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wai TANG
Prof. Heiwai TANG
經濟學
Associate Dean (External Relations)
Victor and William Fung Professor in Economics (馮國經馮國綸基金教授 (經濟學))
Director, Asia Global Institute
Director, APEC Study Center
Associate Director,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rategy

3917 0029
3917 4388

MB 335/ KK 920

Publications
學者倡開徵消費稅1%至2%

本港稅基狹窄,較易受經濟周期性影響,有意見指港府應全面檢視稅務制度,擴闊稅基。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當本港經濟環境改善,便應研究開徵消費稅,可考慮以1%至2%起步,相信市民有能力負擔,並探討是否針對部分消費項目及徵收的對象。

兩會前瞻|促一體化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迎加速期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實施五年以來,即使面對疫情及多變的環球政經環境,GDP仍年年攀升至超過13.5萬億人民幣,躋身全球前10經濟體,與加拿大及南韓經濟體相近。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及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教授在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指出,儘管GDP穩步增長,但粵港澳大灣區間的合作因疫情受阻,發展未如預期般暢通。 希望11個城市的政府能加強合作,發揮各自優勢,相互賦能,達到規模經濟效應。 吸引人才方面,鄧教授更是希望香港與大灣區能做到工作簽證互聯互通,吸引更多國際人才並提供施展拳腳的空間,為大灣區提供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

重整香港總部經濟策略

在亞洲,上海和新加坡的總部經濟發展尤為出色。上海利用其在製造業、科技和物流方面的優勢,吸引如美國特斯拉(Tesla)、德國博世(Bosch)、日本三井住友銀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國際業界龍頭在當地建立總部。新加坡則積極實行人才新政和創新,以驅動發展。

重整香港總部經濟策略

在亞洲,上海和新加坡的總部經濟發展尤為出色。上海利用其在製造業、科技和物流方面的優勢,吸引如美國特斯拉(Tesla)、德國博世(Bosch)、日本三井住友銀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國際業界龍頭在當地建立總部。新加坡則積極實行人才新政和創新,以驅動發展。

重整香港總部經濟策略

在亞洲,上海和新加坡的總部經濟發展尤為出色。上海利用其在製造業、科技和物流方面的優勢,吸引如美國特斯拉(Tesla)、德國博世(Bosch)、日本三井住友銀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國際業界龍頭在當地建立總部。新加坡則積極實行人才新政和創新,以驅動發展。

補貼退潮經濟復甦緩慢? 港企出招自救

經歷3年的疫情後,香港雖然有政府措施支援,但經濟仍然表現疲弱,復甦不及預期。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及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鄧希煒教授接受經濟日報iMoney訪問時表示,香港過去3年也是「塘水滾塘魚」,一直沒有增加競爭力,也無好好提升服務業質素。 相較於內地和周邊國家提升硬體品質和發展數位化經濟來提升競爭力,香港的發展依然滯後,本地零售和餐飲業員工欠缺競爭,服務質素下降而惹人詬病。 經濟低迷也導致人們更加謹慎地消費,甚至更願意北上消費,以獲得更好的服務和體驗,從而影響本地復甦進程。 在經濟緩慢復常之際,其他受訪者認為企業應積極主動適應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生產及營運模式,甚至主動轉型,以降低風險並增加利潤。 政府亦應加快中小企資助項目的審批程序,從而加快提升生產力及升級業務流程,以及開拓香港以外的市場業務。

人才得失與香港前景:領英社交資料佐證

基於種種社會經濟問題,香港有數十萬勞動人口及其家庭已經移居海外。與此同時,受香港政府積極進取的人才計劃所吸引,過去一年也有數十萬人從外地來港。人口流動對香港的勞動力和人才庫有何影響?關穎倫博士、鄧希煒教授和王柏林博士通過分析領英(LinkedIn)社交資料和政府統計數據評估香港的勞動力市場和經濟前景。

用好灣區優勢 實現經濟轉型

2024年正值大灣區規劃綱要5周年,消費降級,北上消費成為香港新常態,加上地緣政治影響,股票和房地產市場亦表現疲乏,香港如何才能突破困局,實現經濟復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