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就只是記帳?:邱琳博士

知識.家庭.自由

自邱博士修讀本科以來,她就醉心於知識創造。儘管她主修經濟學和金融學,但她母親作為審計師的專業背景,最終鼓勵了邱博士選擇研究會計學。此外,鑑於私營企業給予員工的自由度有限,而學者在挑選研究課題上卻享有較大的自由度,因此邱博士在本科畢業後便隨即展開了她的學者生涯。

 

研究生入門指南

對於有志成為研究生的同學,邱博士建議他們多參與院校舉辦的研討會和工作坊,使自己更了解學界的重點研究問題。此外,主動與剛上任的教授交談,能獲得最新的市場資訊,以便自己了解不同研究院的文化,以及認清由不同院校舉辦的研究生課程之間的好壞優缺。

以一級榮譽畢業殊非易事,但相比研究工作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也只是小巫見大巫。研究工作是一場持久的作戰,故此適量的休息對研究人員的生理及心理健康至關重要。邱博士本人則會透過參觀博物館和聽音樂會減壓。

尋找傾訴對象也是一個很好的抒發渠道。研究的道路有時候甚為孤獨,皆因局外人無法設身處地去理解學者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挫折。因此,邱博士認為博士生之間應該多作交流,以保持身心健康。

 

會計學不局限於記帳

製作財務報表只是會計師工作的一部分。會計師的真正價值在於他們透過分析業務數據的能力,為客戶提供能夠應對今日的挑戰以及準備將來的商業建議。人工智能的出現減省了繁瑣的數據輸入工作,讓實習生有更多時間來磨練他們對數據分析的造詣。

 

會計知識就像一扇隨意門,能為同學們開拓出不同的就業選擇。除了能夠成為會計師或在投資銀行擔任信託管理的職務以外,擁有豐富的會計知識亦能為有志成為企業家的同學在處理企業財務和投資理財的事宜上更得心應手。

 

會計知識還可以輔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明智的決定。記帳等基本會計知識可以培養我們謹慎理財的美德,而進階的會計知識,比如投資回報評估等,更能指導我們把有限的資源投資在高回報的商品上。

 

展望

香港大學是一所享負盛名的教育及研究機構,其豐富的資源及人際網絡無遠弗屆。邱博士希望透過利用港大的聲望爭取參與更多的諮詢研究項目。而邱博士最有興趣的研究對象,是藥廠和科技公司。邱博士指出,在這些公司裡,首席執行官擁有的專業知識往往超越董事會和股東。故此,她非常有興趣研究在這些情況下,三方的權力將會如何分配。透過從企業內部觀察企業營運,邱博士希望能為學界貢獻更多實質的數據。

 

除研究外,邱博士也希望她作為新晉的學者,能與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可以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更主動地參與討論,並使他們能更放心地與她分享自己在學業和時間管理上的困難。

Other Events
第六屆「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 探討中美貿易局勢、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及展望
2025 | 學院新聞
第六屆「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 探討中美貿易局勢、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及展望
港大經管學院中國經濟研究所聯同香港清華同學會舉辦的第六屆「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於4月16日圓滿舉行。論壇匯聚了多位著名專家學者和工商界領袖,共同探討在當前環球變局下中國經濟的增長動能及相關政策的方向與展望。一眾講者就時下關稅戰、貿易戰、中國房產經濟及宏觀經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話題分享了深刻見解。論壇於香港大學創立方舉行,共吸引近230位工商界領袖、傑出學者、校友和學生出席。
港大經管學院領袖企業家講壇系列2025年第二講 – 困難和失敗往往是人生和事業的大機遇
2025 | 教與學
港大經管學院領袖企業家講壇系列2025年第二講 – 困難和失敗往往是人生和事業的大機遇
港大經管學院很榮幸邀請到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先生,參與學院於2025年4月8日舉辦的「港大經管學院領袖企業家講壇系列 2025年 - 第二講」,並擔任主講嘉賓。 俞老師以自身投身教育界和創業故事為基礎,與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實務教授毛振華教授討論如何在人生或事業低谷時保持積極心態,化挑戰為機遇、錘煉韌性,並探索突破的方向,為出席者帶來了寶貴的見解和人生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