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H1B签证费用暴涨:中港把握机遇构筑科创新优势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行政令,宣布自2025年9月21日起,首次申请H-1B工作签证的外籍人才需缴纳高达10万美元的签证费。这一政策突变令美国企业和国际人才措手不及,尤其是科技行业,受到最直接的冲击。这一政策如果完全实施,将不仅重塑美国科技生态,更会引发全球人才、资本与创新链的调整。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与科技枢纽的香港,以及正全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内地,更需冷静研判其潜在冲击,采取措施把握这一多年难逢的人才机遇。
H-1B签证费的暴涨虽然在短期内可能迎合部分政治诉求,但从企业运营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政策将推高成本、抑制创新、削弱投资吸引力,最终损害美国经济的长期竞争力。
在短期内,这一政策将直接推高企业的人力成本。以苹果、谷歌、亚马逊、脸书等大型科技公司为例,其研发团队中相当比例的高技能岗位依赖H-1B签证持有者。10万美元的签证费相当于为每位外籍员工或雇佣外籍员工的企业额外增加一笔巨额开支。若要应对这一成本突增,企业要么挤压研发预算,要么减少招聘规模,或者在美国国内寻找高科技替代人才,最终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冲击可能更为严重。许多新兴科技公司本就资金有限,高昂的签证费将迫使他们放弃引进顶尖国际人才,甚至不得不将研发岗位转移至海外,以规避成本压力。这不仅削弱了美国本土的创新生态,更可能导致高技能岗位外流,与政策制定者“保护本土就业”的初衷可能会背道而驰。
从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将严重损害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全球竞争力。美国科技行业的优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多元开放的人才体系,能够汇聚全球顶尖工程师、科学家等科技人才。然而,高昂的签证费释放出强烈的保护主义信号,可能促使国际人才转向加拿大、欧洲、或亚洲等移民政策更友好的地区。与此同时,风险投资机构可能也因此重新评估美国科技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如果企业难以招募到国际顶尖人才,创新速度将会放缓,投资回报率也将受到影响。部分资本可能因此转向其他人才吸引政策更优厚的国家,进一步削弱美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H1B申请费用的突然增加,使得美国作为全球人才聚集地的吸引力正面临严峻挑战。其人才战略的核心优势——开放性和稳定性的移民环境正在被动摇。人才的跨国迁移是一项长期且高成本的投入。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便是“确定性”。然而,当前美国反复出现的激烈辩论和移民政策变动,正在逐渐侵蚀这种信任基础。即使美国政府最终考虑到这一政策对高科技企业的冲击,调整弱化这一签证费的上涨,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延续。人们不禁要担忧:今天是H1B签证费上涨,明天会不会是绿卡排期延长至十年?这种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人才跨国流动的决策心理。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看,这种心理变化正在引发实质性的“避险”流动。全球顶尖科技人才正逐步摆脱对美国市场的路径依赖,转而采取多元化布局策略。近些年来,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盟各国陆续提出吸引科技人才的移民政策。以加拿大的“全球人才计划”为例,其快速审批机制(最快两周获批)和明确移民路径,已成功吸纳大量原计划赴美的技术人才。又如“欧盟蓝卡”、澳大利亚的“国家创新签证”等等,为高科技人才提供了成本更低、更加稳定便捷的永居路径。如今美国签证费用暴涨至10万美元,理性决策者自然会重新评估移民选项,转向政策更稳定、成本更低廉、永居路径更清晰的目的地。这种人才流动的结构性转变,或将重塑美国甚至全球的科技创新格局。
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教育领域。美国大学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高昂的学费加上不确定的就业前景,使许多潜在留学生开始重新评估赴美留学的风险与收益。这种趋势若继续持续,将从根本上削弱美国的人才储备和科研实力。人才和资本的这种“避险”行为,不仅反映了当前政策环境的问题,更可能对美国长期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H1B签证费的暴涨,短期内也会给我国科技产业和人才带来阵痛。中美之间技术人才的交流会因高额成本和不确定性面临诸多挑战与障碍。但长期看,这一政策冲击必将催生一个更加多元、均衡的全球创新体系。对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而言,战略机遇将大于挑战。如果能有效吸引高科技人才回流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对于营造世界一流的大湾区创新生态至关重要。对于香港,这既是考验其应变能力的时刻,更是重新定义其作为国际科创枢纽角色的契机。唯有主动应变,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的新格局中巩固优势,并为国家的科技强国战略贡献不可替代的香港力量。
面对美国的高壁垒,香港可凭借其“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简单低税制、国际化的生活环境以及背靠内地的广阔市场,积极吸引那些因受美国签证政策影响寻找美国替代方案的国际顶尖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抓住“国际科技人才回流”的历史性机遇。香港政府近几年正在积极推进的人才引进计划,例如“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和“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等。为应对这一新变化,香港可进一步优化现有人才计划,精准聚焦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香港战略产业。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供税务优惠和生活便利等措施,积极迎接人才回流。
除此之外,香港高校也应积极应对,把握新机遇。面对高额的签证成本和未来在美国就业的不确定性,更多青年学生会选择美国以外的留学机会,更多的教授和科学家也可能回流。香港的各大高校也应借此契机,扩大STEM学科招生,积极吸引顶级教授和科学家回流,并进一步优化就业支持,与香港科技园、金融科技企业加强合作,为香港进一步促进科创人才储备。
总而言之,美国H1B签证费用大幅上涨,将重塑全球科技人才流动格局,为香港和中国内地科技发展和创新创造战略机遇。香港可凭借其自身政策和国际化环境优势,积极引入人才。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贸易与科创枢纽地位,也将进一步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贡献力量。
李晶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工商管理学学士(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课程副总监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五年十月一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