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工业革命冲击劳动力市场
人工智能(AI)在近年来突飞猛进,尤其是深度学习和生成式AI模型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这些技术在企业和个人层面得到了广泛采用,并催生了一系列创新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在分类和预测方面的突破显著提升了语音、图像及人脸识别等基本AI任务的表现,从而推动了现实世界中的多种应用,如身份验证、自动驾驶汽车、医疗诊断和供应链管理。同时,生成式AI令人们可以更容易创作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复杂内容。特别是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的ChatGPT,以及其他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更是席卷全球。这些技术发展风起云涌, 激发了全球政府、企业、学术界和公众对AI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
尽管AI为社会带来了许多大有潜力的应用,却也伴随著不容小觑的挑战。许多人担心AI驱动的自动化将冲击某些行业,令部分职位消失,甚至导致大规模失业。因此,企业和个人必须准备好适应AI的迅速发展。
AI具有潜力完全或部分自动化劳动市场中许多工作。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AI可能影响全球约40%的就业,而在如香港等发达经济体中,这一比例更可能达到60%。面临高风险被AI影响甚至取代的职位包括数据输入和行政工作、客户服务、制造和装配线、零售收银、市场分析、图像设计、翻译和商业摄影。此外,车辆驾驶员及涉及内容创作的职业,如社交媒体营销人员、计算机程序员和技术写作员,也被认为特别容易受到影响。
过去二百多年, 科技革新曾多次翻天覆地地重塑劳动力市场。回顾历次工业革命,此次人工智能革命有何同异之处?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在于机械的广泛应用和电力技术的革新,这两次革命彻底改变了生产方式。工厂和电力设备取代了传统手工技艺,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导致许多依赖手工技能的工人失业。
到了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引领了数码革命。在这一时期,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递变得即时且全球互通。互联网改变了商业模式,催生了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和共享平台等新兴产业。数码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工作到娱乐,几乎所有领域都经历了数码化转型。除了传统制造业工人外,电子商务的兴起亦令不少零售业受到冲击,电脑及电子文件普及亦影响了许多文书和行政人员的工作。
此前的数次工业革命主要影响低收入职业,而此次AI浪潮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高技能、高收入工作的影响。乐观来看,AI将显著提高高收入工作者的生产力,令他们如虎添翼,让他们能够将时间投入到更具价值、只能由人类完成的工作。然而,悲观来看,许多高收入专业人士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若无适当培训,这些人可能比低收入工作者更难适应AI时代,因为AI可以更低成本取代他们曾经珍贵的技能。因此,高学历人士必须积极学习如何使用和驾驭AI,犹如二十多年前学习电脑和互联网,以掌握科技来提升自身价值。另一方面,低学历者可以培养一些AI短期内难以取代的技能,例如长者和孩童照顾护理、美容理发以及家居维修等, 同时亦要学习AI,与时俱进。
周昭泷教授
港大经管学院 创新及资讯管理学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五年五月十六日载于《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