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疫情未止 「谷針」有方

疫情未止 「谷針」有方

14 Jul 2021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揮之未去,香港的經濟損失已高達6000億港元。要重振經濟,恢復正常生活,唯一的途徑就是接種疫苗。特區政府自2月底啟動疫苗接種計劃,至今4個多月才接種了451萬劑(截至周二),進度未如理想。按通行的標準(即每100人接種的劑數)加以比較:香港54劑,新加坡快了將近一倍,達到98劑,中國內地90劑、美國99劑、英國118劑、以色列125劑,最高的是阿聯酋157劑 【註1】。

若要達致群體免疫,全港需要近七成人口完成兩劑接種。按本地人口750萬、每人兩劑計算,香港總共需要接種約1000萬劑疫苗。基於目前每日大約接種6萬劑,還需近100天,亦即到11月才可達標。

香港疫苗充足,但接種率偏低,大概是因為市民顧慮接種疫苗後有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炎、血栓、流產,甚至死亡。個人關注的是自己和家人的安危,政府着眼的是社區傳播的風險,市民不接種疫苗誘因自然較大。怎樣做才能夠有效推行疫苗接種計劃,阻止疫症蔓延?特區政府可透過增強誘因、科學理據,以及引導資訊三方面入手。

誘之以利

事實上,有少數人或因注射疫苗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如果通過懲罰強制全民接種,不但於理不合,而且遠遠不及獎勵有效。各種與疫苗接種掛鈎的獎賞優惠,除有薪假、定期檢疫津貼等之外,港府還可考慮向完成兩劑接種的市民再派發現金,譬如每人再派發1萬元。

香港在疫情中至今損失達6000億港元,即平均每名港人損失8萬港元;相對而言,1萬元現金獎勵有助控制疫情,讓普羅大眾恢復正常生活,實在划算得很。況且錢到了市民手裏,寓抗疫於刺激經濟,其作用跟剛推出的5000元消費券更可謂相輔相成。

鑑於疫苗有效期只有幾個月,政府不妨設定期限,例如從公布上述的現金獎勵計劃當日起兩個月內接種疫苗,即可獲派現金1萬元,每延遲1個月就遞減1000至2000元。

解惑釋疑

至於新冠肺炎疫苗的副作用和功效方面,民間常有錯誤解讀。養和醫院一項有關已接種疫苗醫護人員的初步研究,上月在《香港醫學雜誌》刊載,獲媒體廣泛報道,亮點是復必泰疫苗產生的抗體,陽性比率超過九成,遠高於科興疫苗的19.3%,前者的抗體數量也超過後者10倍以上。然而只要細閱醫療團隊兩頁紙的報告 【註2】,不難發現不同媒體片面解讀數據,可謂各取所需。首先,接種兩劑科興疫苗的樣本有198個,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的樣本只有91個;研究人員使用了3種檢測抗體陽性比率和抗體水平的方法,從傳媒所見,那些聳人聽聞的數字,都是最極端的情況。

報告列出3種方法的不同結果,某種方法顯示兩種疫苗在某階段的效能差別很大,但使用另一種方法,差別則大大縮小。更重要的是,抗體陽性比率的差別主要在第一針之後、第二針之前,傳媒所謂抗體陽性比例低至19%,所指是科興疫苗首針的數據,但兩種疫苗都是要打兩針的,如果比較第二針之後的抗體水平,兩種疫苗的差別就大為收窄──科興疫苗94.4%,復必泰疫苗100%。事實上,在這份研究報告中,末段總結就清楚說明:「科興疫苗和復必泰疫苗同樣能令有關醫護人員產生免疫反應。」

朋友之間提到養和的數據,印象都是復必泰疫苗比科興疫苗有效很多倍,電視新聞滾動字幕傳遞的也是同樣訊息。筆者近日仔細閱讀了相關的報道和資料,除了發現一般人的印象與實際數據大有出入,自身也長了不少相關科學知識,例如,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說,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病人更應該要打疫苗;打針後離世的死者,許多是由於血管閉塞,而過程需時,不可能打針後立即引致。世界衞生組織疫苗研發委員會顧問邵一鳴指出,疫苗的保護作用分為3級,最理想的1級是保護接種者不受感染(「防感染」);2級是預防輕症變成重症導致死亡(「防發病」或是「防重症」);而3級是即使感染但體內病毒量低,難以傳染給他人(「防傳播」)。中國的新冠疫苗定位是2級預防,預期目標本來就是防發病而非防感染,所以一些人接種疫苗後依然感染病毒不足為奇。

特區政府有關接種新冠疫苗的網站羅列122條有關接種疫苗的常見問題 【註3】,附上詳盡、淺白、科學的解答。但絕大部分市民大概不會主動一一查閱,尤其是有誤解的人,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理解有誤。所以政府應主動向市民解釋,而且要針對即時新聞、社會最關心的議題。在中國內地,張文宏、鍾南山這樣的科學家很具影響力;特區政府可以聘用頂尖科學家或醫學專家,例如許樹昌、袁國勇等,每天在衞生防護中心通報疫情後,向市民重點解釋基本的科學知識。

