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Unrealistic anti-epidemic measures

Unrealistic anti-epidemic measures

5 Feb 2020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抗疫措施 不切實際

去年12月武漢爆發不明肺炎,後來證實「武漢肺炎」由2019新型冠狀病毒引起。根據內地傳媒報道,去年12月底武漢只有20多名病人受到感染,但疫情擴散迅速,武漢最後決定於今年1月23日「封城」,以最大決心阻止疫情擴散至武漢以外。雖然「武漢封城」史無前例,但正值春運,500萬人已離開武漢的事實還是改變不了;新型冠狀病毒最終擴散至全國各省。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數字(截至2月4日),內地確診個案超過2萬宗,425人死亡(已超越沙士內地死亡人數);確診個案和死亡人數仍在大幅上升。

在疫情爆發以來,為全球防治疾病的世界衞生組織(世衞)一直軟弱無能。1月14日,世衞一方面指新型冠狀病毒能有限度人傳人,但同時又表示未有清晰證據顯示該病毒會有限度人傳人。世衞代表健康專家,專家應有清晰的判斷,用政客語言代替專家判斷是不當的。1月26日,世衞評估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風險只達到「高級」,而在中國的風險是「極高」;短短4日後,世衞突然把風險評估跳級提升至「國際公共衞生緊急事件」。世衞的表現不夠專業,判斷失準、難以預測,不足令人信服,在全球防治疾病的工作上是失職。

欠缺常識 官員失職

在香港,抗疫措施更加是不切實際。首先,新型冠狀病毒已證實可透過飛沫或接觸人傳人。防止透過飛沫人傳人的最有效方法是全民戴上外科口罩,因為患者不一定戴上外科口罩,尤其是現在口罩嚴重短缺;就算患者戴上口罩,佩戴方法不一定正確或那些口罩也不一定合規格,能夠有效阻擋飛沫散播。另外,新型冠狀病毒已證實有「隱形患者」,這些「隱形患者」不戴口罩便是在社區散播病毒。政府現在只呼籲有發燒或呼吸道感染病徵時才戴上口罩是不切實際,因為假設所有患者會正確地戴上合規格外科口罩是自欺欺人,尤其是現在「一罩難求」和有「隱形患者」的情況。政府不呼籲全民戴口罩,相關的官員,包括特首、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衞生署署長等等,便是失職,亦證明他們欠缺常識。

幸好一般市民比他們有常識,明白全民戴口罩才能有效保障自己和符合公眾健康。可惜現在口罩嚴重短缺,之前官員還指市面口罩充足,其實是誤導市民,結果令到很多市民在天寒地凍下通宵輪候、四處奔走,小部分幸運的市民才可以高價購入少量口罩。面對實在的民生問題,特首立即在1月25日表示,已去信國務院求助。她的方法不切實際,因為大陸的疫情比香港嚴重得多,連醫護人員的防護物資也不足夠,向防護物資比香港更短缺的地方要口罩是自討沒趣。她應該向澳門特首學習,在口罩出現短缺前積穀防饑,保證澳門市民全民有口罩之餘,還可以向珠海醫院送贈5萬個口罩。希望特首經一事,長一智,好好提升解決供不應求問題的能力;如果特首有足夠的能力,便可以解決香港房屋的問題,令樓價回復至可負擔水平。

自以為是 自暴其短

另外,如果特首有足夠的能力,也可以協助滯留湖北省的港人(約200人)回港。與中央商討之餘,也應該向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澳洲、日本、南韓、新加坡請教,因為他們已成功派包機到武漢撤僑。特首在香港疫情爆發時堅持在外參加高層次經濟論壇。據說該論壇有多國領袖出席,相信特首已把握機會和多國領袖建立良好關係,向他們請教便能提高自己接回滯留湖北省港人的能力。向人求教是虛心的表現,自以為是只會自暴其短;特首不提升自己的能力,又怎可以協助滯留湖北省的港人回港,履行自己對市民的基本道義?

除了特首外,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的能力也有提升空間。作為署理特首(因特首不縮短外訪行程回港領導抗疫),張司長最令人深刻的表現應該是發現健康申報表原來可以在高鐵上填寫,讓高鐵乘客可以順利進入香港。相信如果他發現澳門已採用電子健康申報,將會更加雀躍,和廣大市民分享他的無知。這件事除了反映他的無知,更反映政府負責健康申報部門的整體無知。個人無知或可透過學習改進,政府部門整體無知是深層次問題,需要改革。

香港有不少深層次問題,特首必須調整優先次序,用實際行動處理香港的深層次問題,減少不切實際的高層次外訪。

政務司司長在處理健康申報表時其實掌握不到問題的核心。填寫申報表不可行是因為進港人流太多,不要求填寫申報表是逃避,解決不了進港人流太多的問題。就算特首完成外訪後回港,她也沒有正視進港人流太多的情況,直至醫管局員工陣線提出罷工,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她對「封關」的理解卻異乎常人。

解讀封關 論點奇怪

一般人對「封關」的理解是只針對人流,不影響物流;但她卻自以為聰明過人,把「封關」解讀為不准許所有人流和物流進出,得出「不切實際」的結論。她的另一奇怪論點是「封關」造成「歧視」;「封關」的正確理解是限制所有人從內地進入香港,一視同仁,沒有歧視成分。在執行上,港人和非港人卻有分別,因為政府對自己的市民有基本的道義,不能把自己的市民拒諸門外,所以港人從內地回港需要隔離,而不是禁止入境。禁止港人回港亦是不切實際,因為其他地方沒有義務收留港人,把「封關」理解為禁止港人回港是沒有人性,希望特首不是沒有人性的。

更希望特首和醫護真誠對話,先了解他們的訴求後回應,才是理性的表現。亂扣他人帽子是低劣的政治伎倆,抗疫不是政治問題,因為大家目標一致;請特首不要把抗疫政治化,好好和醫護溝通,才可以有效保障大家的性命。

程騰歡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零年二月五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Overcome adversity in the new year29 Jan 2020
WARS might end but not the damage of banning free speech12 Feb 2020
Trending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來,香港在四大支柱產業上表現卓越,包括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業服務以及旅遊業。根據香港政府的研究統計,在新冠疫情之前,這四個行業貢獻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和近一半的總就業機會。然而,這些支柱產業各自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的快速變化、區域和全球競爭、新的價值鏈發展、先進科技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為應對這些挑戰,「創新」被提出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法,而問題在於我們應如何制定創新策略——而不是單單為了「創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將探討如何從減貧的角度出發進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業的發展,來思考創新策略的制定方法——這兩個話題的共通點或許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香港未來發展路徑的啟示。
14 May 2025
教學人員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Dr. Maurice K.S. TS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今年 1 月的 3.3% 顯著調低至 2.8%。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5年貢獻比例分別為 23%和超過15%;而美國因其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遭下調至 11.3%。
7 May 2025
教學人員
0HKU_1881_2019
About Author
Prof. Stephen CHING

Associate Professor

關鍵字
疫情大流行
政府
管理及商業策略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