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媒体报导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媒体报导

A Behavioural Economics Analaysis of Marathon Finishing Times Using Big Data

19 Sep 2018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馬拉松大數據 行為經濟分析

2018年柏林馬拉松剛在上星期日舉行(9月16日),圓滿結束。肯雅選手Eliud Kipchoge打破世界馬拉松紀錄,以2:01:39(2小時1分39秒)跑畢全程42.195公里。新紀錄比上一次紀錄快1分18秒(該紀錄保持者是另一位肯雅選手Dennis Kimetto)。

柏林馬拉松賽道被譽為全世界最快馬拉松賽道,最近7次世界紀錄均在柏林馬拉松創造。此外,柏林馬拉松是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其餘五大為東京、波士頓、倫敦、芝加哥和紐約市馬拉松。

「渣打香港馬拉松」(跑友暱稱為「渣馬」)是國際田聯認可的金級道路賽事。「渣馬2019」將於2019年2月17日舉行,當天共有7項賽事:馬拉松、半馬拉松(21.0975公里)、10公里、10公里輪椅賽、3公里輪椅賽、少年跑(2.2公里)和家庭跑(1公里);以上7項賽事參賽者名額分別為22500、19500、32000、20、50、1000和3000。雖然首三項主要賽事(馬拉松、半馬拉松、10公里)名額不少,但本地跑友眾多,能夠成功報名的也非易事。「渣馬2017」首次採用抽籤報名機制,代替沿用多年的先到先得方法,安排較為明智。

首次參加馬拉松(42.195公里),目標很可能只是在比賽時限內完成賽事(渣馬2019 時限為6小時)。完成賽事後,參賽者心情想必十分複雜:既為能成功征服長途賽程而高興,又不禁質疑為何要令身體承受不必要的痛楚,甚至受傷?跑友常說:「沒有奇蹟,只有累積」,亦即跑馬拉松講求訓練有素。有人完成初馬後甚至誓言不再參賽,可見他們心情如何複雜而矛盾,雖然其中不少人後來都成為馬拉松愛好者(渣馬馬拉松參賽人數每年持續上升)。

大數據時代特點

完成初馬後,不少跑友開始對自己有所要求,而定下完賽時間目標,常以整點內(如4小時內或跑友所謂sub 4)或半點內(如3.5小時內或sub 3:30)為準;目標通常是sub 6、sub 5:30、sub 5、sub 4:30、sub 4、sub 3:30、以至sub 3。

業餘跑手達到sub 3已可算甚高水平,對一般跑友而言已算極限。香港現役馬拉松選手徐志堅在剛落幕的柏林馬拉松打破香港華人馬拉松紀錄,新紀錄為2:24:43(「鳴槍時間」),而「晶片時間」是 2:24:38。對上一次紀錄2:24:52由吳師傅吳輝揚保持超過26年;吳師傅是終身運動好榜樣,現在仍然活躍參與長跑賽事。

現代馬拉松比賽採用晶片計時,是一種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初時所有參賽者每人均獲發一枚晶片,以供自行繫於鞋帶上,但如今晶片大都預先附在號碼布上,供參賽者佩戴在身上以資識別,並能準確計算參賽者全程所花實際時間,亦即所謂「晶片時間」。

晶片時間有別於「鳴槍時間」,後者由大會鳴槍一刻開始計時。除非起跑時在起跑線上,否則晶片時間慢於鳴槍時間。大型馬拉松比賽參賽人數數以萬計,晶片時間比鳴槍時間慢超過10分鐘甚為普遍。

隨着馬拉松賽事日漸普遍,馬拉松賽事數目和馬拉松參賽人數兩者都持續上升,加上馬拉松賽事現時大多採用晶片計時,馬拉松亦進入大數據時代。

4位行為經濟學家(Allen、Dechow、Pope和Wu)進行一項馬拉松完成時間大數據研究,當中包括接近1000萬個完成時間。他們明白跑友心理,從大數據中研究完成時間在整點內(如sub 4)是否有特別之處。他們證實完成時間明顯集中在整點前4分鐘內(如3:56:00-3:59:59);在完成時間半點內,他們也得到相同的結果:完成時間明顯集中在半點前4分鐘內(如3:26:00-3:29:59)。

