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解释反对票:机构投资者借助投票理由推动公司治理改革

解释反对票:机构投资者借助投票理由推动公司治理改革

11 Jul 2025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过去,机构投资者在对企业董事投下反对票时,极少公开说明反对的具体原因。而如今,这种情况正在改变。附在反对票上的简短书面说明——“投票理由”——正成为推动公司治理改革的利器。

香港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学者分析了2014至2022年间273家机构投资者(合计管理资产超过37万亿美元)披露的近80万条投票记录,发现:当投资者明确解释反对理由时,企业更愿意倾听,并据此调整治理策略。这一简单而透明的机制,正在悄然改变全球董事会的运作方式。

越来越透明的反对票

投票理由公开化的兴起,标志着机构投资者与企业互动方式的深刻转变。过去,股东虽然可以投下赞成或反对票,但其背后的判断逻辑往往不为人知。如今,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主动披露反对某位董事的具体原因,为董事会与投资者之间搭建起更加直接透明的沟通渠道。

数据反映出这一趋势:支持票中,仅有1.7%附带说明;而在反对票中,这一比例高达14.5%。这表明,投票理由常作为一种“预警信号”,提示企业存在需要关注的治理问题。

这一做法正在全球资本市场快速普及。研究显示,在样本期内,约84%的企业至少收到过一次附带理由的反对票,说明这已不再是激进投资者的专利,而是主流机构投资者广泛采用的参与方式。

反对票背后的主要关切:独立性与多元化

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最常提出的反对理由是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占比达21%。这进一步印证了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紧随其后的是董事会多元化问题,占比近18%。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对多元化的关注早于2017年贝莱德(BlackRock)和道富集团(State Street)等大型机构的倡议,这表明多元化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本身,而非仅凭大型资产管理机构推动。

此外,投资者还常因董事任期过长、兼职过多(即同时担任多家企业的董事)以及董事长兼任首席执行官等问题表达不满。有趣的是,投票理由中极少涉及董事应尽的核心职能,例如战略监督或企业估值等议题,这表明机构投资者当前更关注的是董事会的结构,而非企业运营或财务表现。

投票理由是否表达真实关切?

研究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反对理由并非流于形式,而是真实的反映了其对公司治理的关注。理由内容与董事会的实际情况高度契合:例如,被批评缺乏多元化的企业,确实董事会构成更为单一;而被指出董事任期过长的企业,实际情况也确如其言。这种相关性显示,机构投资者并非“理由漂洗”,而是在识别真实的治理风险。

此外,机构投资者的关注重点与代理顾问(如ISS和Glass Lewis)在不少方面存在差异,说明许多机构并非简单照搬建议,而是在独立判断基础上作出投票决策。

企业是否回应?

研究进一步发现,投票理由不仅传达态度,也能推动企业行为调整。那些在股东大会上遭遇高比例反对票且附有明确理由的企业,往往会在随后一年对相关问题作出积极回应。例如,被批评董事会多元化不足的企业,通常会提升女性董事的比例;而在董事任期或兼职问题上受到质疑的企业,也更倾向于作出调整。

反馈机制是双向的。那些积极回应投票理由的企业,在后续年度收到的反对票比例通常会下降,表明回应投资者关切有助于提升股东支持,也为董事会认真对待投票理由提供了实际激励。

但研究也发现,仅有反对票本身并不足以促成改变。只有当反对票伴随着明确理由时,企业才更可能采取行动。这凸显了“解释性反对”相较“沉默反对”更具治理效力。

一种低成本治理参与方式

投票理由的意义远不止于影响个别企业,它也可能改变公司治理的整体生态。对持仓覆盖数千家企业的大型资产管理机构而言,披露投票理由是一种低成本、可持续的参与方式。相比之下,直接对话或参与董事会则成本更高,难以广泛适用。

此外,公开披露的投票理由还能带来更广泛的市场影响。其他投资者可据此识别重要治理议题,调整自身投票决策;企业亦可借助同行的投票理由,对比自身实践,发现潜在问题,提前改进。

股东参与的新趋势

投票理由的披露或许只是机构投资者提高治理透明度的第一步。随着受托责任压力不断上升,资产管理机构需要向客户证明其积极参与治理事务,未来“解释性投票”有望从个别实践发展为行业规范。

研究还指出,该机制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是提升对“支持票”的解释质量。目前,大多数支持票的理由较为模板化,缺乏实质信息。若能在支持票中更明确地展示公司治理的亮点,将有助于塑造最佳实践,并增强企业间的治理学习与竞争。

结语

“投票理由”的兴起,标志着公司治理进入一个更加透明、更加重视股东互动的新阶段。作为一种简洁而高效的沟通机制,它不仅促使企业倾听股东声音,也正在重塑董事会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随着机构持股比例持续上升,市场对其治理责任的期望也水涨船高。投票理由为实现高效且有意义的股东参与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正如研究所示,最具影响力的治理工具,往往不是复杂的监管规则或高成本的干预措施,而是一句清晰的解释:“我为何说不”。

对企业而言,这是一种提醒:在投资日益透明的时代,每一张股东投票,都可能承载着不容忽视的治理信号。

 

本文作者爲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香港大學賽馬會環球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聯席所長及金融學教授Roni Michaely教授、布裏斯托大學Silvina Rubio教授及多倫多大學Irene Yi教授。文章基于他們近期合作的論文《Voting Rationales》。

論文原文鏈接: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4521854

用演算法拿捏消費者? 「割韭菜」之前,請三思3 Jul 2025
Trending
用演算法拿捏消費者? 「割韭菜」之前,請三思
用演算法拿捏消費者? 「割韭菜」之前,請三思
Prof. Xi LI
網購時代,「舊用戶與狗不得享受」的優惠,往往讓忠實的消費者感到無奈。許多電商平台實施「一人一價」策略,甚至基於用戶的購買習慣和瀏覽記錄「看人下菜碟」,讓不同的消費者為同樣的商品支付不同的價格。此外,機票價格也不斷波動,越搜越貴已成常態。許多消費者發現,同一班機在不同時段價格差異龐大,甚至剛查看的票價,片刻後便上漲了。沒錯,你被演算法操控了──身為消費者,我們對商家的這些套路早已見怪不怪。
3 Jul 2025
創新合作新解法:戰略性信息設計助力小型企業防範技術盜用
創新合作新解法:戰略性信息設計助力小型企業防範技術盜用
Prof. Feng TIAN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創新合作已成為企業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的重要路徑。在創新驅動的合作夥伴關係中,大型企業往往通過與小型科技公司合作,將後者的核心技術整合進自身產品,以推動產品創新、擴大市場份額。為了爭取合作機會,小型企業也需要向潛在合作方展示技術整合的應用潛力和市場前景。
13 Jun 2025
MichaelyR_HD April 2020
About Author
Prof. Roni MICHAELY

Associate Dean (Global Engagement)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