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思維領導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頂尖通才: 潘光俊博士

頂尖通才: 潘光俊博士

2020-03-20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三頭六臂

縱使潘博士從來沒有刻意的為自己的人生規劃,他對科學與資訊科技的熱誠和天賦令他成功入讀麻省理工學院,主修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工程學,以及一系列和經濟學有關的選修課程。優異的成績、強大的技術天賦和敢於創新探索的態度,促使了潘博士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在大二的時候建立了一所致力於軟件開發的初創公司。潘博士能過夠同時兼顧及處理多項事情的能力令人嘆為觀止。畢竟有能力同時修讀三個主修丶營運初創企業丶準備工作面試,並在標準舞跳舞比賽中獲獎的人,實屬鳳毛麟角。

 

「我是一個受興趣使然的人。我只會做我感興趣的事情,因此在時間管理方面,我從未感受到壓力。」

 

從私營企業到學界

儘管潘博士的初創企業製作出劃時代的三維圖形繪圖軟件,但奈何市場反應冷淡,令潘博士的創業夢黯然落幕。此經歷鼓勵了潘博士到大型企業工作以了解他們的商業運作和成功的原因。在商界的歷練,令潘博士意識到商業問題遠比工程學問題複雜。工程上的數學問題通常都處於一個二元對立的情況。問題的定義清晰明確,而且能夠得出一個絕對和完美的答案。但商業問題的定位是不明確的。它們的性質是價值判斷下的產物,而業務上的解決方案永遠沒有絕對的對錯。在考慮具體的定量數據和統計數據時,企業領導者在制定決策時還會考慮其他無形的因素,例如消費者心理等等。

 

這一發現鼓勵了潘博士成為一名市場顧問,利用自己在數字上的天賦,從定量的角度研究無形的問題。為了加強自己在相關領域的知識,潘博士決定修讀市場學博士學位,並愛上了知識創造,成為了一名市場學的學者。

 

在香港的顧問工作

除教學以及研究工作,潘博士現時在本港的一個諮詢委員會中工作。他主要的職責,是為本地企業在市場營銷、教育、社交媒體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等領域上進行諮詢。一方面,潘博士會協助他們把大數據技術納入其營銷策略中。另一方面,他亦會為企業在發展小額支付渠道和小額貸款技術等領域上提供建議。

 

知識共享 – 論金融科技市場丶東南亞金融市場概況丶人類適應性討論

與2020年1月2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子公司螞蟻金服正式向新加坡政府申請虛擬銀行許可證。鑑於本地學生對東南亞金融市場了解甚少,同時亦對金融科技充滿興趣,我們藉此機會向潘博士請教。此外,由於潘博士是青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專家,我們亦希望就現今青年人缺乏面對面交流所造成的社會問題徵求他的意見。

 

虛擬銀行會取代傳統銀行嗎?

在虛擬銀行領域,有金融科技公司和科技金融公司之分。金融科技公司起初是科技公司,但後來變成了金融機構。比方說,螞蟻金服最初負責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但由於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它最終成為了一間虛擬銀行。而科技金融公司,則是利用最新的金融技術使自己成為現代化的金融機構。儘管它們的出發點不盡相同,但是發展方向或目的卻是一樣的。

 

潘博士認為,傳統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競爭。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務通常往專業化發展,他們主要精通於小額貸款和電子支付服務等領域,一些傳統金融機構沒有相對優勢的利基市場。另一方面,傳統的金融機構向市場提供了一攬子的服務。他們處理存款丶推銷投資計劃,並為企業發行巨額貸款。潘博士認為,即使金融科技公司有意挑戰傳統金融機構,他們亦無法取勝,皆因它們無法接受存款。這是花旗銀行首席執行官認為花旗銀行在過去數年的一個不足之處。潘博士引述當時花旗銀行首席執行官曾指出,因為沒有足夠的零售銀行分行來收集現金(存款),花旗很難在亞洲金融市場中紮根。儘管東北亞國家正朝著一個無現金社會的方向邁進,但東南亞國家仍然是一個以現金作為日常交易媒介的地區。