因勢利導

由6月1日起,政府只會每隔兩周在網上就新冠疫苗異常事件發出簡報,有人批評政府是為了刻意降低透明度而進行黑箱作業。其實,有關的媒體報道大都屬選擇性,而且帶有預設的立場和目的。以極具新聞性的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為例,香港平均每天就有210人死亡,有人在接種疫苗後離世,兩者未必存在因果關係。應該比較的,是在接種疫苗與不接種疫苗這兩群人當中得病或死亡的概率。官方網站顯示 【註4】,以死亡、急性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等重大事故來衡量,不接種疫苗組別的風險遠高於已接種疫苗組別,可惜這些資訊被淹沒在眾多新聞當中,而政府並沒有特別向市民闡釋。

相比之下,大眾傳媒過於關注駭人聽聞的新聞,例如前述養和醫院的研究,在雅虎新聞上的標題就是「研究指科興疫苗保護力最低僅兩成」。雖然有「最低」兩個字,一般人卻只會重點關注「兩成」,從而得出錯誤結論。這固然是因為新聞報道為吸引眼球而偏離重點。但追本溯源,是因為普羅大眾大多對極端的、語必驚人的新聞特別感興趣。

現代科學有許多證據顯示,一般人往往無法做出科學判斷。所以筆者認為政府需要過濾資訊,例如不聚焦接種疫苗後死亡的資訊,引導民眾做出正確抉擇。有人或會認為這樣的威權做法並不理想,應該給予個人最大程度的資訊和自由選擇。但由於人的大腦認知和人性的固有弱點,資訊愈多,不見得人的選擇就愈理性。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 Richard Thaler)寫過一本名為《輕推》(Nudge)的書,副題就是「怎樣引導公眾在健康、財富、幸福方面作出明智的抉擇」。一個經典例子就是,奧地利與德國的語言、文化、歷史都很接近,但奧地利的器官捐贈率高達90%以上,而德國只有15%,主要原因是給奧地利人的預設選項是「捐贈器官」,如不願意捐贈,填一張表格就可退出;但在德國,預設選項是「不捐贈器官」,如欲捐贈,必須專門填一份表格。由此可見,人的選擇每每受無關宏旨的因素影響,假使政府認為某種結果是對公眾有利的,應通過資訊的篩選,協助公眾適當地作出決定。

7月5日,雅虎新聞在顯著位置報道「一個月兩名4旬男子死亡 均曾接種科興疫苗」,更強調疫苗由「內地研發」。同一天其實另有一宗新聞,報道一名78歲新型冠狀病毒男患者死亡,可是在雅虎新聞的專門搜索找不到這篇新聞;在谷歌搜索,也只出現特區政府新聞網的報道 【註5】,內容並無提及死者從未接種新冠疫苗。有人接種疫苗後死亡,有人沒接種疫苗而死亡,這兩者都是事實,可是在市民大眾心裏引起的觀感卻截然不同。政府如果自信出發點是好的,不妨加大力度,主動對市民善加引導。

 

【註1】:〈新冠疫苗:世界各地和你所在地方接種進展程度〉,《BBC中文網》,2021年7月6日

【註2】:“Serological response to mRNA and inactivated COVID-19 vaccine in healthcare workers in Hong Kong: preliminary results”, 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cation), 24 June 2021

【註3】:接種新冠疫苗常見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

【註4】:公立醫院不良事件參考數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

【註5】:《78歲新冠肺炎男患者離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網

 

周文 港大經管學院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一年七月十四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如何取得別人的信任7 Jul 2021
如何栽培可信的下一代21 Jul 2021
Trending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來,香港在四大支柱產業上表現卓越,包括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業服務以及旅遊業。根據香港政府的研究統計,在新冠疫情之前,這四個行業貢獻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和近一半的總就業機會。然而,這些支柱產業各自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的快速變化、區域和全球競爭、新的價值鏈發展、先進科技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為應對這些挑戰,「創新」被提出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法,而問題在於我們應如何制定創新策略——而不是單單為了「創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將探討如何從減貧的角度出發進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業的發展,來思考創新策略的制定方法——這兩個話題的共通點或許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香港未來發展路徑的啟示。
14 May 2025
教學人員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Dr. Maurice K.S. TS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今年 1 月的 3.3% 顯著調低至 2.8%。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5年貢獻比例分別為 23%和超過15%;而美國因其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遭下調至 11.3%。
7 May 2025
教學人員
Prof_Zhou_Wen__2019
About Author
Prof. Wen ZHOU

Associate Professor

關鍵字
新冠肺炎
疫苗接種計畫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