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虚拟宇宙 渐露势头

虚拟宇宙 渐露势头

23 Feb 2022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不论在线上线下,「元宇宙」(Metaverse)都是城中热话。何谓元宇宙?简单来说,它是结合了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混合实境(Mixed Reality)、人工智能、区块链(Blockchain)、社交网络、网媒、网购等元素的新版互联网。

元宇宙的诞生

虽然意指未来,此词却早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首度出现。2021年10月底,脸书母公司Facebook, Inc.正式易名为Meta Platforms, Inc.(商业名称为Meta),并宣称元宇宙为下一个前沿技术,供使用者日常生活、工作、娱乐之用。

元宇宙涵盖虚拟世界和物质世界,日后人类在元宇宙内将可打破物理法则完成更多工作和活动,例如透过虚拟「分身」参加会议等等。在农历新年期间,香港就在虚拟平台Cryptovoxels举行了全港首个元宇宙年宵(Mart in Metaverse),让参加者在虚拟市场购物和游玩。

元宇宙用途极广,可用作商务沟通、遥距医疗以及透过虚拟实境参观物业单位等。笔者相信,未来各大企业将会结合「实体」和「虚拟」两方面。微软行政总裁纳德拉(Satya Nadella)提出了「数码分身」(Digital Twin)概念,即企业的实体厂房、办公室、伺服器中心等,会全部复制到企业的日常运作系统,另备一个数码模型(「分身」)。数码分身能随时模仿企业在实体世界的运作,针对在现实世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早作出改善建议,从而提升竞争力。

虚拟地产雏形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数个元宇宙虚拟平台,包括沙盒(The Sandbox)和Decentraland,当中的交易通常以加密货币或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简称NFT)进行。数码艺术家Beeple的作品《每天:前5000天》(Everydays : The First 5000 Days)就以NFT进行交易,去年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近7000万美元成交。除了录像、音乐等数码艺术,NFT交易市场还包含虚拟不动产的交易。NFT交易平台OpenSea更供用家买卖虚拟土地和房屋。

虚拟土地就是元宇宙中的地产,每块地以独一无二且不可复制的NFT来区分每笔交易。土地供应商(卖家)和用户(买家)可在平台买卖虚拟土地,作居住或商业用途。为了确保数码不动产保值,元宇宙的土地数量有限,而且供应也不可能增加,所以只有一部分人有机会购得。例如在Decentraland里只有9万幅地,每幅长、宽大约50英呎(15.24米)。限量供应的概念与比特币相似,即有限的虚拟货币流通后,达到一定数量就不会再增加。故拥有虚拟业权可视为资产地位和身份象征。

有人不禁会问:如此购得的土地或物业究竟有何用途?这里不妨用元宇宙集团(Metaverse Group ),一家专注于虚拟平台的房地产公司为例。集团在Decentraland购买的土地位于时尚区,可用作潮流活动的场地。只要透过建设优质土地、内容,配合别出心裁的营运方式吸引用户,就可为虚拟空间制造价值。通过建立并营办商场、大学、医院、美术馆等,用户可在元宇宙获利。在不同平台购置虚拟土地,就好比在不同城市买地,各有定价标准。不过在元宇宙买卖土地需要使用平台认可代币,比如Sandbox的Sand或Decentraland的Mana等,虚拟土地经转让或出租后便能产生价值。

2021年6月,虚拟地产商Republic Realm在Decentraland买了259幅地,花费大约等同90万美元。根据追踪NFT交易数据的网站DappRadar,这是Decentraland当时最昂贵的NFT土地交易。后来元宇宙集团更以240万美元在Decentraland购买116块土地,面积较Republic Realm购入的土地小。

同年12月,香港新世界发展集团宣布购买沙盒中一幅虚拟地皮,计划建造创新中心;据报地价约为500万美元,刷新Republic Realm早前在沙盒创下的430万美元成交纪录。由此可见,虚拟地皮有价有市!

在不少人心目中,元宇宙也许只是虚拟游戏而已,投资虚拟房地产未免匪夷所思。正如三、四十年前,一般人还搞不懂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在踏入本世纪之际,社交媒体的应用还未普及;但时至今日,互联网在工作、学习、购物等方面已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虚拟土地价格一再飙升,买卖这类房地产可视作投机活动,毕竟有关交易只在虚拟世界内获得认可,本质上是购买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一旦平台营运出现问题,投入的资金很可能化为泡影。

开拓融资空间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Emergen Research 2021年11月的研究报告,元宇宙这新兴产业在未来10年内,将以每年43.3%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相关的概念股亦已陆续出现。同年6月,投资公司Roundhill Investments推出了Roundhill Ball Metaverse,一个以虚拟实境和扩增实境为主题的基金,为市场提供投资元宇宙的机会。该基金旗下管理的资产至今已上涨至9.16亿美元之多。在2021年11月,加拿大单日内推出了两项元宇宙交易所买卖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简称ETF)。截至同年12月28日,全球元宇宙ETF资产已飙升至22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在2021年第三季推出。

根据美国ETF供应商ProShares提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该公司计划推出ProShares元宇宙主题ETF(ProShares Metaverse Theme ETF),以追踪Solactive元宇宙主题指数(Solactive Metaverse Theme Index)表现。该指数由元宇宙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公司组成,苹果、Meta和辉达(Nvidia)是当中权重最高的股票。

概念亦有可为

坊间或有疑问:元宇宙是骗局吗?毕竟,在经历2015年发行虚拟实境概念股和2021年加密货币起飞后,投资者才懂得以较审慎的态度看待这些新兴概念股。须知元宇宙只是一个概念,还须种种技术(如:5G通讯、人工智能)加以配合;从这个角度而言,元宇宙并非骗局。

当前元宇宙就恍如一个原始世界,很多事物和生态还处于构建阶段,可塑性甚高。市场普遍认为元宇宙将令线上模式出现铺天盖地的改变。事实上,只要元宇宙社区创建完善,就能吸引用户和消费者。相关的企业自然会有发展潜力,各式各样的商机亦会应运而生。

放眼未来,元宇宙的走势仍是未知之数,但笔者认为,目前现实世界已开始与虚拟世界融合。任何新概念股均存在风险,虚拟资产交易也不例外,而且这些交易在多国更仍未受法律规管。不过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受限于社交距离措施、民众减少外出,大众唯有在虚拟世界聚会,甚至举行婚礼,这无疑助长了元宇宙的发展。不容忽视的是,元宇宙的经济模式可望于未来数年充分发挥,一如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将为大众提供一个与现实生活衔接的虚拟空间。

 

谢国生 港大经管学院金融学首席讲师、新界乡议局当然执行委员

何敏淙 为港大经管学院经济金融学助教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二年二月二十三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抗疫不忘初心 保民亦要便民16 Feb 2022
科技大数据化解路旁泊位供求失衡2 Mar 2022
Trending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来,香港在四大支柱产业上表现卓越,包括贸易与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及工商业服务以及旅游业。根据香港政府的研究统计,在新冠疫情之前,这四个行业贡献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和近一半的总就业机会。然而,这些支柱产业各自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的快速变化、区域和全球竞争、新的价值链发展、先进科技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应对这些挑战,“创新”被提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法,而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制定创新策略——而不是单单为了“创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减贫的角度出发进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业的发展,来思考创新策略的制定方法——这两个话题的共通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关于香港未来发展路径的启示。
14 May 2025
教学人员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Dr-Maurice-Tse_2019
About Author
Dr. Maurice K.S. TSE

Principal Lecturer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