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WARS might end but not the damage of banning free speech

WARS might end but not the damage of banning free speech

12 Feb 2020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武漢肺炎有時盡  禁言禍害無絕期 

當前「嚴重新型傳染性病原體呼吸系統病」(下文簡稱「武漢肺炎」)肆虐,既有市民通宵排隊購買口罩,更有私家醫生因為沒有口罩而要停業。筆者從朋友傳來的視頻,看到醫護人員排隊買口罩,每次限買兩個,以供上班之用;某日又和一位小巴司機朋友閒聊,他的一個熟客在外國買了100盒口罩,送了他一盒。國內亂象就更多了,大小城市紛紛封城,又或實行所謂「小區管理」,地方政府沿途打劫運往外省的救援物資等等。一個國內朋友知道筆者缺口罩,說要寄一些給我,因為他們剛從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訂購了一批回來,感激之餘,我當然婉拒。

當大家都憂慮醫療物資不足的時候,這種憂慮迫使我們去爭奪存貨,令供不應求情況更為嚴重,這是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好比銀行擠提一樣,原本銀行業務運作正常,但一旦出現群眾恐慌,以致存戶爭相提款,銀行沒有那麼多現金,周轉不靈的預測於是應驗!

武漢肺炎固然可怕,但民眾的恐慌和政府的政策失誤,恐怕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武漢肺炎非同小可

到底武漢肺炎有多嚴重?過去5年美國的流感死亡率為0.127%。武漢肺炎在中國內地的死亡率約為2.1%,其他國家及地區則為0.7%,分別為美國流感的15倍和7倍。以死亡率來說,武漢肺炎的殺傷力是流感的5.5倍和16.5倍。

有些評論認為,武漢肺炎並不嚴重,他們根據比較武漢肺炎的死亡人數(截至2月10日為900多人)和美國流感每年的死亡人數(2018/19年度為34157人)下定論。美國流感死得人多,原因是感染的機會很高,上一年度(2018–2019)全美人口的感染率達10.8%。考慮到美國成年人中有一半預先打了流感防疫針,但針藥卻非百分之百有效這兩個相反的因素,筆者粗略估計,若果美國居民完全不打流感針,其患病率可高達14%的水平。假設中國內地人口有相同比率感染武漢肺炎,基於上述官方發布2.1%的死亡率,就可推算出今年因武漢肺炎死亡的人數應在420萬以上;若採用較低的海外死亡率(0.7%),估計死亡數字也會超過140萬,兩者都遠高於美國去年因流感死亡的3萬多人。

烏雲背後的銀絲

今次武漢肺炎在國內造成的傷亡應該遠高於官方數字。由於醫療人員設備和測試劑不足,估計許多武漢肺炎患者死了也得不到確認。一篇被廣泛流傳《財經》雜誌文章「統計數字之外的人:他們死於『普通肺炎』?」,記者採訪了十多個病患家庭,對這個現象作出了很具體的描述。

「一位定點醫院的科室主任告訴《財經》記者,這兩天醫院門診一天有120名左右發熱病人,其中大約80名有肺部感染,但只有5名可能最終被收住院。

『我們只能讓剩下75名收不進來的病患,回到家裏去。患者沒辦法,我們也沒辦法。』該主任告訴《財經》記者。」

國內數字的不可靠,可見一斑。

這朵烏雲背後其實有一條銀絲。

相對於國內的數字,海外的數字應該可靠得多,因為外國醫療資源相對較充裕,也沒有造假的誘因。那麼國內這個我們覺得不可靠的死亡率,為我們帶來的其實是樂觀的啟示──它高估了這個病毒的禍害。這段期間,我們聽過許多香港醫護人員受感染的傳聞,但事實上,到現在也沒有一宗確診個案。我們在檢討自己是否過度恐慌的時候,也應該有信心,「一旦」醫療人手和設備數量充足,則武漢肺炎對人類的傷害也會比我們預期少。

