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The Inversion of Monetary Policy and Fiscal Policy

6 Mar 2019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顛倒

一般而言,經濟活動創造價值,而政治活動則分配價值。無論在香港或外地,政府每年的財政預算,作用都主要在分配價值,自然備受市民關注。香港政府在政治上處於弱勢,近年財政又多錄得盈餘,因此往往會以「派糖」方式來安撫人心。多年來,市民和政黨於是總著眼於派糖的範圍和數量,反而忽略全盤考慮財政預算。

縱觀全球,除了一些石油輸出國以外,香港是少數長期有財政盈餘的經濟體。若說香港是小型開放經濟,政府對經濟活動的調控能力有所限制,那財政理應是盈餘與赤字約略參半。持續錄得財政盈餘,反映政府理財過分保守。每年按盈餘數額來斟酌各項開支的增減幅度,效率總不及某些年份難免出現財赤的長期預算計劃。

理財思維倒置由來

一般的看法是,財政盈餘總比財政赤字為佳,所以問題不大。為解財赤,政府必須加稅或發行國債;加稅自然會遇到政治阻力,而發債則等於待將來還債時,對下一代人徵稅,種下日後反對的禍根。此外,發債還會推高市場利率,產生減少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的排擠效果。若發行的國債隨着按年的財赤滾存,更會因市場懷疑政府乏力抵債而引發經濟和金融危機。然而這些對財政赤字的主流觀點,漸受所謂「現代貨幣理論」挑戰,而大眾傳媒對這個理論亦日益關注。

現代貨幣理論 (Modern Monetary Theory, 簡稱MMT) 的出發點,是政府的財政有別於與個人或企業的財政。政府可隨時透過發行貨幣,以支付開支或償還債務。因此,無論政府的支出有多大,債台有多高,只要借入的不是外幣,都不會面臨財政問題,也不會導致經濟危機。政府利用發行貨幣方式支付,這一點並無異議,也不是什麼新鮮的觀點。但MMT卻由此引伸,認為政府在用錢時,儘管須考慮到政策是否得宜,或是否得到市民支持,卻不必先考慮財政來源,反正遲早可以通過發行貨幣來支付。這可說是顛倒了傳統上量入為出的理財思維。

基於 MMT 的思路,政府可以大刀闊斧,發揮調控經濟的能力,擺脫經濟衰退或花錢為市民提供各種服務,直到受資源所限、物價上升為止。若開支過頭導致通脹,也可通過加稅使貨幣回籠來應付。換句話說,政府增加開支時貨幣供應會上升,提高稅率時貨幣供應則會下跌;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變得難以分辨,與一貫的理解背道而馳。此外,由於政府的開支是通過發行貨幣來融資,市場的資金隨政府開支上升,所以政府開支不會推高利率,因而亦不會引發排擠效果,財政政策的效果不會因私人開支減少而抵消。

MMT以位於美國堪薩斯城的密蘇里大學和在紐約巴德學院的利維經濟研究所為兩大重鎮,其思想根源則可追溯至凱恩斯及更早的 「名目說」(chartalism),有關論述大概十年前以MMT 的名稱在學界出現,但沒有受到什麼重視和關注。MMT在最近兩年的曝光率愈來愈高,主要是因為它能為政客提供方便的理論基礎。曾在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任教多年,現已轉往石溪大學的 Stephanie Kelton,堪稱MMT的傳媒發言人。她曾是民主黨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的首席經濟師,也是2016年競逐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的競選高級經濟顧問。桑德斯在上週末正式宣佈會再度參選美國總統。去年中期選舉成功當上參議員的政治紅人Alexandria Ocasio-Cortez,同樣明言接受和擁護MMT。當這些政治人物被問到聯邦政府就業擔保 (Federal Job Guarantee)、全民醫療補助 (Medicaid for All) 、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及翻新基礎建設等龐大項目如何支付時,MMT 便提供了即時答案;看來MMT會在未來數年繼續備受青睞。

量入為出最後防線

隨着民粹主義抬頭,政府開支自然有上升壓力。去年在意大利大選中獲勝的民粹派政客,當選後所推出的財政預算,赤字佔生產總值的百分比高於歐盟的建議,新上任的意大利政府因而與歐盟有所爭執,導致歐洲金融的一些短暫波動。若政府可利用發行貨幣來支付開支,不受稅收和債券市場的規範,雖然可以輕易滿足選民的要求,但亦同時帶來通脹壓力。

按照MMT的主張,通脹出現時可通過提高稅率,減少國內貨幣流通量,但要提高哪些稅種和幅度多少,都有財富和收入重新分配的作用及相關的政治含義。或許這正是有關政客的考慮,可以藉此推動自己的政治議程。但以財政政策來處理通貨膨脹, 並非對症下藥。財政政策制定需時,單是討論和決定加什麼稅,就往往爭論不休,更不用說很多稅種或要在制定政策之後,歷經一段時間方才生效,如入息稅每年才繳付一次,到新稅率影響經濟活動時,通脹已不知發展到什麼地步了。MMT以發行貨幣來支持政府開支,又以稅收應付通脹,恰好是將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功能對換,難望行之有效。

事實上,MMT的理論框架相對粗糙,主要是靜態的資產負債表分析,缺乏主流宏觀經濟學的動態優化分析,因此所得的結論並不豐富,缺乏針對長期經濟增長的見解,亦難以對理論進行實證研究,以便測試其可行性。遺憾的是,這些粗枝大葉、似是而非的理論,卻被當作重要政治議程的經濟基礎,倒不知這現象反映出思想的貧乏,抑或政治的粗疏。

還好,無論怎樣評價香港的政治,由於當前採用貨幣發行局制度,特區政府不能隨意發行貨幣;在這個大前提之下,MMT的建議無法實施,否則本港經濟又加添一重顧慮。

陸炎輝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榮譽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九年三月六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Incentivizing Release of Under-occupied Flats of Elderly Households by Accommodating Needs of Seniors20 Feb 2019
Toll Rationalization of the Three Road Harbour Crossings - An Innovative Proposal for the Benefit of All13 Mar 2019
Trending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來,香港在四大支柱產業上表現卓越,包括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業服務以及旅遊業。根據香港政府的研究統計,在新冠疫情之前,這四個行業貢獻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和近一半的總就業機會。然而,這些支柱產業各自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的快速變化、區域和全球競爭、新的價值鏈發展、先進科技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為應對這些挑戰,「創新」被提出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法,而問題在於我們應如何制定創新策略——而不是單單為了「創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將探討如何從減貧的角度出發進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業的發展,來思考創新策略的制定方法——這兩個話題的共通點或許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香港未來發展路徑的啟示。
14 May 2025
教學人員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Dr. Maurice K.S. TS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今年 1 月的 3.3% 顯著調低至 2.8%。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5年貢獻比例分別為 23%和超過15%;而美國因其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遭下調至 11.3%。
7 May 2025
教學人員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