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價格的藝術:企業是如何使用數據「套路」消費者的?

價格的藝術:企業是如何使用數據「套路」消費者的?

25 Jul 2025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2023年,比利時報紙Dernière Heure 爆料指出,網約車平臺Uber會根據用戶手機電量的不同向不同的使用者收取不同的價格。 [1] 具體而言,對於相同的一段旅程,如果你的手機剩餘電量有84%,Uber的收取的價格是16.6歐元;而如果你的剩餘電量只有12%,你的價格將是17.56歐元。 定價背後的邏輯顯而易見:如果你的手機快沒電了,你大概率是「等不起」的,只能無奈接受Uber的高價。 這一爆料迅速引起了全球媒體和社會的關注,也引發了廣泛的抗議。 事發之後,Uber迅速否認指控,表示Uber並沒有使用電量數據進行定價,但消費者顯然並不買帳。 互聯網上,企業各種定價「套路」屢見不鮮,消費者也習以為常,但這些定價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呢? 它們又將如何影響消費者的利益?

首先,企業會收集消費者的各種背景信息數據,如地理位置 (通過GPS定位或IP地址識別),手機型號,操作系統等,藉此判斷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並向消費能力高的消費者收取更高的價格。 早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前,美國線上旅行平臺 Orbitz 就被指控根據不同的操作系統向不同的使用者收取不同的價格,而Mac的使用者會比Windows使用者多付出大約30%的酒店價格。 [2] 這背後的邏輯不言自明:買得起蘋果電腦的使用者往往「不差錢」,平臺自然「當仁不讓」,向他們推薦更高端的選擇。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在線旅行平臺還根據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向不同的使用者展示不同的價格。 在極端情況下,來自富裕的美國灣區用戶在預定曼哈頓酒店時,需要比來自相對不那麼富裕地區(如鳳凰城和堪薩斯城)使用者每晚多付出500美元。 [3]

此外,企業也會根據消費者的行為向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 常見的「殺熟」就是基於消費者購買行為的一種定價模式:企業向老使用者收取較高的價格,而向新使用者收取較低的價格。 殺熟背後的邏輯是,老使用者之所以迫不及待早早購買產品,就是因為他們有較強的購買意願和支付能力,是企業的「粉絲」,因此向他們收取更高的價格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我們在預定酒店和機票時經常遇到的「越搜越貴」,也是一種基於搜索行為的定價模式。 它背後的邏輯是,消費者如果反覆搜索同一個航班,說明消費者可能沒有其他選擇,迫切需要搭乘這個航班。 一旦企業認識到這點,向反覆搜索的消費者漲價也就水到渠成了。

隨著新技術的出現,企業的「套路」只會越來越多,讓消費者更加「插翅難逃」。 例如,企業可以通過社交網路分析消費者:假如你的朋友都是上流社會的達官貴人,那麼你自己也差不到哪去。 即使你「隱藏」的再深,你的朋友圈也會出賣你。 人臉識別等新技術的出現,也讓你的數據無處可藏:即使你自己完全不使用手機電腦,企業照樣可以收集和使用你的資訊。 這時,就需要政府加強對數據的監管,保護消費者的隱私,讓企業必須有節制的,合理的使用數據。 歐盟的GDPR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和中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案,就是數據時代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益嘗試。 然而,新技術,新套路層出不窮,這也要求立法者緊跟時代,不斷修改和完善數據治理,讓數據造福社會。

[1] https://www.brusselstimes.com/449143/uber-fares-allegedly-linked-to-phone-battery-levels

[2] https://www.wsj.com/articles/SB10001424052702304458604577488822667325882

[3] https://www.sfgate.com/travel/article/hotel-booking-sites-overcharge-bay-area-travelers-20025145.php

李曦教授
港大經管學院市場學教授、亞洲案例研究中心總監、數字經濟與創新研究所副總監

(本文同時于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五日載于《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解釋反對票:機構投資者藉助投票理由推動公司治理改革11 Jul 2025
Trending
解釋反對票:機構投資者藉助投票理由推動公司治理改革
解釋反對票:機構投資者藉助投票理由推動公司治理改革
Prof. Roni MICHAELY
過去,機構投資者在對企業董事投下反對票時,極少公開說明反對的具體原因。 而如今,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附在反對票上的簡短書面說明——正成為推動公司治理改革的利器。 香港大學、布裡斯托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學者分析了2014至2022年間273家機構投資者(合計管理資產超過37萬億美元)披露的近80萬條投票記錄,發現:當投資者明確解釋反對理由時,企業更願意傾聽,並據此調整治理策略。 這一簡單而透明的機制,正在悄然改變全球董事會的運作方式。
11 Jul 2025
用演算法拿捏消費者? 「割韭菜」之前,請三思
用演算法拿捏消費者? 「割韭菜」之前,請三思
Prof. Xi LI
網購時代,「舊用戶與狗不得享受」的優惠,往往讓忠實的消費者感到無奈。許多電商平台實施「一人一價」策略,甚至基於用戶的購買習慣和瀏覽記錄「看人下菜碟」,讓不同的消費者為同樣的商品支付不同的價格。此外,機票價格也不斷波動,越搜越貴已成常態。許多消費者發現,同一班機在不同時段價格差異龐大,甚至剛查看的票價,片刻後便上漲了。沒錯,你被演算法操控了──身為消費者,我們對商家的這些套路早已見怪不怪。
3 Jul 2025
Xi LI
About Author
Prof. Xi LI

Professor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