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How do Chinese companies overcome challenges for global expansion

How do Chinese companies overcome challenges for global expansion

12 Aug 2020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如何應對中國企業在一球兩制下的困惑 

近日最矚目的國際新聞,莫過於特朗普總統頒布行政命令,限制美國國民和企業在45天後停止與TikTok和騰訊微信的交易。此前國務卿蓬佩奧已提出了對中國的「清潔網絡」行動。

TikTok讓用戶分享短視頻,其母公司為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在內地經營抖音和今日頭條。TikTok是抖音的國際版,在美國市場就有一億名用戶。騰訊更是無人不知,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遊戲經營商,它的微信集合了臉書的分享和WhatsApp的通訊功能,還可以進行電子支付。由於國內限制使用外國公司開發的社交媒體和通訊工具,在美華人一旦停止使用微信,他們跟國內的家人朋友通訊和生活分享,就會大受阻礙。

網上世界百花齊放

中國有全球最大型、最蓬勃的社交媒體市場,各式各樣的平台都有。舉例說,藍城兄弟公司旗下的Blued於7月初在美國納斯特上市。它是內地LGBTQ同志社群的一個社交平台,創立於2012年,在全球擁有4900萬個註冊用戶,每月活躍用戶數達600萬,其中49%在海外市場。根據英國專營企業顧問兼資產管理業務的公司LGBT Capital的估計,2009年年底,中國內地總人口中,同志數量達7470萬人【註】,蘊含龐大商機,市場潛力非同小可。中國容許這類社交平台存在,實在功德無量。

筆者對bilibili(簡稱B站)亦頗感興趣,它是一家以中國Z世代(1990至2000年期間出生)的年輕人為對象的次文化社交平台,提供內容包括動畫、漫畫、遊戲和小說等等,2018年在美國上市。除了主動製作和購入的內容,平台容許會員成為up主,在網站中上傳影片、音信和其他資源,賺取收入,類似YouTube上的YouTuber。2020年4月「老番茄」成為首位擁有超過一千萬名粉絲的up主。

想成為B站正式會員,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100條選擇題問答,到目前為止,測試過關的正式會員數達到8200萬,第12個月留存率超過80%。B站正在努力「出圈」,即在保留Z世代為核心用戶的同時,不斷擴大服務對象;但公司業務仍在虧損之中,若出圈未能收到預期效果,更有兩面不討好之虞。

以開放回應壓制

中國的社交媒體多姿多采,固然可喜可賀,但正當要衝出中國內地,走向全世界之際,卻遇到美國橫加阻撓。

特朗普總統以侵犯美國用戶隱私,危害該國國家安全為由,提出取締TikTok和微信。筆者認為,即使有關公司侵犯隱私的理由得以成立,亦不一定須在短期內賣給美國公司,以免割價求售,既對TikTok的創辦人和股東不公,更可視為對外國投資的侵權行為;倒不如讓有關公司交代如何改善情況,然後再作打算。有報道指TikTok打算為此對美國政府興訟,筆者相信這不失為可行之法,亦是企業在文明社會中解決糾紛的正當手段。

筆者覺得,北京政府可以在兩方面應對。第一,就是開放內地市場,讓外國的社交媒體如臉書、WhatsApp、谷歌等進入。否則美國取締微信和TikTok之舉,將被視為對中國現行政策的反制,也就無可厚非。要是中國開放社交媒體市場,美國卻仍對微信和TikTok設限,那麼道理自然在中方。

無獨有偶,攜程旅行網聯合創辦人梁建章,最近就在一篇在社交媒體中瘋傳的文章中,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這篇題為〈以「開放」對「封閉」可以助贏中美外交戰〉說到:

「試想一下如果中國開放谷歌、臉書、LINE等網站,反倒是美國封鎖了微信,或者TikTok,結論就是中國創造出比美國更開放的媒體環境。這對美國一向標榜的自由、開放和法治的國際形象會形成極大打擊……將為中國在國際形象戰中扭轉局勢,打壓中國的所謂正義性也將蕩然無存。」

利用契機改弦易轍

另一項措施,就是改變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缺乏法治觀念,人權保護不足的印象。事實上不得不承認,相對於在過去40年來的驚人經濟發展,中國同期在促進人權與保障法治方面的進展卻遠遠落後,實須急起直追。

近期國內的社交媒體廣泛報道了張玉環的冤案,事緣1993年10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有兩名小童死亡,當地警方懷疑當時26歲男子張玉環為兇手,1995年初審即判處死刑,緩期執行;張不服上訴,2001年再審,判詞指證據確鑿,沒有疑點,維持原判。然而身在獄中的他仍不放棄,幾乎每周寫一封請願信,前後發出了一千封。最近法院終於重審,8月4日宣判張玉環無罪,當庭釋放。

他在出獄後透露,有一次偵查人員帶了兩隻狼狗,要他簽署認罪書。張不服,竟出現了一場用活人餵狗的酷刑逼供。雖然事過境遷,但談起這番經歷,張玉環依然猶有餘悸,更憤憤不平。

假使沒有堅如鋼鐵的意志,假使身體早已支撐不住,假使欠缺家人的信任和長期支持,這宗26年的冤案就沒有今天水落石出的一日。到底全中國有多少個張玉環呢?又有多少嚴刑逼供的冤案並未獲得平反呢?此事實在值得大家深思。

冤假錯案全世界都有。處理張玉環案件的偵查人員有可能真的相信張是殺人犯,因此用了非常手段對付他。然而,一個國家的執法人員和官員自以為只要目的正確,就可以做事毫無底線,不擇手段,豈不令人極度擔憂?此亦是中國難獲國際社會信任的一個原因。相反,若官員和執法人員能克己守法,尊重人權,自會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同。中國政府實在應該在這方面加倍努力。

現在愈來愈多的中國企業要衝出中國,走向世界,卻因為中國自身市場封閉和對人權尊重不足而受到歧視。在「一個地球,兩種制度」之下,這些企業難免要在放慢或停止國際市場發展,分拆國際業務,甚至是離開中國之間做困難的選擇。筆者相信,若中國政府能在以上兩方面努力,則將來一旦再次發生美國壓制微信和TikTok的類似事件,問題亦會簡單得多。中國不能決定外國怎樣相待它,卻可以視逆境為時機,自我提升。

註: “Estimated LGBT Purchasing Power: LGBT–GDP data as of year-end 2019”, LGBT Capital, 2020

 

趙耀華 港大經管學院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零年八月十二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Beware of the resurgence of populism in the post-pandemic world5 Aug 2020
Reform property rates to play down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land prices high19 Aug 2020
Trending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來,香港在四大支柱產業上表現卓越,包括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業服務以及旅遊業。根據香港政府的研究統計,在新冠疫情之前,這四個行業貢獻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和近一半的總就業機會。然而,這些支柱產業各自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的快速變化、區域和全球競爭、新的價值鏈發展、先進科技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為應對這些挑戰,「創新」被提出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法,而問題在於我們應如何制定創新策略——而不是單單為了「創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將探討如何從減貧的角度出發進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業的發展,來思考創新策略的制定方法——這兩個話題的共通點或許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香港未來發展路徑的啟示。
14 May 2025
教學人員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Dr. Maurice K.S. TS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今年 1 月的 3.3% 顯著調低至 2.8%。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5年貢獻比例分別為 23%和超過15%;而美國因其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遭下調至 11.3%。
7 May 2025
教學人員
Dr_Stepten_Chiu_web
About Author
Dr. Stephen Y CHIU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