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揭開偽資訊的真面目

揭開偽資訊的真面目

27 Mar 2024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今時今日,虛假資訊無孔不入,足以威脅全球經濟。據世界經濟論壇估計,2019年有關經濟損失就高達780億美元;今年1月,該組織更把虛假資訊定為2024年全球最大風險,短期威脅尤甚於氣候變化。

去年調研機構Statista就46個國家及地區的成年人對當地新聞媒體的信任程度進行調查。如【圖】所示,英美分別為33%及32%;至於亞洲地區,泰國51%、新加坡45%、香港39%,台灣只得28%。

除了傳媒,受不實資訊影響的行業亦包括電子商務、健康食品、衛生和藥物,以及金融。本文旨在探討虛假資訊對社會、經濟形成的影響、其傳播的驅動因素,以及可行的應對策略。

混淆視聽加劇疫情

2023年,路透新聞學研究所公布數碼新聞報告,結果顯示在46個國家及地區(包括香港)的調查當中,超過半數(達56%)受訪者憂慮難以辨別互聯網上新聞真假,比例較前一年增加2個百分點。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64%的美國人認為,假新聞在時事方面產生極度混淆視聽的影響。根據發表在《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期刊》的論文,2020年1月至3月期間,圍繞新冠肺炎的錯誤資訊導致全球多人死亡,以及數千人入院;期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稱之為「虛假資訊流行病」(disinfodemic)【註】,不但有礙公共衛生工作,也令疫情變本加厲。

信任是商業交易和消費者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實資訊會侵蝕企業、機構、個人之間的互信,窒礙經濟活動。在政府層面,虛假資訊會誤導個人判斷和組織決策方向,導致決策失誤,資源分配不當。這種錯配足以在微觀和宏觀經濟層面產生巨大的經濟成本。

飽學之士亦難幸免

由於虛假訊息的複雜性及其所產生的強大心理作用,受眾不論性別、年齡、種族,都有受誤導和愚弄之虞;加上在「認知偏差」的影響下,即使教育程度較高者也會因偏見而誤判,例如基於傾向接受符合其意識形態的資訊,在不知不覺之間助長虛假訊息散播,甚至自身誤墮圈套。

高學歷有時或會讓人過度自信,在評估所接收資訊時警覺性不足,對於來自看似信譽良好或其專業源頭的訊息尤其如此。從政治、經濟到社會的範疇,虛假資訊常用上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複雜語言,驟眼看來令人容易入信。

事實上,人乃群體動物,因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不免受虛假資訊蒙蔽。在今日社會大行其道的社交媒體和個人化新聞媒體,更容易產生回音室(echo chamber)效應,以致人云亦云,強化了先入為主之見。

金融危機始作俑者

虛假資訊在資本市場泛濫成災古已有之,例如1720年英國發生「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當中不可能兌現的承諾鋪天蓋地,市場投機導致經濟泡沫不斷膨脹;當地國會於同年通過《泡沫法》,以遏制市場泡沫化的歪風。

此類事件近年更愈演愈烈,並牽連數碼平台,包括2013年的「推文崩盤」(tweet crash)。事件始自美聯社因其Twitter(現改稱為X)賬戶被駭客入侵而發布了關於白宮爆炸的虛假報道,以致美國股市一度大幅滑落。2023年,《市場調研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的一篇研究文章就發現,有關公司產品的虛假資訊足以導致公司價值劇降,因而影響其股價和投資者信心。

唱高散貨打擊誠信

另一方面,簡化資訊流程的技術與時俱進,詐騙者得以乘虛而入,透過誘導市場交易製造市場波動,又或損害目標實體企業的聲譽,以便從中獲利。結果一眾市場參與者蒙受損失,金融市場的運作備受衝擊,全球監管機構和投資者也須面對莫大挑戰。

觀乎現代資訊生態系統之中,社交媒體已成為訊息瘋傳的溫床;在相關投資者未及採取糾正措施或核查事實之前,虛假資訊往往已人所共知。再者,服務金融市場的自動交易系統(尤其是高頻交易系統),更能在短短幾毫秒之間,因應新聞和社交媒體帖文,遠在交易者未能驗證訊息的準確性之前,就已經執行了可能影響市場價格的交易。

