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rice K.S. Tse
Dr. Maurice K.S. TSE, JP
金融學
Principal Lecturer
BEcon/BEcon&Fin Programme Director

2857 8636

KK 919

Publications
人口老化 危中有機

本地人口結構正經歷人口老化的轉變,特區政府估計20年後,每3個香港人中,約有1人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而長者人口增長的一個特點就是,80歲及以上的增幅在未來40年間尤為顯著。2021年80歲及以上人口約為40萬(5.3%),到2040年會倍增至接近99萬(12.2%),2060年更將跳升到125萬(16.3%)

新冠疫災下的破產清盤潮

新冠肺炎大流行引發的經濟衰退年內揮之不去,為抗疫紓困,特區政府曾推出多輪措施,金額超過3000億元,包括失業支援計劃、保就業計劃及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並提出立法改⾰建議,允許財困公司在得到主要債權⼈同意下,透過法庭以外的「臨時監管」(provisional supervision)和「企業拯救」(corporate rescue)以促使公司重整。

新冠疫災下的破產清盤潮

新冠肺炎大流行引發的經濟衰退年內揮之不去,為抗疫紓困,特區政府曾推出多輪措施,金額超過3000億元,包括失業支援計劃、保就業計劃及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並提出立法改⾰建議,允許財困公司在得到主要債權⼈同意下,透過法庭以外的「臨時監管」(provisional supervision)和「企業拯救」(corporate rescue)以促使公司重整。

一年之計 復興經濟

冠狀病毒病疫情初期,一眾經濟學家預測,2020年全球將陷入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但後來則修訂為與2007至2009年金融海嘯情況相若。例如根據2020年5月《華爾街日報》的調查,美國經濟學家普遍預測,同年美國經濟將收縮6.6%,屬大蕭條以來之最;聯邦儲備局官員隨於6月預測,收縮幅度為6.5%。

一年之計 復興經濟

冠狀病毒病疫情初期,一眾經濟學家預測,2020年全球將陷入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但後來則修訂為與2007至2009年金融海嘯情況相若。例如根據2020年5月《華爾街日報》的調查,美國經濟學家普遍預測,同年美國經濟將收縮6.6%,屬大蕭條以來之最;聯邦儲備局官員隨於6月預測,收縮幅度為6.5%。

突破成規 增闢財源

香港一向高度依賴來自物業市場交易的地價收入和印花稅,作為政府主要財政來源,但兩種稅收均與經濟周期掛鈎,波動性高,長遠難成穩定收入來源。面對2019冠狀病毒病威脅下的嚴峻經濟環境,筆者認為當局應另闢蹊徑,透過破格思維力求財政穩健均衡。

突破成規 增闢財源

香港一向高度依賴來自物業市場交易的地價收入和印花稅,作為政府主要財政來源,但兩種稅收均與經濟周期掛鈎,波動性高,長遠難成穩定收入來源。面對2019冠狀病毒病威脅下的嚴峻經濟環境,筆者認為當局應另闢蹊徑,透過破格思維力求財政穩健均衡。

銀髮經濟現生機

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2016年公布的人口預測,香港人口老化在未來20年將加快步伐。2018至2038年,老年人口的數字和比率將分別從127萬和17.9%增至244萬和31.9%。換言之,在2038年,幾乎每3個香港人中,就有1人為65歲或以上的長者。 長者議題一般與貧困、危疾和社會福利扯上關係。究竟長者是香港的資產抑或負資產?人口老化對社會資源的運用及經濟有何影響,而政府面對人口老化的趨勢又有何對策?

港深合璧的協同效應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提及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引擎及其在大灣區的領導地位將更提升,卻無觸及香港對深圳及全國改革開放的貢獻,有人認為這等於將香港邊緣化;其實香港在深圳改革開放的歷史軌跡中,一直佔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港商早期已在當地投資,時至今日,香港特區仍然是深圳最大的外資來源地,在當地經營的香港企業為數共約8萬。 正當國家面對嚴峻國際局勢、本港經濟持續衰退,評論與其突顯港深之間競爭,不如聚焦香港如何繼續借助「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與深圳進一步攜手合作,在大灣區發展互補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