病毒來源

當然這個「一旦」並不容易實現,以口罩為例,中國去年口罩生產量是全球一半,最近因應疫情產量進一步提高,達到每日2000萬個,但是這對於14.4億中國人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1月24日在《刺針》(The Lancet)發表的一篇關於武漢肺炎病人的研究,第一作者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該論文指出第一名患者沒有去過海鮮市場,而且首4名患者其中3人都沒有,說明海鮮市場不是武漢肺炎的第一個來源,市場內的野生動物也不是病毒的第一源頭。認為海鮮市場中的野生動物買賣,和中國人的飲食陋習是這次災難罪魁禍首的觀點,其實是轉移視線,出發點錯誤。

大眾媒體上已經有不少聲音,懷疑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是人工改造而成,可能是武漢P4病毒實驗室意外洩漏出來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不少專家認為這種基因有很強的人工成分。第二,這所實驗室有製造這類新型病毒的能力和經驗。它的一名主管教授2018年在科學期刊《自然》發表一篇論文,闡述其研究團隊通過病毒基因重組技術,把原本對人類不具感染性的中國蝙蝠冠狀病毒,改造成為可以感染人類的呼吸道細胞,而且毒性相當高。第三,去年9月18日武漢天河機場便做了一次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演習。第四,武漢病毒實驗室在1月底捷足先登,為新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申請專利,說明這所實驗室對疫情極其關注,對病毒很熟悉,連解藥都知道。第五,該研究院剛剛才換了院長,新院長是解放軍少將,中國首席生化武器專家陳薇。這足見這研究院有解放軍背景,其任務包括研究生物化學武器。第六,到了今天,當疫情已經到了水深火熱當中,但中國仍然拒絕美國派專家來幫忙。

禁言的禍害

這些懷疑每一點可能都有合理的辯解,但是疑點同時出現,就很難解釋過去。新病毒是否實驗室意外洩漏出來的,它是否經過人工加工的,對於這些問題必須有充分交代。政府最初隱瞞疫情,又沒有對病毒源頭進一步調查,惹人懷疑有不可告人的地方,必須交代。

1月27日,武漢市長周先旺在記者會上,主動交代他不一早提出警告的原因,表示自己作為地方官員,已及時向有關當局作出交代,並沒有隱瞞,只是受到指示,不能自行公布而已。到底不批准周市長宣布疫情者是誰?為什麼要隱瞞?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可能永遠沒有答案,也許答案是不重要的。中國官僚習慣隱惡揚善,不重視人民生命,缺乏擔當,是極其普遍的現象。要避免同類事件發生,並不是對個別犯錯的官員處分就算了事,人民沒有言論自由就不能監管官僚體制,不能監管官僚體制,就難免釀成一次又一次的人為災難。

2月7日,李文亮醫生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不幸去世了,倘若當時李醫生和其他7名醫護人員不是被壓制,他們的呼聲能喚起其他武漢市民的注意,一場國難也許就能避免。中共官僚體系在上月底曾輕微放寬言論自由,但隨即又加強監管了。對於禁制言論自由所產生的種種惡果,官僚總以更大程度的禁制言論自由來處理之。香港特區政府以提升警暴來對付不滿警暴的市民大眾,就是對「一國兩制」中一國的活生生的體現。

 

趙耀華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零年二月十二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Unrealistic anti-epidemic measures5 Feb 2020
Did Trump get his dream trade deal with China?19 Feb 2020
Trending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来,香港在四大支柱产业上表现卓越,包括贸易与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及工商业服务以及旅游业。根据香港政府的研究统计,在新冠疫情之前,这四个行业贡献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和近一半的总就业机会。然而,这些支柱产业各自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的快速变化、区域和全球竞争、新的价值链发展、先进科技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应对这些挑战,“创新”被提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法,而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制定创新策略——而不是单单为了“创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减贫的角度出发进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业的发展,来思考创新策略的制定方法——这两个话题的共通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关于香港未来发展路径的启示。
14 May 2025
教学人员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Dr_Stepten_Chiu_web
About Author
Dr. Stephen Y CHIU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关键字
疫情大流行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