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媒体报导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媒体报导
突破成规  增辟财源

突破成规 增辟财源

27 Jan 2021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香港一向高度依赖来自物业市场交易的地价收入和印花税,作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但两种税收均与经济周期挂钩,波动性高,长远难成稳定收入来源。面对2019冠状病毒病威胁下的严峻经济环境,笔者认为当局应另辟蹊径,透过破格思维力求财政稳健均衡。

给库房收支把脉

【图1】显示,税收为公共财政最大收入来源,自2014-15 至 2019-20年度期间,在政府总收入中,营业税占22.44% 至 31.16%;薪俸税占8.42% 至 12.86%;地价收入占13.53% 至 26.59%。

图1 2014–2020年香港特区政府收入组合

资料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作者计算

财政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地价收入,波动性最高,2003至2004年度总值为54亿元,2017至2018年度则高达1,648亿元,难怪高地价政策备受非议,亦令人怀疑地价收入能否充当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整体收入中另一重要来源是印花税,从【图1】可见,近6年来占政府收入10.8% 至 15.64%;其余则为投资收入及其他收入。库房收入有大约7成来自税收,较为单一,在公共开支日增的情况下,可持续之道在于开源。

根据2020至2021年度的开支预算,教育方面开支为996亿元(20.5%)、社会福利939亿元(19.3%)、卫生871亿元(17.9%),合共占政府经常开支总额2806亿元(57.7%)。公共开支即政府开支加上房屋委员会及其他基金的开支,每年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约15% 至22%,最近已臻高位,预料更会在短期内进一步提升。
至于储备,回归后香港特区虽然屡有财政盈余,但2019至2020年度则出现赤字,约相当于同年GDP的1.3%。上次出现财政赤字是在2000年代初,亦即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及2003年沙士爆发之前【图2】。2003年10月,香港财政储备只有0.234万亿元,处于史上低位,而在2019年1月则为1.2万亿元,达历史高位。

图2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盈余

资料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截至2020年3月底,本港财政储备高达1.16万亿元,以全港人口计算,每人平均15.4万元,占2019年GDP的40.5%或政府开支191%。由此衍生出连串问题:如何投资有道,以确保妥善管理储备?怎样维持财政高效和透明度?厘订财政储备水平准则何在?财政政策应否改革,以平衡收支?要利民纾困,应否动用财政储备?

上两个财政年度,特区政府在管理累积财政盈余方面都采取较具前瞻性的策略,其中包括提供税项宽免,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投资未来;投资预防措施,如防患医疗护理、培训、再培训,以及社会企业。此等措施旨在提升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并确保公共财政健全。

为财政开源铺路

当前疫病肆虐,加上中美在贸易、经济发展方面摩擦持续、英国脱欧以及中东和亚洲地缘政治风险,本港短期内仍面临经济下行带来的重大挑战。基于中美关系恶化,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今后更为波诡云谲,香港作为中国内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门户角色,难免受制于各项不确定性。

针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特区政府透过「防疫抗疫基金」,已先后推出多轮纾困措施,又以扩张性开支提供经济援助,财政储备跌至约8000亿元。踏入2021年,世界各地相继推行疫苗接种计划,但疫前的经济「常态」未必能够迅速恢复。

《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区的财政预算量入为出,政府须审慎理财,同时力保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笔者认为解读《基本法》不宜墨守成规,因为要应对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即使财政赤字维持数年也无可厚非。为达财政稳健和维持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增值方向发展,以及发展创新和科技事业等等。

公共财政方面,针对特区未来财政赤字或会持续此一难题,务须藉破格思维制订长远财政策略,在不同范畴开源,以增加稳定收入。可行方法之一,在于推动「明日大屿」以配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要解决房屋问题,填海是治本的方法。按「明日大屿」规划及工程研究的建议,东涌扩展计划将会提供约 49600 个住宅单位,既可增加房屋供应及土地储备,亦可为政府带来可观的长远财政收入。根据香港测量师学会的估算,交椅洲人工岛的私人住宅及商业地的卖地收入已达7070亿至11430亿元,足以应付首阶段发展工程的开支。

新发展三大动能

首先,创业可带动经济更上一层楼,使经济活动多元化,在低迷时期有助刺激经济复苏。投资推广署的《2019 年初创企业统计调查》显示,相对于2017年,2019年全港初创企业增至 3184 家,增幅达42.8%;雇员12478 人,增幅更高达 97.4%。

除本地以外,此等初创企业的创办人亦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中国内地、英国、法国及澳洲。一如其他发达经济体,创业活动已渐成本港经济结构的重要一环,在当前备受疫情左右的经济困局下,更尤其如此。特区政府应以寛松包容的政策,推动及支持各年龄组别人士创业,令本地经济结构更多元化。

其次,长者潜力不容忽视。按特区政府统计处2016年公布的人口预测,本港人口老化在未来20年将加快步伐。2018至2038年,老年人口的数字和比率将分别从127万和17.9%增至244万和31.9%。 换言之,在2038年,几乎每3个香港人中,就有1人为65岁或以上的长者。

香港作为一个知识型经济体,长者继续工作的潜能和对经济的潜在贡献,无疑较一般传统劳动力市场为高。若要释放年长人口的生产力,则需要利用相应的基础设施及前瞻性政策加以配合,务求达到《联合国老年人原则》中确立的5项标准: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和尊严。为长者谋求福祉之余,可让他们在新经济中继续发挥所长,甚至参与创新活动。

2017年10月,林郑月娥以行政长官身分发表其任内的首份《施政报告》,提及「在安老方面,我们不会把人口高龄化视为威胁公共财政的问题,反之藉此契机开拓更多有效照顾长者的服务」。事实上,新一代长者中不乏健康且活力充沛的一群,整体教育程度也较高,自然可为社会继续贡献力量。当局若能推动支持长者就业和终身学习的计划,将有助本地经济复苏。

第三,由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成立的「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因应高龄人口,在2017年建立了一个容纳各方参与的乐龄科技平台,从而检视了多项具广泛应用潜力的乐龄科技产品及服务,以推广乐龄科技在本港的发展及应用。

欧美各国和日本近年也在乐龄科技的研究投放大量资源,当中涉及绿色环境、能源、保健和医疗等领域,以改善老龄化社会的生活质素为最终目标。面对世界人口持续老化,香港凭借本身的的基础科研,结合深圳的创新及科技,在有关产品及服务市场上定能大有可为。

 

谢国生 港大经管学院金融学首席讲师、新界乡议局当然执行委员

赵耀华 港大经管学院副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港大蒲飛路校園料2025年落成 包括經管學院新學術大樓26 Jan 2021
2020經濟高峰論壇|鄧希煒:香港應投放更多資源在產學研工作1 Feb 2021
Trending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黄金需求创九年新高,价格在特朗普关税影响下持续强势
黄金需求创九年新高,价格在特朗普关税影响下持续强势
Prof. Zhiwu CHEN
1 May 2025
教学人员

SCMP(英文)
Dr-Maurice-Tse_2019
About Author
Dr. Maurice K.S. TSE

Principal Lecturer

Dr_Stepten_Chiu_web
About Author
Dr. Stephen Y CHIU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关键字
创业
公共财政
创业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