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在新春假期大爆發,Omicron變種病毒令全球應對疫情方式出現大分歧,香港通關政策陷兩難。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教授接受本報專訪時稱,香港長期嚴防輸入的方針,對經濟地位影響不容忽視,「所有…
7 Feb 2022
教學人員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香港經濟在疫情陰霾下反彈,增長6.4%,但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表示,雖然經濟數據看上去還不錯,就業情況有所改善,但這些都是靠香港的「內循環」,包括市民的住宿度假(Staycation)以及到餐廳吃飯消費,無法長久,不相信香港能夠靠內循環來支撐持續發展,因此經濟轉型任務仍然艱巨 ...
7 Feb 2022
教學人員
有意見指香港防疫政策嚴格,對國際金融從業員的吸引力下降。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接受本報訪問時不諱言,若果嚴格的防疫政策長期持續,會對香港非常不利。他表示,倘今年夏天之前情況仍未改善,當世界其他地區不太在意疫情,而香港還無法恢復與國際的正常通行,香港的相對位置將會非常困難。 蔡洪濱指出,大家被困在 ...
7 Feb 2022
教學人員
市場憧憬政府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再派發消費券或現金,但有學者預計,新一年的財政支出將大幅上升,政府長遠應研究怎樣增加庫房收入
4 Feb 2022
教學人員
上文為讀者分析為何香港有潛力發展五大先進工業,本文先聚焦介紹第一個產業——生物科技。為何先介紹生物科技? 天時也。世界主要經濟體正經歷人口老化,對醫療及長者支援服務和產品的需求龐大,並預計將持續增加。再加上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已進入第三年,醫療健康產業成為全球焦點,獲各國政府推動發展,資本市埸也爭先投資。
31 Jan 2022
教學人員
《2021年業主與租客(綜合)(修訂)條例》(劏房租管)在今年1月22日正式實施。出現相關政策,顯示港府終於承認無法處理劏房問題;如果劏房快將消失,也毋須這個管制。政府無法控制樓價、公屋起不夠,但弱勢居住問題急需解決,再加上左翼的大力爭取,終於有了劏房租管。
25 Jan 2022
教學人員
推動再工業化除了能提高香港創新及科技水平,也能為年輕人提供更廣闊的就業選擇及向上流機會,況且西方經濟研究早已發現,以創新科技帶動的製造業,比服務業更能提供向上流就業及在職學習機會,並能産生協同效應。
20 Jan 2022
教學人員
「金融業未來趨勢是數字化,數字貨幣將會是未來金融基建的核心部份。」立法會議員、團結香港基金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把研發央行數字貨幣(CBDC)形容為金融業數字化的「基建先行」,「CBDC的研發,事關香港從傳統的國際金融中心轉型為數字國際金融中心。」
20 Jan 2022
教學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