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媒體報導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媒體報導
總部經濟重塑香港超聯絡人角色

總部經濟重塑香港超聯絡人角色

20 Dec 2023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在過去三年外需不足及地緣政治風險增加的影響下,許多跨國公司選擇將總部遷出香港。 根據特區政府數據,近年本港企業總部數量及相關就業人數均明顯減少【圖1】,最多的專業服務界別在10年之間有53間公司總部撤離香港【圖2】。 許多總部離開香港後選擇遷往新加坡,其中包括聯邦快遞(FedEx)等知名跨國企業。

圖1  2012–2022年香港地區總部數量及就業人數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圖2  2012和2022年香港按主要業務劃分的地區總部數量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即便如此,香港仍是亞洲進出口貿易、批發零售、金融及銀行業總部集聚的中心。

相較於2012年,中國內地、加拿大、瑞士、新加坡和英國等企業在港設立的總部數量均呈現向上趨勢,其中內地公司由2012年的106家增至2022年的251家。 繼早前國際生物製藥公司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決定在港設立研發中心後,中國新能源車電池企業寧德時代亦決定在香港科技園設立國際總部,進一步強化各界對香港未來的信心。

作為發展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環節的新經濟模式,總部經濟(Headquarters Economy)有利於帶動區域分工協作,使企業價值鏈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空間耦合。 基於環球地緣政治新格局,香港亟須重振總部經濟,以增強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總部經濟的集聚優勢

總部經濟的發展,足以發揮「集中」與「首位」的特色。 總部集聚所產生的正面界外效應,如投入共享、知識外溢等,有利於實現規模收益遞增,訊息交換的模式也愈趨專業化,並可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經濟效率。 以下從兩個角度分析:

一、規模經濟

總部經濟集中了企業價值鏈中知識含量最高的環節,香港可藉此發揮其專業化服務和便利性;降低成本之餘,亦可結合豐富的創新要素,進一步吸引外來人才、資本和訊息,提升 自身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群聚效應與經濟總量。

二、分工合作

企業總部的集聚便利各企業在知識、技術和管理的合作,促進勞動力和知識的專業化分工,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香港市場發展成熟,供應鏈管理完善,加上資本充足和流動性強,驅動總部經濟可為其他企業提供一站式專業服務,營造研發創新的環境;產業升級和多元化發展更可令整體經濟 提質擴容。

可資借鑒的中外先例

毋庸置疑,香港現正處於功能轉型的關鍵時期。 下文透過深入比較西雅圖和上海的成功案例,為特區政府發展總部經濟、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提供政策建議。

汽車產業的龍頭供應商博世(Bosch)在上海成立其亞太總部,並於2022年底在浦東設立研發中心。 此一產業既需創新功能、金融功能和貿易功能,還需靠樞紐城市加以融會貫通。 上海集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大強項於一身,具備博世落戶最適合的條件。

除各類產業政策,為有潛力的公司總部提供資助、獎勵和稅收優惠之外,上海憑藉其獨特的跨境資金集中運營和結算模式,為外商的投融資提供政策支持。 此外,諾和諾德、百事食品、特斯拉均在上海經營業務。

放眼美國,亞馬遜的成功與其總部選址西雅圖關係密切。 除了航空和海運基建,該市也是國際貿易和物流樞紐,對快速發展的零售業不可或缺。 微軟、波音、Google等大型企業進駐其中,亦帶動西雅圖的經濟發展,加上新來的高科技企業和新創企業,形成了一個繁榮的科技生態系統。

隨著其位於維吉尼亞州水晶城(Crystal City)的第二總部在本年啟用,亞馬遜既能擴大市場佔有率,也透過業務多元化降低了營運風險。 水晶城接近華盛頓特區,技術人才充裕,方便亞馬遜與政府機構交流。 預計該公司可為當地創造逾2.5萬個高薪職位,不僅可帶動稅收和消費的成長,也會吸引更多科技公司、企業家流入,對當地經濟自然有所裨益。

