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吹淡风时,劳动人口大减,亦可能为失业率「减压」。事关,经济疲弱时,对岗位的需求减少,但刚好劳动市场「少」了近20万的劳动人口,变相帮助「消化」了失业潮。例如企业本应裁员,但有员工移民,变相分子﹙失业人口﹚及分母﹙劳动人口﹚皆减少;又例如,少了的劳动人口,如果他们都是就业人口,意味市场上多了职位空缺,可让原本失业的人填补,令失业率能够保持「稳定」。 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对外事务)邓希炜教授则表示,本港失业率仍维持偏低水平,相信主要由于近年移民潮等因素,令本身劳动人口(分母)及失业人口(分子)均减少所影响,导致市民观感与政府数据出现落差。 但他续称,目前本港企业倒闭情况持续,预计失业率会有上升压力。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移民潮流失的不少是出于事业黄金期的壮年人才,而港府近年透过人才计划吸引的多为内地人才,但很多人才都是倾向于先安顿子女在港教育,然后才找工作,不少可能先行从事保险业,出现职业错配情况。

3917 0029
3917 4388
MB 335/ KK 920
中国在2017年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将大湾区打造成高科技强国,目标是与矽谷和东京湾相抗衡。以2035年为目标,这个地区是否正朝著这些目标迈进,还是面临著减缓进展的障碍?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教授讨论了在地区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竞争中,大湾区的前景和挑战。
零工经济势不可挡,如何平衡劳工权益、商业利益和科技发展,成为全球各地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课题。根据数据显示,到2027年美国零工工作者将占劳动人口的51%。香港亦面临同样的挑战,传统的劳工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零工经济势不可挡,如何平衡劳工权益、商业利益和科技发展,成为全球各地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课题。根据数据显示,到2027年美国零工工作者将占劳动人口的51%。香港亦面临同样的挑战,传统的劳工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邓希炜教授最近接受了RTHK的采访,讨论香港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他提到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增长。
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邓希炜在专访中对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表示,本次全会的《决定》为香港指明了发展方向。香港要继续巩固金融、航运以及贸易中心的地位,同时能够惠及香港中等收入人群。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本次全会的重点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旨在呼吁各地、各经营主体遵循自身资源、产业基础、科研条件,按比较优势进行战略布局。
港大经管学院早前公布2024年第三季本港经济的预测,对于略显低迷的消费气氛,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及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教授,于接受Now新闻的访问时指出,投资和消费信心是关键。「受财富效应影响,由于短期内股市和楼市状况形成负面的财富效应,市民投资和消费的信心自然不高,长远而言要视乎政府三年内的经济转型政策,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过去4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8%,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但其消费仅占GDP的39%,为全球最低之一。中国能否维持6%或7%的增长率呢?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及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教授认为,中国仍然有经济增长潜力,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及民众追求长寿导致高储蓄率,因此目前已变得非常困难。邓教授建议三项关键措施以重整中国经济:改善公共医疗质素及减低医疗开支、促进更多以内需主导的增长,以及为低收入群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内地出入境管理局公布,由7月10日起,港澳外籍居民可获签发「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非中国籍)」,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对外事务)邓希炜说,其在港外籍同伴每次到内地工作或演讲,过关手续需时,例如在深圳湾或皇岗口岸,他自己只需一分钟就可入境,外籍同伴却需花约半小时。新措施只适用于香港永久居民,即需住满7年,对于门坎会否太高,邓希炜指今次属第一步,期待日后会有更多放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