完成長途賽關鍵

他們更運用先進的方法,以「反事實分析」(counterfactual analysis),進一步量化以上研究結果。根據他們的估算,完成時間在整點內一般比完成時間在半點內較為集中,而最明顯的是sub 3。為了sub 3,可以令sub 3完成者「增加」24.2%。

以同一方法,他們估算sub 4、sub 5、sub 6完成者分別「增加」13%、5.5%和3.2%;而sub 3:30、sub 4:30、sub 5:30完成者分別「增加」10.8%、4.5%、2.1%(注意,以上估算純屬根據他們的數據和反事實分析的結果)。

長跑,尤其是馬拉松,講求平均配速。除了馬拉松完成時間,上述4位行為經濟學家亦分析馬拉松分段時間,當中包括10公里分段、半馬拉松分段、30公里分段和40公里分段時間。以4小時馬拉松完成時間為例,10公里平均配速、半馬拉松平均配速、30公里平均配速、40公里平均配速分段時間,分別為56.88、120、170.64、227.52分鐘。他們證實分段時間明顯集中在整點或半點平均配速內;這結果確認平均配速的重要性。

跑馬拉松做到平均配速已經不易,更理想是在跑完40公里後稍為提速,做到後半分段比前半分段還要快,亦即所謂「負分段」(negative split)。但理論歸理論,實際上到底有差別。

4位行為經濟學家發現,馬拉松參賽者在最後2.195公里路程內跌速十分普遍,其中包括在整點內和半點內完成者;雖然整點內和半點內完成者也在最後2.195公里跌速,但他們力保不失,跌速比其他完成者少。

綜合以上結果,他們得出以下結論。雖然大多數成功在整點內或半點內完成馬拉松的跑手做不到負分段,但在前40公里平均配速和在最後2.195公里路程內力保不失,減少跌速,有助不少跑手完成心願。

各位讀者、跑友若對上述研究感興趣,不妨參閱以下文章:Reference-Dependent Preferences: Evidence from Marathon Runners, Management Science, Vol. 63, No. 6, June 2017, pp. 1657-1672。

程騰歡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南區長跑會前主席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八年九月十九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What Trump Is Doing Is a Nuclear Weapon.’ What the Trade War Looks Like From China19 Sep 2018
What McDonald’s can teach Donald Trump about the value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20 Sep 2018
Trending
香港旅游IP可向泡泡玛特取经
香港旅游IP可向泡泡玛特取经
Dr. Tingting FAN
香港旅游首季迎来开门红,内地五一黄金周也出现访港高峰。 然而旅游热潮并未带动消费,访港游客甚至“发明”了在速食店过夜的省钱攻略。 如何突破香港旅游旺丁不旺财的困境? 泡泡玛特一夜爆红,实现口碑与销量的双赢。 其成功经验能否为香港打造旅游IP(知识产权)提供借鉴?
28 May 2025
教学人员
订立工业量度方法 监测产业发展动态
订立工业量度方法 监测产业发展动态
Prof. Heiwai TANG
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及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教授撰文指出,现时香港经济结构单一,推动“新型工业”可促进多元化经济发展。而为了监测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协助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检视政策成效,邓教授提出一套量度香港工业经济贡献的新方法。 根据研究所得,邓教授相信新型工业对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贡献存在广阔的增长空间,随着香港创新科技的加速发展,2000-2023年间,“研发、设计、测试及环境工程”的增加价值从33亿港元增至133亿港元; 同时,“电脑编程、数据及工业互联网服务”的增加价值则从50亿港元增至255亿港元。 此外邓教授亦提到,香港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与新型工业同样重要的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法律服务等,不但支援本地工业的发展,更推动全球工业的发展,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和贡献不容忽视。
22 May 2025
教学人员

HK01
0HKU_1881_2019
About Author
Prof. Stephen CHING

Associate Professor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