。一來是發展中國家的起點較低,因而需要一定的寬鬆處理,起碼在經濟起飛前如此。二來是發展中國家或規模較小的經濟體在與發達國家或規模較大的經濟體作互惠談判時,可以拿出來作談判籌碼的不多。

當發展中國家還在起步階段時,在全球貿易中佔的比例不大,因而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也不多,而同時發達國家亦有足夠空間給予發展中國家特別優惠。但當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生產總值和貿易額的比例愈來愈大,原有的貿易體系便容易產生發達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摩擦,特別是像金磚五國等較大的發展中國家。數據顯示,在1992年,貿易中有一方或雙方都是發展中國家的,只佔全球總貿易額的35%。到了2017年,這個比例已增加至53%。

中國崛起歐美感壓力

表面看來,中美貿易戰源於特朗普的外貿政策。但事實上,中國自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外貿總值及外貿盈餘均迅速上升,給歐美等地的產業帶來不少壓力。對西方國家來說,要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抑制中國並不容易。美國在奧巴馬當總統時便大力推動不包括中國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只是特朗普比他的前任更不相信多邊主義下的貿易協議、和更不怕撕破臉皮而已。

對美國來說,難以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去約束中國的外貿發展,因為中國的經濟體制比較獨特,不單在重要經濟領域有很大比例的國有企業,在經濟管理和調節上除了有明顯的法例和約章外,同時亦有較為含蓄的運作準則。另一方面,世貿組織的規則主要在二十多年前制訂,當時中國仍沒有在國際經濟上冒起,規則難以包括今天中國的經濟的特徵。此外,世貿組織處理貿易糾紛的仲裁程序費時和僵化,亦沒有對重施故伎的違規者有很好的處理方法。

特朗普明顯不喜歡之前美國簽訂的多個多邊貿易協議,也許更不喜歡奧巴馬,所以在入主白宮後的第三天便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之後他採取雙邊談判的模式,一對一和個別國家談判,以龐大的經濟力量,索取美國的最大利益。不單在貿易方面如此,在其他國際事務亦如此。就在數月前,美國便以關稅來恐嚇墨西哥。由於有相當多的中美洲難民通過墨西哥走向美墨邊境,若墨西哥不想辦法堵截,美國便會對全部墨西哥進口貨物徵收5%關稅,其後會上調到25%。墨西哥只能匆匆就範。關稅已成為現時美國的外交工具。特朗普自己也曾明言:「我乃關稅人是也」。但中國經濟的底氣與墨西哥的畢竟不同。美國現時對額外3000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的成效如何,還得看兩個大國的角力,甚至是長期的角力。

香港世貿從未收投訴

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就購買力平價滙率來計算,已超過美國的水平,可以說香港早已邁進發達經濟體行列,但在世貿組織中仍算是發展中國家。這或許因為香港早在1986年已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成員,因而也是後來世貿組織的創始會員。

不過由於香港一直奉行自由貿易,所以在世貿組織中無論是發達經濟體或發展中經濟體的地位,都沒有什麼影響。查看一下世貿組織會員間貿易糾紛的檔案,香港只有一個在1996年投訴土耳其的,而對香港投訴的則沒有。如今全球經濟山雨欲來,香港則風雨飄搖,美國要在上述的總統備忘錄90天後如何處理香港及其他高收入經濟體在世貿組織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對香港來說,已不是什麼重要的議題了。

陸炎輝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榮譽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九年八月七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Framing effects and the style of Carrie Lam31 Jul 2019
Tenants Purchase Scheme Helps Reduce Wealth Inequality14 Aug 2019
Trending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來,香港在四大支柱產業上表現卓越,包括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業服務以及旅遊業。根據香港政府的研究統計,在新冠疫情之前,這四個行業貢獻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和近一半的總就業機會。然而,這些支柱產業各自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的快速變化、區域和全球競爭、新的價值鏈發展、先進科技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為應對這些挑戰,「創新」被提出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法,而問題在於我們應如何制定創新策略——而不是單單為了「創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將探討如何從減貧的角度出發進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業的發展,來思考創新策略的制定方法——這兩個話題的共通點或許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香港未來發展路徑的啟示。
14 May 2025
教學人員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Dr. Maurice K.S. TS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今年 1 月的 3.3% 顯著調低至 2.8%。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5年貢獻比例分別為 23%和超過15%;而美國因其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遭下調至 11.3%。
7 May 2025
教學人員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