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媒體報導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媒體報導
Simple solutions to serious problems

Simple solutions to serious problems

15 Jan 2020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嚴重的問題有簡單的答案 

元旦過了沒幾天,世界就發生了不少重大事件。澳洲山火進一步的惡化,中聯辦主任換人,台灣總統大選,美國定點擊殺伊朗頭號將領,然後伊朗境內追悼會中發生人踩人事件60人死亡,伊朗飛彈襲擊伊拉克境內兩個美軍基地,但是最撲朔迷離的,要數一架烏克蘭的波音737航機同一天在伊朗境內墜毀。

這宗空難是伊朗蓄意襲擊,純粹的機件故障,還是另有內情?筆者當時估計應該不是伊朗當局蓄意襲擊飛機的,因為這樣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卻認為不能抹殺伊方有人錯誤發射導彈所致,也不能排除有個別病態分子的蓄意所行。伊朗方面隨後亦迅速證實了筆者的猜測。

嚴重問題有簡單的成因

我們的思考有一個誤區,以為嚴重的問題,其成因必然複雜,根深柢固,但事情可能十分簡單。

以色列歷史學者和暢銷書作家Yuval Noah Harari在他的《21世紀的21個教訓》(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一書中,就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人類有喜愛聽故事的天性。對於一件重大的事件,我們理所當然地覺得會有一個與之相匹配的原因,就好像一部好看的電影,俊男必須配以美女一樣。

空難的成因可能是伊朗軍方一個錯誤或者愚蠢的決定,這個原因如此低級,與空難所造成的傷亡程度,有強烈的反差,因此我們在天性上難以接受。

從前婦女分娩是一項危險的事情,1847年一個在維也納工作的醫生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對此得出了一個簡單而重大的結論:婦女分娩死亡率高,原因在於醫護人員在接生前後沒有洗手的習慣。當時西方醫學不知道有細菌這東西,也不知道其可以經過血液傳染產婦引致敗血症。根據這個理論,他的醫院提倡消毒醫護人員的手和器械,婦女分娩死亡率因而從10%下降到1%。很可惜他的同行並沒有信服,他們都狐疑:這麼重大的事情,怎麼會因為如此簡單的成因?塞麥爾維斯醫生深受打擊,最後鬱鬱而終,成為科學和醫學發展的殉道者。

1986年美國太空穿梭機挑戰者號起飛73秒解體,機上7名機組人員喪命。已成大名的物理學家費因曼(Richard Feynman)發現失事原因非常簡單,機上一個用作密封作用的小配件(密封圈,即水喉師傅稱之為「戒指」的東西)遇冷之下,失去應有的彈性,因此失去了密封的作用,導致太空穿梭機解體。密封圈如此簡單的小配件,竟然造成了太空史上的一次災難,對許多人來說是匪夷所思的。雖是調查委員會的成員,費因曼的意見並不是一下子就被接納,委員會主席就曾經說過:「費因曼實在太令人反感!」(Feynman is becoming a real pain in the ass!)

嚴峻問題有簡單的解決方法

既然嚴重的問題可能有簡單的答案,那麼其解決的方法就很簡單。要減低孕婦生育的死亡率,醫護人員養成徹底洗手的習慣就可以了;要避免下一次太空穿梭機的意外,改用較耐冷的密封圈就可以了。

要執行這些解決方案,在技術上沒有難度,真正的困難在於人心︰在於掌權者能否克服自己頑固的思維。

香港的反修例運動持續已經超過半年,現在還沒有平息的跡象。香港政府拒絕回應市民的訴求,不僅接二連三地錯失和解機會,反而不斷通過警暴,傲慢態度和謊言回應之,這猶如不斷火上加油,而國內的機關又不斷指手畫腳,這就是箇中原因。什麼外國勢力干預,什麼港獨勢力,都是無關宏旨的。

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其解決方法異常簡單。現在最迫切的是停止警暴,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至於對雙普選的要求,政府只要承諾會盡快處理,那就可以止息大部分人的憤怒。

香港人真正要求的,是落實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所承諾的「一國兩制」高度自治。這些要求合情合理,香港既然是特區,它內部實行的特殊政策如雙普選,中國政府在這些方面對香港人如從善如流,不應該看成是退縮的表現。

中聯辦換人

最近香港中聯辦突然換人,換走王志民,調入級別更高的駱惠寧。

顯而易見,王志民的能力和在共產黨裏面的地位,並不足以駕馭香港目前複雜的情況,由於他在香港的時間不短,建制派和愛港力量在他的動員之下焦頭爛額,要他們彼此重建信心,簡直異想天開。找一個新人也許有點新氣象,就像一間經營不善的食肆,老闆不變,裝修一下,改個名字,改點菜式,在開業初期都能帶來多點顧客的一樣。

比較肯定的是,駱惠寧會整頓中聯辦,和重新整合愛港愛國或者建制派的力量。我們需要注意,這些措施本身並不會強化香港的核心價值,就像在大陸習近平任內大力反貪,並沒有為人民帶來人權和自由一樣。駱惠寧最後也許會答應香港人的一些要求,而整頓共產黨組織,有意和香港政府保持距離,這有利於日後借個別警察和政府官員開刀,幫港人消消氣,但是,就共產黨的本性而言,任何在政治方面向人民的讓步,都只能看作是戰術性的後退。

其興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

《左傳》有以下的一段話,「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意思是說,禹和湯怪罪自己,他們的興盛很迅速,勢不可擋,桀、紂怪罪別人,他們的滅亡也很迅速,突如其來。

百度有這樣的解釋:「縱觀歷史風雲,細細品味歷代王朝興衰,我們驚奇地發現,歷代王朝創造繁榮的過程,極為相似,其衰亡也經歷了驚人相似的軌跡。概言之,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或王權集中的古代社會,歷代皇朝的興衰與一個人有極其密切的關係,這個人就是作為皇朝最高權力的擁有者──『天子』,即我們常說的國王或者皇帝。」

古人對歷史的總結,到了今天仍然有效。

 

趙耀華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零年一月十五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The opening and competition of the Hong Kong electricity market8 Jan 2020
The exchange rate in US-China trade deal22 Jan 2020
Trending
AI工業革命衝擊勞動力市場
AI工業革命衝擊勞動力市場
Prof. Michael C.L. CHAU
你是否注意到,有別於過往工業革命主要衝擊基層職位,此輪AI浪潮的影響顯然不同? 它不但深入自動化流程,更可能取代那些高技能、高收入的工作。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AI或將影響全球高達40%的就業,其中在發達經濟體如香港,比例可能更高達60%。
16 May 2025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來,香港在四大支柱產業上表現卓越,包括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業服務以及旅遊業。根據香港政府的研究統計,在新冠疫情之前,這四個行業貢獻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和近一半的總就業機會。然而,這些支柱產業各自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的快速變化、區域和全球競爭、新的價值鏈發展、先進科技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為應對這些挑戰,「創新」被提出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法,而問題在於我們應如何制定創新策略——而不是單單為了「創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將探討如何從減貧的角度出發進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業的發展,來思考創新策略的制定方法——這兩個話題的共通點或許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香港未來發展路徑的啟示。
14 May 2025
教學人員
Dr_Stepten_Chiu_web
About Author
Dr. Stephen Y CHIU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關鍵字
政治
政府
資訊科技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