舞弊行為可危及金融市場的不同層面,短期能引發波動,交易量和價格異常飆升;長期或對市場誠信構成損害。無論個人或機構投資者,都可能基於不實資訊而作出倉卒決定,導致市場定價效率下降。虛假宣傳活動可藉操縱市場價格獲利,亦即「唱高散貨」(pump and dump),先以利好消息推高股票價格,然後拋售被高估的股票,再傳播不實的負面消息,以便在低價位回購股票。假以時日,市場誠信難免受到質疑,投資者裹足不前,大大不利於經濟穩定和增長。

金融市場中的虛假資訊,也給監管機構和科技公司帶來重大挑戰。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等監管機構,雖已採取措施防止和懲罰市場操縱和欺詐行為,卻礙於互聯網無遠弗屆,而虛假訊息可在瞬間瘋傳,令執法難上加難。

四大措施對症下藥

科技公司處於反擊欺詐的最前線,措施涵蓋部署人工智能來檢測不實資訊,以及與事實核查機構緊密合作,但其中涉及虛假資訊策略的複雜性,以及維護言論自由的重要性,這對科技公司造成一定障礙。

虛假資訊對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和效率構成巨大風險──既能煽動快速的市場波動,亦會蠶食投資者的信心,因此必須採取警惕和協調的方法,以查核真實性。雖然監管機構和科技公司發揮關鍵作用,但個人投資者亦須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力求分清所接收資訊的真偽。

隨着金融市場與技術日新月異,抵禦虛假資訊的策略亟須與時並進;具體措施大致可分以下4方面:

一、加強媒體素養:個人須慎思明辨,以提高對偽造資訊的抵禦能力;作出明智的決定,有助減少假訊息造成的經濟損失。

二、查證核實資料:事實核查機構在揭穿騙局和提高資訊準確性一環,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助於建立一個較為可靠的資訊生態系統。

三、深化平台責任:針對減少不實資訊傳播背後的經濟誘因,社交媒體平台和科技公司應實施更嚴格的內容審核政策、先進的演算法和用戶舉報機制,以嚴防假訊息的傳播。

四、國際合作與監管:憑藉各國政府、民間組織與科技公司之間的通力合作,可以促進制定打擊虛假訊息的綜合戰略。提升透明度、問責制和數據私隱的監管框架,應能進一步遏止不實訊息的傳播。

虛假資訊不但有損個人和整體社會利益,對市場受信任程度和資源分配,以至產業和經濟決策都大有威脅。話雖如此,通過了解其傳播背後的驅動因素,配合針對性策略,當能減輕相關的經濟損失。只有透過借助跨越國界的共同努力,方能創造一個更具彈性和可信度高的資訊生態系統,從而令全球經濟穩步向前。

 

【註】:Disinfodemic: deciphering COVID-19 disinformation, UNESCO

 

謝國生教授

港大經管學院金融學首席講師、新界鄉議局當然執行委員

 

黃影紅女士

港大經管學院榮譽副研究員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七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氣候訊息披露法規發展新里程20 Mar 2024
日本退出負利率政策3 Apr 2024
Trending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創新策略的共通點——從減貧談到國際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來,香港在四大支柱產業上表現卓越,包括貿易與物流、金融服務、專業及工商業服務以及旅遊業。根據香港政府的研究統計,在新冠疫情之前,這四個行業貢獻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和近一半的總就業機會。然而,這些支柱產業各自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場需求和用戶行為的快速變化、區域和全球競爭、新的價值鏈發展、先進科技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為應對這些挑戰,「創新」被提出作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手法,而問題在於我們應如何制定創新策略——而不是單單為了「創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將探討如何從減貧的角度出發進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業的發展,來思考創新策略的制定方法——這兩個話題的共通點或許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香港未來發展路徑的啟示。
14 May 2025
教學人員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Dr. Maurice K.S. TS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今年 1 月的 3.3% 顯著調低至 2.8%。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5年貢獻比例分別為 23%和超過15%;而美國因其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遭下調至 11.3%。
7 May 2025
教學人員
Dr-Maurice-Tse_2019
About Author
Dr. Maurice K.S. TSE

Principal Lecturer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