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下,全球經濟疲弱。而中國作為最早令國內疫情受控的國家,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在美國發展了21年的港人鄧希煒於中美貿易戰翌年決定回到本港工作,擔任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鄧希煒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在此時回來,看好內地和香港未來發展,也希望憑藉自己在美國的經驗,為香港作出貢獻。」說到美國對中國實施多項制裁,包括限制高科技出口中國,他認為這反而促進中國高端科技研發。

3917 0029
3917 4388
MB 335/ KK 920
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表示,基於經濟學研究,高科技工業路線可以令向上流的階梯更加持續,以及生態鏈更加完整。根據他過往研究,香港有兩類服務性行業,分別是金融及金融相關的行業,如法律、會計、保險等高收入行業,以及餐飲、旅遊、運輸業等收入較低的服務行業。但當全球出現去中介化,加上工業式微,疫情下更加「去旅遊業化」,大部分人收入減低,貧富懸殊加劇。
2020年的香港,在中美貿易戰角力及上年黑暴事件的餘響中,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夾擊,經濟受到重創。面對種種衝擊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鄧希煒直言,若此時香港政府仍未察覺到經濟轉型的必要性,恐怕「為時已晚」。
當選美國總統的拜登近日接受訪問談到對中國政策,表示希望與盟友立場一致,並爭取民主、共和兩黨就產業政策達成共識,確保優先投資美國。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分析說,拜登上台後不會改變兩黨「圍堵中國」策略。
無論誰主白宮,中美友好關係都不復返。其中,最令港大教授鄧希煒擔心的,莫過於香港這位「金融中介人」的處境,並呼籲各界把握時機,及早進行經濟轉型。 民主制度無法選出最優秀的人,起碼能夠趕走不合格的人──抱着「特朗普以外任何人」(Anyone but Trump)的美國人,用選票體現了這句經典對白。然而,儘管兩黨鬥得難分難解,美國朝野內外還是達到一大共識──就是「沒有人再敢提中美友好,否則是自殺行為!」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向本刊表示。
民主制度無法選出最優秀的人,起碼能夠趕走不合格的人──抱着「特朗普以外任何人」(Anyone but Trump)的美國人,用選票體現了這句經典對白。然而,儘管兩黨鬥得難分難解,美國朝野內外還是達到一大共識──就是「沒有人再敢提中美友好,否則是自殺行為!」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向本刊表示。
反修例風波迎來《港區國安法》,掀起「香港移民潮」。很多年輕人想離開,而早在香港回歸翌年便負笈美國長達21年、早已成為世界知名學府經濟學者的鄧希煒,卻在去年7月1日正式回流,加盟香港大學成為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並擔任學院轄下中國與全球發展研究所副總監。原本關注國際貿易理論的他,目前專攻香港產業結構轉型。
內地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旗下金融科技獨角獸「螞蟻集團」,月初公開招股(IPO)前夕突然被內地監管部門煞停。坊間認為是集團實際掌權人馬雲言行不慎招惹中央,但實際上,以「科技公司」為名的螞蟻集團,提供的卻是不折不扣的「金融服務」,而前者的監管措施明顯比後者寬鬆,即螞蟻在一定程度上吃了「監管紅利」。近年創科產業興起,類似企業火速湧現,內地當局之所以罕有叫停,明顯是為了完善金融科技的監管制度、避免市值泡沫橫飛,同時保障數以千萬計的投資者權益。揚言推動香港由傳統金融中心轉型成為金融科技中的的特首林鄭月娥,在明日(11月25日)公佈的《施政報告》當中,理應好好吸取「螞蟻觸礁」的教訓,認真思考如何在為金融科技市場鬆綁的同時,積極制訂創新監管制度。
中美貿易戰下香港經濟受到一定影響,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認為,香港經濟不能太依賴金融業,應重新考慮發展再工業化。一起聽聽鄧教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