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s re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y, announced in 2016, commits over $12.9 billion to a data center, a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center, applied research, platforms for medical technology and other ambitious projects. However, policy gaps remain to be filled, reports Oswald Chan from Hong Kong.
26 Mar 2021
教學人員
上月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中國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增加了2.3%,是全球少數同年錄得正增長的國家之一。兩星期前李克強總理宣布今年GDP的增長目標為6%,這亦表示中國已經進入了後疫情時代,經濟活動全面正常化。 本文將從幾方面勾畫出中國內地的發展成果,筆者曾在本欄回顧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的一些現況,讀者不妨參考對照。下文所用數據固然力求準確,但由於來源不一,某些出處就此從略。
24 Mar 2021
經濟學
網上理財、電子錢包、虛擬銀行等與金融科技相關的領域,早已發展迅速。隨著新冠疫情持續,去年更多市民申請網上個人銀行戶口,以盡快獲派一萬元。今年暑假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券,電子支付也勢將普及。此外,現時大眾乘搭部分公共交通工具,亦可選擇從電子錢包扣減車費。足見公眾使用金融科技相關服務的情況是一種新常態,而進修這類課程的人士很大機會能於不同崗位一展所長。
22 Mar 2021
教學人員
「再工業化」是政府創科政策重點之一,去年當局撥款20億元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資助工業界設立智能生產線。疫情衝擊飲食業,有餐廳食品生產商利用智能生產,疫下轉型製作面向大眾消費者的包裝預製食品。有學者指,本港推動「再工業化」,可促進多元化就業,創造就業上流的機會;而且有助化解本港產業結構單一問題,為發展創科提供生產及測試環節。
17 Mar 2021
教學人員
香港作為全球一大金融中心,集資活動頻繁,在首次公開招募集資額方面一直位於前列;然而,在吸引新經濟和創新公司來港上市方面,近年也面臨不少國際上和區域間的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2018年香港允許擬上市公司採用「雙重股權架構」,筆者將在下文就此加以扼要分析。
17 Mar 2021
金融學
特區政府總愛參考國際經驗,推出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方針,卻忽略香港實際情況,執行起來更是雜亂無章,例如2016年度《施政報告》提出的「再工業化」,便是典型的失敗例子。香港工廠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北移,如今只剩下食品、飲品、煙草、電子設備及化學製品等少量輕工製造業活動,生產總值和勞動人口佔全港比例也分別減少至1%和2%;然而,當局一方面高呼「再工業化」,另一方面卻從沒全面檢視傳統工業的升級困難和發展困局,根本無法透過通盤而精準的產業政策協助他們激活甚至新增產能,結果令「香港製造」買少見少。
15 Mar 2021
教學人員
Market failures related to global finance and Covid-19 should have made policymakers realise that to function well, free markets require sound rules. Hong Kong needs to consider how it can achieve a better state-market balance in a post-pandemic world rather than cling to outmoded ideas of the free market.
15 Mar 2021
教學人員
近年營商日益注重結合可持續發展,在最新一屆的「2021 滙豐/香港大學香港商業案例比賽」,今年比賽採用的案例圍繞社區推動減少飲用樽裝水,從源頭減廢,讓參賽的大學隊伍在比賽中注入新思維,並且沿用去年採用的網上模式,讓參賽學生熟習網上簡報技巧,並能學以致用。
10 Mar 2021
學生
去年夏天筆者剛從洛杉磯移居到香港這座闊別多年的城市,就接到所屬經管學院通知,因學生報名人數突然幾近翻倍,需多教一門應用計量經濟學的碩士課程。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下,香港特區的大學還能增產擴容,實屬難得。
10 Mar 2021
管理及商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