上海、西雅圖和香港有許多共同點。 首先,三地都是國際都會,對人才有強烈的吸引力。 良好的教育制度和優質的教育資源,為當地的製造、科技和金融貿易產業培養了源源不絕的高質人才。

其次,三地亦是重要的金融貿易中心,開放的政策和優越的營商環境深獲各國企業和投資者青睞。 然而,在吸引總部進駐的政策一環,香港仍不如上海和西雅圖,皆因低稅率和零關稅政策正在全球貿易愈加開放的情況下漸進優勢。 香港的科技業和製造業基礎薄弱,對相關企業未夠吸引力;加上經濟去全球化和供應鏈多元化的背景,特區長期作為中間樞紐,難以幫助企業總部分散風險。

自2012至2022年,香港總部經濟格局呈現明顯變化:美國公司總部逐漸外移,內地公司總部則迅速增加【圖3】。 同期,香港資訊科技服務業和製造業總部數量漲幅分別為1%和2%,成長率相對緩慢【圖4】。

圖3

圖4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業雖然佔本地生產總值近四分之一,但就業貢獻率不足一成;特區政府於2009年明確提出推動6項優勢產業發展,但至2020年僅貢獻了全港 14%的就業。 有鑑於此,香港應積極發展總部經濟優勢,吸引跨國企業總部前來,為產業多元化開路;為此更應深化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透過區域協作提升本港 的經濟實力和區域影響力。

借力優厚條件的重點措施

香港特區享有史無前例的「一國兩制」安排,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了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 筆者建議,一方面利用本港固有的國際金融、運輸、貿易及航空樞紐實力,吸引相關總部進駐,向特定的產業提供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如重點產業的獎勵計劃),同時藉助大灣區優勢 促進國內外市場互聯互通,為海外公司進駐香港以至大中華區市場提供較好的跨境投融資服務。 再者,不妨制定一些足以留住公司總部的持續性激勵措施,包括技術創新政策、人才引進政策和實體業務增資政策。

另一方面,主動調整香港總部經濟結構。 透過北部都會區建設,積極推動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落地,以本地優勢為各行業的企業總部提供配套服務 ,吸引科創型企業、高端製造業等企業總部來港。 利用好香港的人才和訊息流優勢,從科技研發、服務經濟和對外開放三個向度,吸引和接合全球創新資源。

最後,有關當局更可考慮以下各項措施,從速推動總部經濟。 一、為需要的資本項目提供便利的投資安排;二、為北部都會區的策略科技產業(strategic technology industries)引進優先政策,招攬科技型和高附加價值製造業總部在港集聚;三、加強信貸 稅收支持力度,依經濟貢獻、就業貢獻等給予相應獎勵;四、致力吸引重點領域人才,提供相關出入境便利政策以及住房、家庭照顧、教育的配套設施。

 

鄧希煒教授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亞洲環球研究所總監、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學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總部經濟重塑香港超聯絡人角色20 Dec 2023
具體經濟學:從赫希曼的《退出、發聲與忠誠》說起27 Dec 2023
Trending
AI工業革命衝擊勞動力市場
AI工業革命衝擊勞動力市場
Prof. Michael C.L. CHAU
你是否注意到,有別於過往工業革命主要衝擊基層職位,此輪AI浪潮的影響顯然不同? 它不但深入自動化流程,更可能取代那些高技能、高收入的工作。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AI或將影響全球高達40%的就業,其中在發達經濟體如香港,比例可能更高達60%。
16 May 2025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來,香港在四大支柱產業上表現卓越,包括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業服務以及旅遊業。根據香港政府的研究統計,在新冠疫情之前,這四個行業貢獻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和近一半的總就業機會。然而,這些支柱產業各自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的快速變化、區域和全球競爭、新的價值鏈發展、先進科技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為應對這些挑戰,「創新」被提出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法,而問題在於我們應如何制定創新策略——而不是單單為了「創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將探討如何從減貧的角度出發進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業的發展,來思考創新策略的制定方法——這兩個話題的共通點或許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香港未來發展路徑的啟示。
14 May 2025
教學人員
TANG_Hei_Wai_web1
About Author
Prof. Heiwai TANG

Associate Dean (External Relations)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