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BS_logo_25_web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HKUBS_logo_25_web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HKUBS_logo_25_web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樽装水风波折射出经济学上的信任品困境

樽装水风波折射出经济学上的信任品困境

10 Sep 2025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部门办公室饮用水供应合约风波,从部分公务员的疑虑,迅速发酵成为一桩关乎公帑使用、采购和监管制度,以至政府公信力的社会大事。事件核心是物流服务署一份价值逾5000万港元的樽装饮用水合约,中标公司鑫鼎鑫涉嫌以冒牌水及虚假档履约。该公司提供的“鑫乐观音山”饮用水,被指并非来自声称的内地知名厂商乐百氏,而提交的水质检测报告被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评为伪造。

这场“饮水门”风波,表面上只涉及商业失信与监管疏忽,但从经济学视角看,则揭示了信任品(credence goods)引发的市场失灵。看似普通的樽装饮用水,考验的不仅是政府的采购能力,还包括社会的信任根基。

消费后仍难断定好坏

经济学按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将商品分为3类。一是搜寻品(search goods),购买前可根据信息判断其品质,如智能手机的规格参数;二是经验品(experience goods),需消费后才知品质,如餐厅菜色的水平;三是信任品,这类最特殊,即使消费后,消费者也难以判断品质的真实性,或服务的必要性,因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资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

医疗服务是典型信任品。病人接受医生建议被施手术,术后康复也无法确认手术是否必要,或是否有较简单、价廉的方案,事前只能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同样,汽车维修时,技工称必须更换昂贵零件,消费者往往难以核实,只能选择相信。这类商品的品质验证成本极高,消费者因此高度依赖提供者的诚信。

隐蔽信任品凸显监控漏洞

政府这份合约的樽装水何以见得是信任品?公务员作为最终消费者,从饮水机取水饮用,难以通过口感或外观分辨水源到底是指定生产商,还是未经授权、标准不明的工厂。只要没有出现即时健康问题,他们无法知悉饮用水的真实品质。

事件曝光并非源于员工体验,而是乐百氏主动致函物流服务署,澄清未授权鑫鼎鑫投标,于是掀起一场风波。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亦声明,从未为该公司提供检测服务,报告纯属伪造。这印证了信任品面对的挑战:验证品质的成本极高,普通消费者无力承担,需依赖外部监督力量。

作为采购方的物流服务署,理论上具备较强审查能力,却仍堕入信任品陷阱。鑫鼎鑫利用资讯不对称,提交看似完备的标书,包括伪造的品牌授权和水质报告。在缺乏主动尽职调查和持续监督的情况下,采购方仅凭文档表证而被蒙蔽。这暴露出缺乏严谨验证流程之际,即使资源充足的政府机构,面对信任品欺诈,也会遭骗徒误导。

信任乃经济之命脉

毫无疑问,“饮水门”的警示意义远超一份合约的得失,它触及香港经济的根基——信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Kenneth Arrow)曾说:“每项商业交易都包含信任元素⋯⋯世上经济发展落后的现象,多由缺乏互信所致。”对香港这一高度发达的服务型经济体而言,尤具警惕作用。

香港的繁荣,无论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枢纽,还是专业服务与法律仲裁中心,无不系于“信任基础设施”。市民相信银行妥善保管存款,相信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公正,相信律师的法律意见专业。这些金融、会计、法律服务均为信任品,客户支付高昂费用,购买的是对服务提供者及其体系的信任。

当一份饮用水合约引发争议,它侵蚀的不只是政府公信力,还可能引发外界对香港商业环境、监管效力及契约精神的质疑。事态若持续发展,势将增加社会交易成本,对经济造成深远影响。任何涉及信任品的负面事件,都足以削弱本港的核心竞争力。

三管齐下有助从严把关

信任品市场易生欺诈风险,需多方应对。首先是声誉与品牌机制。信誉卓著的品牌欺诈成本高,消费者倾向选择可靠品牌以降低风险。是次政府紧急转用本地品牌屈臣氏旗下的“COOL清凉”作为临时供应商,正好体现此一机制。另一方面,风波也暴露疏漏,就是骗徒可通过冒充或伪造品牌授权蒙混过去。

其次是第三方认证与政府规管。独立认证机构和监管部门通过设立标准、检测和颁发牌照,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保证。事件中,政府要求供应商提交独立实验室报告,但并未核实真伪,可见现有监管程序荒腔走板。严格、不打折扣的审查才是关键。

最后是法律责任与惩罚。提高欺诈发现概率和惩罚力度可遏制道德风险。涉案公司负责人已被捕,并控以欺诈罪,司法系统的判决震慑力足可影响市场行为。法律机制需与声誉和监管配合,形成综合管治框架。

科技赋能强化诚信

香港要巩固国际信任枢纽地位,必先深化有关制度,并拥抱科技。首先,政府采购必须改革,从“价低者得”转向全面尽职调查,评估供应商背景、业绩和市场声誉。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信任品采购,标准流程理应包括主动、频繁的抽查和验证。

其次,科技可构建“可验证的信任”。区块链和物联网有利于解决资讯不对称。例如,饮用水合约规定每樽水将出厂到交付的物流资讯,上传至不可篡改的数字帐本,政府扫描二维码即可追溯来源;这种“技术背书”比文书档可靠。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枢纽,可在公共采购和供应链领域试点“监管科技”(reg tech),打造透明高效的规管范式。

这种理念正从金融方面扩展至实体经济。香港可通过试点智能合约和溯源技术,杜绝类似事件重演,向世界展示制度创新与科技应用的领先地位。这既可强化本地品牌的信任内涵,亦可吸引全球企业投资,提升经济竞争力。

归根究柢,虽然“饮水门”风波终将平息,但有关信任品的难题却值得深思。信任是现代经济的润滑剂,亦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在复杂多变的时局中,维护信任是香港的时代命题。从制度完善到科技赋能,重建信任须靠政府、企业和市民共同努力。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水质安全,更是香港赖以生存的诚信基石。

章逸飞博士

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高级讲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五年九月十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香港还记得日圆军票祸害吗?3 Sep 2025
Trending
香港还记得日圆军票祸害吗?
香港还记得日圆军票祸害吗?
Dr. Y. F. LUK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早上7时55分,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英国和美国随即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如侵略中国一样,日本军国主义者有计划地扩展亚太区战事,掠夺各地的资源,来达到所谓“以战养战”的目的。事实上,在偷袭珍珠港之前一个多小时,他们已发动对马来亚(今马来西亚)的进攻,而之后即分别进攻香港、菲律宾、新加坡 、关岛等地。12月8日早上8时,日军进攻香港,香港坚守至12月25日圣诞日沦陷,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艰苦岁月。
3 Sep 2025
教学人员
从庙堂到江湖:中国企业出海的基层突围
从庙堂到江湖:中国企业出海的基层突围
Prof. Shipeng YAN
当下全球化进程波折反复,国际环境亦深刻演变,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备受挑战。以往成功出海的模式简单直接:依靠与东道国政府高层建立紧密政治关系,以便迅速获取资源、市场准入和政策优惠。时至今日,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内政亦变数剧增,依靠“政府导向型”出海战略的中国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迅速加以应对,是实现海外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27 Aug 2025
教学人员
Yifei ZHANG
About Author
Dr. Yifei ZHANG

Senior Lecturer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