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wai TANG
Prof. Heiwai TANG
經濟學
Associate Dean (External Relations)
Victor and William Fung Professor in Economics (馮國經馮國綸基金教授 (經濟學))
Director, Asia Global Institute
Director, APEC Study Center
Associate Director,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rategy

3917 0029
3917 4388

MB 335/ KK 920

Publications
再工業化五大產業 為香港經濟和年輕一代創新天

推動再工業化除了能提高香港創新及科技水平,也能為年輕人提供更廣闊的就業選擇及向上流機會,況且西方經濟研究早已發現,以創新科技帶動的製造業,比服務業更能提供向上流就業及在職學習機會,並能産生協同效應。

煒論經濟|再工業化「五大產業」 為香港經濟和年輕一代創新天

隨着2019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經濟轉變,加上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以及中央及特區政府分別對香港經濟發展提出新的規劃,香港步入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近日,特區政府公布計劃把創科局改組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提升「再工業化」的政策職能,行政長官早前也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建議撥出大量用地發展創新科技及先進工業。

疫下運輸受阻 貨品供應地捨近求遠?

第五波疫情來襲,航空交通中斷及通關阻隔勢令供應鏈更形緊張。連鎖快餐店除了衍生「巨無霸指數」,也是供應鏈的警報。去年日本和台灣出現薯條缺貨,香港也曾暫停供應炸雞翼。在供貨不穩之下,亞洲何以仍要繼續依賴北美及巴西的貨源?上期提到貿易摩擦和區域協議將令供應鏈網絡縮小,但香港現况似乎並非如此。研究國際貿易和產業結構轉型的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先梳理貿易網絡的來龍去脈,再從兩類短缺貨品,分析誰來决定供應地。

香港再工業化的微觀分析

繼《2016年施政報告》提出香港「再工業化」計劃,創新科技局翌年成立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至今香港工業化進展不大,市民對再工業化前景與政府的政策用心也不太了解。

香港再工業化的微觀分析

繼《2016年施政報告》提出香港「再工業化」計劃,創新科技局翌年成立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至今香港工業化進展不大,市民對再工業化前景與政府的政策用心也不太了解。有見及此,筆者最近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撰寫《香港再工業化研究》報告,透過企業問卷調查及與業界代表焦點小組討論,以微觀數據分析製造業的當前挑戰,以及利用工業4.0技術升級轉型的潛力與困難,最後分析本港再工業化的可能性與政策期望。

香港再工業化的微觀分析

繼《2016年施政報告》提出香港「再工業化」計劃,創新科技局翌年成立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至今香港工業化進展不大,市民對再工業化前景與政府的政策用心也不太了解。有見及此,筆者最近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撰寫《香港再工業化研究》報告,透過企業問卷調查及與業界代表焦點小組討論,以微觀數據分析製造業的當前挑戰,以及利用工業4.0技術升級轉型的潛力與困難,最後分析本港再工業化的可能性與政策期望。

Crossing the border for greater opportunities

Hong Kong insurers are now eagerly awaiting the border re-opening with the mainland and keen to tap into the growing Greater Bay Area (GBA) market. And while COVID-19 has accelerate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maintaining the “human touch”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an industry that is people-oriented and built on trust and integrity.

新時代新氣象 再工業化打造 香港經濟新引擎

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香港傳統工業正在默默起革命,在「後疫情」年代,「再工業化」能否應運而生,扭轉香港長期過度倚重金融和地產的格局?本報策劃「香港新工業」系列專題,專訪了多位業界權威及學界精英,他們均對香港「再工業化」寄予厚望,期盼能夠藉此貢獻國家,並為香港經濟注入全新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曉華撰文指,製造業曾經在香港經濟崛起中發揮過重要作用,高峰時期工業佔香港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30%。但是,隨着香港製造業持續外遷,工業生產總值佔比越來越低,2019年香港製造業增加值只有293.66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到1.1%。

內地及港澳建單一自貿區 安全是前提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近日在《“十四五”外貿高質量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推動內地、香港、澳門共建單一自貿區。就此,有專家指出,有關舉措是向香港、澳門開放內地市場,讓港澳地區充分享受內地市場擴大開放所帶來的紅利,但安全是構建內地、香港、澳門單一自貿區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