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造知识完善自我 – 金敦泓博士

以创造知识完善自我 – 金敦泓博士

金敦泓博士是一名理论金融经济学家,专长于证券设计及资产管理等领域。在牛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金博士于2020年八月以金融学助理教授的身份加入港大经管学院。

踏上完善自我之途

金博士认为,当排除个人好恶而想要做一些于人于世有价值的事,很多选择都是殊途同归的。 她曾结识很多学术界的朋友和师长,有感于其见地与格局,学养丰厚而不矜不伐,令她选择了治学。

她借用现代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在其著作《刀锋》中的一段话:「如果一个人变得纯洁完善,风骨就会名闻遐迩,追求真理的人自然会接近。如果我照自己的意思过活,也可能影响别人,就算只是投石入池的涟漪,也会引发另一道涟漪,再引发第三道涟漪。说不定有些人觉得我过得幸福平静,到头来又把所学传给他人。」而作为老师,这种责任更多是潜移默化的。

因为教学对象在研究生及以上,金博士认为,教研究生应该有不同的考虑,旨在让学生形成有别于本科时的目标和眼界,和对未来更精准的判断。 对她的学生,金博士有两项寄语:其一,本科时可以摄取最多的知识,探索所有的方向,是浪漫而随性的;而研究生的针对性会大幅提高,选择会因为影响着未来短期或长期的人生而变得慎重。 其二,金融作为应用学科,择业时难免伴随着浮躁。想保留纯粹的理想,又想获得与之相称的社会报偿,重点便在于如何最大程度地使二者调和。比起短期趋利而贸然进入一个传统的上升轨道重复枯燥的工作,作为老师更应该让学生建立放眼全局的想法和实力,在了解整个市场的前提下选择真正喜欢的方向。

探索金融学的旷阔原野

作为一个专注于理论模型设计的学者,金博士认为理论的价值,在于能够塑造出一套连贯和清晰的框架,连结和归类不同的实证例子,解释他们之间的关联。金博士起步于数学领域,故喜欢模型的思辨和证明的直觉。

理论研究之外,金博士亦关注后危机时代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管理和宏观稳定效用。 研究基于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提供的机密数据,并在国际知名的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中发表。

开放式基金的一个结构特征是提供流动性,因其承诺投资者日赎回权。故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错配带来的潜在脆弱性和抛售成本或可对整个经济构成重大威胁。

钟情「港味」的金博士

金博士酷爱艺术、文学、古典音乐、军事和历史。对她而言,香港不单是一个利于进行金融学研究的应许之地,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情味,让她置身其中可以学到很多:「我个人的兴趣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艺术息息相关。而香港作为东西汇萃的桥梁,亦相当吸引。」

有感于香港大学的百年根基,与其年轻、生意盎然的经管学院之间的碰撞,金博士说:「这里金融方向的团队整体年轻活跃,研究方向全面,更兼同事们文质炳焕,人品贵重,有许多值得我学习之处。」

Other Events
第六届“香港大学中国经济季度论坛” 探讨中美贸易局势、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及展望
2025 | 学院新闻
第六届“香港大学中国经济季度论坛” 探讨中美贸易局势、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及展望
港大经管学院中国经济研究所联同香港清华同学会举办的第六届“香港大学中国经济季度论坛”于4月16日圆满举行。论坛汇聚了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和工商界领袖,共同探讨在当前环球变局下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及相关政策的方向与展望。一众讲者就时下关税战、贸易战、中国房产经济及宏观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分享了深刻见解。论坛于香港大学创立方举行,共吸引近230位工商界领袖、杰出学者、校友和学生出席。
港大经管学院领袖企业家讲坛系列2025年第二讲 – 困难和失败往往是人生和事业的大机遇
2025 | 教与学
港大经管学院领袖企业家讲坛系列2025年第二讲 – 困难和失败往往是人生和事业的大机遇
港大经管学院很荣幸邀请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先生,参与学院于2025年4月8日举办的「港大经管学院领袖企业家讲坛系列 2025 - 第二讲」,并担任主讲嘉宾。俞老师以自身投身教育界和创业故事为基础,与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实务教授毛振华教授讨论如何在人生或事业低谷时保持积极心态,化挑战为机遇、锤炼韧性,并探索突破的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宝贵的见解和人生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