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媒体报导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媒体报导
社交媒体造成政治两极化?

社交媒体造成政治两极化?

20 Jan 2021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说特朗普任内以社交媒体治国并不为过,他在推特和脸书就分别有8800万和300万的追随者。1月6日发生示威者冲击国会山庄事件之后,特朗普被社交媒体封锁,推特甚至永久封闭其私人账户。这些事件都来得非常突然,特朗普作为一个现象,和他任内的作为,特别是在任期的最后几个月,都是值得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细加研究的课题。

美国去年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暴露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两党选民之间的对立,也似乎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网上社交媒体有否推波助澜,令社会更为分化?它们防止危险言论的措施,会不会矫枉过正,成为另一种风险?笔者希望在此对第一个问题,介绍一些新近研究结果,尽管这些研究并不涉及最近的大选。

首先介绍一项关于美国的研究【注2】。论文作者指出,种种量度指标都揭示美国在政治上日益两极化(polarization)。举例说,在1960年,共和党和民主党支持者仅各有5%,会对自己的子女与另一政党支持者结婚「感到不快」(displeased);但到了2010年,则约有一半的共和党支持者和超过30%的民主党支持者对此「感到有点不快或甚感不快」(feel somewhat or very unhappy)。投票给自己所属政党候选人的比例,从1980至2015年间增加了50%;在1971年有71%受访选民表示,在总统大选和国会大选中,均会投给同一政党的候选人,这个数字更在2012年上升到90%。

不同年龄组别两极化情况

论文作者根据前人研究的8个常用的两极化指标,整合成一个综合指标。在数据方面,他们根据一项长期调查(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把人口分为4组,分别是18至39岁、40至64岁、65岁以上,和75岁以上,并且计算出各个年龄组别在不同时间的综合指标度。(这个指标为正数,参考的数值定为1,数值愈大两极化愈严重)。此外,作者通过其他调查,整理出这些年龄组别使用互联网的频繁程度。

从【图】中可见,每个分图中的一条粗黑线,就是该年龄组别两极化的综合指标,18至39岁和40至65岁这两个组别的两极化程度,不及另外两个组别严重。在过去二十多年,两极化最严重的其实是高龄群组。

图 18–75岁以上各年龄组别的两极化综合指标
diagram

资料来源:【注1】

然而数据分析显示(这也符合常识),高龄群组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程度较低,年轻群组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则较普遍。虽然许多作者认为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是政治两极化的一个驱策力量,这篇文章的发现却不支持此一看法,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于近年的政治两极化现象,充其量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

社交媒体和仇恨犯罪

以下介绍另一项研究,关于社交媒体是否增加仇恨罪行(hate crimes)的因果关系分析【注2】。

这篇论文以俄罗斯的数据为依据,俄罗斯幅员广大,有180个少数民族,很适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VKontakte(简称VK)是俄罗斯的最主要网上社交平台,2006年秋天由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名学生所创建,其功能和设计与脸书十分相似,2011年在俄罗斯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

VK的早期参与者都是该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自把VK带回老家,因此至少在VK的早年,其渗透率高低由历史所决定。这种情况有如对照实验,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数据。

文章指出,社交媒体的渗透率愈高,种族仇恨罪案就愈普遍。而在民族情绪本来就较炽烈的地方,这种效果更为明显,其中VK渗透率每增加10%,仇恨罪行就会随之增加25.8%。相反,在民族主义情绪最温和的地方,VK渗透率增加对当地仇恨罪行的数目则丝毫没有影响。

2018年夏天,作者又通过网上问卷形式,以125个城市的4000名受访者为对象,探讨VK渗透率如何影响市民的仇外心态。对于这类敏感议题,受访者往往有所忌讳,不愿公开承认,因而影响了问卷调查的可靠性。作者于是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处理,把受访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的受访者开出四道命题,让他们回答同意多少道命题。至于实验组,除了这四道命题,还开出有第五道(以下简称为排外命题):「我对某些种族感到不耐烦或讨厌」(I feel annoyance or dislike toward some ethnicities)。

将实验组同意的命题平均数,减去对照组同意的平均数,就等于受访者同意排外命题的百分比。由于承认排外情绪的方式并非公开,是作者推论出来的,所以称之为「引申性敌视态度」(elicited hostility attitude)。

作者接着的计量分析,发现社交媒体的渗透率对受访者的「引申性敌视态度」有正面作用,对年轻或教育程度较低者尤为显著。具体说来,VK的渗透率每增加10%,就会令受访者的潜伏敌视态度加深2%。

社交平台须用得其法

在这里介绍了两篇论文,表面上有不同的结论,笔者觉得它们各有其意义。第一篇说明美国以至一般国家的政治矛盾才是根源,完全归咎社交平台只会治标不治本,并非解决问题之道。

推特和其他社交媒体封锁特朗普的账户,应该能够减少他对世界所造成的负面作用,但若不正视美国国内的深层矛盾,反而会加强特朗普支持者对拜登当选是一场阴谋的想法,而通过封锁账户言论自由的做法,如果处理不慎,更可能后患无穷。

第二项研究则告诉我们,采用科学方法,借助合适数据,确实可以证实社交媒体渗透率上升,足令仇恨罪案和仇外情绪变本加厉,还可以量化其作用。这个结论不但符合一般人的认知,更值得所有人,特别是决策者深思。网络上的社交媒体不收分文,让我们免费使用,但是世上并没有免费午餐,我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的信息被广告商掌握之余,我们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和专注力,更可能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注1: Boxell, L. M. Gentzkow, and J. M. Shapiro, “Greater Internet Us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Faster Growth in Political Polarization Among US Demographic Group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 114 (40), 10612

注2: Bursztyn, L, G. Egorov, R. Enikolopov, and M. Petrova (2019), “Social Media and Xenophobia: Evidence from Russia,” NBER Working Paper 26567

赵耀华 港大经管学院副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一年一月二十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阮穎嫻:抗疫制度人情大不同19 Jan 2021
拜登上任美股上漲 學者指市場不確定性減少21 Jan 2021
Trending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黄金需求创九年新高,价格在特朗普关税影响下持续强势
黄金需求创九年新高,价格在特朗普关税影响下持续强势
Prof. Zhiwu CHEN
1 May 2025
教学人员

SCMP(英文)
Dr_Stepten_Chiu_web
About Author
Dr. Stephen Y CHIU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关键字
政治
社交媒体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