 

東南亞金融市場概況

東南亞金融市場非常分散。從市場規模和人口來看,該地區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是越南,印尼和菲律賓。但他們在金融科技的發展,以至他們的金融法規框架的差異都很大。儘管大多數東南亞國家仍以現金為主要的日常付款工具,印尼正在發生轉變。潘博士在一次非正式調查中意識到,印尼八成的人口都有一個Gojek的電子錢包。這意味著當地的虛擬銀行發展將會比鄰近國家更快。在越南方面,由於申請虛擬銀行牌照的門檻非常高,當地的金融科技發展相對較平穩。而在柬埔寨,由於利用金融科技發放高利貸的犯罪集團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問題,因此當地政府對金融科技市場實施了嚴格的管制措施,減慢了柬埔寨的金融科技發展。

 

新加坡的發展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新加坡人平均大約有12張信用卡。但是縱使他們對金融科技持開放態度,潘博士認為電子支付無法動搖信用卡在新加坡的地位。這主要是因為目前電子支付商所帶來的好處和利益還是無法跟信用卡公司相比。

 

當被問及金融科技的領域是否存在泡沫時,潘博士認為,隨著現今銀行業對科技共識正採取一個謹慎的態度,市場並沒有跡象顯示另一場科網股爆破的可能性。銀行業吸取了科網股爆破的教訓,在為科技公司辦理貸款的時候,銀行會主力參考企業現金流的穩定性和企業的信用記錄等因素才決定批出貸款,而減少參考企業的「宏圖大計」。這可能會減慢金融科技進步的速度,但可以創造一個更穩健的投資環境。

 

人類的適應能力和救助失敗者的必要性

缺乏面對面的交流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在網上自我孤立的權利,但這也允許了憤世嫉俗人聚集的機會,形成了像Incels(非自願獨身)一類的群體。但當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大到人類的歷史進程時,我們會發現通信技術的進步始終利多於弊。

 

數千年前,我們為了跨越地理的界限而進行遠距離交流就只能夠騎馬。現在,我們借助互聯網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界限,大大的降低了通信成本。潘博士幾年前曾與面書 (Facebook) 和其他大型科技企業的數據科學家合作,觀察了人們多年來對社交媒體的態度的變化。當Facebook問世時,人們都在線向陌生人公開揭露自己的私人生活。在意識到身份盜用丶數據安全和社交媒體成癮症等有害的影響之後,人們便開始調節自己對社交媒體的使用,並提高對在線隱私等問題的關注。政治家和學者正可於這方面更有系統地教育大眾有關網絡安全等訊息。

 

展望

潘博士認為,香港正在覺醒。這個地方不單單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同時還是大灣區中的一個核心研究與研發中心。但香港在商業運作和日常生活中對人工智能的應用仍然相當落後。潘博士認為,香港可以向新加坡的成功借鏡。

 

新加坡的成功歸功於其政府願意提供無限的支援和資源來升級境內所有行業。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新加坡成功透過一系列的計劃提升了勞動力對科技運用的技能,改善以及升級了企業的系統和商業模式。潘博士建議香港政府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政府應該從小學教育開始便重點關注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的教育。另一方面,政府亦應提供免費的或有補貼的短期非學位予從業員,以提升他們的技能,使他們有能力操作高端生產技術。香港社會必須形成願意學習科技的風氣,才能追上鄰近地區的發展。

細味研究貨幣匯率的樂趣:毛雷爾博士2020-03-13
變動社會的思想者-吳延暉博士2021-08-04
Trending
Get to Know Professor Roni Michaely
Get to Know Professor Roni Michaely
Prof. Roni MICHAELY
30 Jun 2023
Get to Know Dr. Yifei Zhang
Get to Know Dr. Yifei Zhang
Dr. Yifei ZHANG
21 Jun 2023
PHAN_Tuan_Quang_web
About Author
Prof. Tuan Quang PHAN

Associate Professor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