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记忆碎片中的现实

记忆碎片中的现实

9 Dec 2020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莱尼和妻子在家中受歹徒袭击,妻子被奸杀,莱尼脑部受伤,康复后人生目标只有一个:找到凶手,为妻子报仇。无奈他患上短期失忆症,只能记得刚刚几分钟发生的事,其余就忘得一乾二净,又怎能追查凶手的线索?他住在某个汽车旅馆,但记不起入住的来由;有些人在帮他,他却不记得见过对方,也不敢完全信任他们。

这就是电影《凶心人》(Memento)的情节,内地译名为《记忆碎片》,台湾则译作《记忆拼图》。电影发行于2000年,导演是后来声名大噪的基思杜化.路兰,当时刚出道不久,已有不同凡响的表现。全片采用独特的片段式倒叙手法,呈现剧情的来龙去脉──英雄孤军作战,最终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目标;听来骤似老套,但其实别有深意。

故事主人翁莱尼利用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宝丽莱相机、在照片写下线索;最重要的线索,则在自己身上刻成刺青,以免丢失或遭人篡改。

帮助莱尼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自称便衣警察的泰迪,常为莱尼提供凶手线索,并告诉他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第二个是酒吧女侍应娜塔莉,她查到凶手名字是John G,并且找到他的车牌号码。不过这两人之间却充满敌意,都告诉莱尼不可相信对方。

故事中的故事

观众在看莱尼的故事,而在影片中,莱尼对着电话说出另外一个故事。

以前他有一个客户叫森美,同样患有短期失忆症。森美的太太不相信丈夫真的失忆,觉得可能只是心理障碍,最终想出一个测试的方法。她有糖尿病,每次都是森美给她注射胰岛素;他深爱太太,绝不可能为了装病而危及她的生命。有一天,太太在注射胰岛素5分钟后,故意对他说又到注射时间了。森美毫不怀疑,立刻又打了一针。连续三针打下来,太太终于知道森美的病是真的,可也因为胰岛素过量而丧生。

在这个故事的最后,森美独个儿住在医院里,面目安详,对过去发生的事茫无所知。他知道太太已经不在人世,却不知死因。在他脑海中残留的鎏金岁月,夫妇俩恩爱如昔。

自欺欺人的悲剧

为了体现记忆的破碎,并逐步重组真相,影片的倒叙手法先给观众卖个关子,随后透过抽丝剥茧,慢慢展现出一幅合理的拼图。泰迪确实是便衣警察,他刻意提供线索,一心利用患失忆症的莱尼杀掉好几个贩毒分子,自己顺便捞些好处,例如独揽毒贩车里的几万元现金。

娜塔莉的毒贩男友被莱尼杀死后,她就转而利用莱尼,故意惹他将自己打得鼻青脸肿;几分钟过后,莱尼已忘掉此事,她就说是仇人所为,激莱尼去摆平仇人。娜塔莉其实想除掉泰迪,为男友报仇,所以把泰迪的真名(John G)和车牌号码告诉莱尼,说他就是杀害他妻子的凶手。

到此为止,仍然是个老套故事,一个无辜的人被人利用而不自知。

莱尼一直以为自己有自由意志,千方百计为妻子复仇,其实沦为别人的工具。反思我们自己,会不会也是别人手里的工具呢?真心追求的东西,例如国家利益、民族大义、民主自由,会否也是别人挂在我们鼻子前的胡萝卜呢?

真相逐层揭露,愈发令人震惊。泰迪告诉莱尼,他的妻子并没有死,所谓为妻复仇,根本毫无道理。影片中有一瞬间,莱尼与妻子躺在床上,胸膛可见刺青,足证太太遇袭后依然活着。泰迪又说,莱尼已经报过仇了,并以一张照片证明,满身是血的莱尼面露笑容,身旁是一个死者。但莱尼不愿接受这些事实;不去复仇,人生目的何在?于是把照片抢过来烧掉。他手中的一些警方报告,其中关键的几页不翼而飞,原来是自己故意撕掉,自我欺骗。

影片一开始,莱尼开枪杀死泰迪,无疑是娜塔莉的陷害,但也是莱尼为求隐瞒真相,以继续他的狂想。至此观众才恍然大悟,莱尼不仅受骗,更在自我欺骗;他处心积虑,把自己塑造成不幸的受害人兼正义的复仇者。观众一直从电影主角的视角出发而所理解的因果关系,不过是主角凭空臆造出来而已。

至于森美的故事,究竟与莱尼有什么关系?泰迪告诉莱尼:森美这个人也纯属莱尼的虚构。剧终时,医院中森美坐在轮椅上,态度安详,但一瞬间却幻化为莱尼的面目,观众方才意识到,森美的故事其实正是莱尼的写照,莱尼太太去世,只因她为了测试莱尼的病而注射了过多胰岛素。

人性与政治有色眼镜

作为观众,我们看到莱尼的真相,可是在自己的现实生活里,难道就敢肯定不是像莱尼一样,活在自己主观臆造的世界吗?纵使我们没有短期失忆症,但又怎么知道,我们意识到的世界就是完全真实、客观的世界?到底有没有一个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真正客观而中性的世界?

一般人以为西班牙斗牛士挥舞红色斗篷来激怒公牛,其实牛天生色盲,根本分辨不出红色。我们以为这个世界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其实人和牛看到的世界很不同。那么,哪一个世界更真实呢?一个名为Michael G. May的美国人,3岁时因意外双目失明,生活却一切正常,读书、结婚、生子、创办公司,最可惊叹的是他在1984年冬季残奥委会上勇夺3枚滑雪铜牌,以每秒65英里的速度保持盲人滑雪记录。46岁那年,经科学家的妙手回春,他能看得见了,但日常生活偏偏难以维持:不敢下楼梯、见到太太的脸却感到陌生、坐在车里只觉得路边的告示牌一块块高速向头顶砸来。

这说明,我们习以为常的视觉,其实是原始数据经过大量的筛选、解读,然后呈现给大脑的一个所谓「合理」的现实。

正常人的左右大脑通过名为胼胝体(corpus callosum)的一束神经相连,但有少数人为了治病,把胼胝体切断了,左右脑无法交流讯息,以致出现「脑分裂」(split-brain)症状。在一个著名的实验里【注】,向病人左脑展示鸡爪,右脑展示雪景。受此提示,与右脑相关的手会指向雪铲的图片。这时请病人解释为何选择雪铲。负责语言表达功能的是左脑,所以并不知道另一半大脑所看见的雪景,但病人丝毫没有觉得不妥,毫不犹豫地回答:「这很简单,需要用铲子来清理鸡棚。」由此可见,我们的大脑常常现编现造,把互不相关的事情串成一个说得通的故事。

明乎此,当前社会政治撕裂和民粹主义盛行,可能有更好的解读。对于香港特区反修例和美国大选,大家看见的事实并没有什么分别,可是两个阵营的人有不同的解读,甚或截然相反的结论。政治观点不同,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人类大脑从来不是一部照相机,不会把现实原封不动地呈现给意识;它在不停地选择、解读。每个人意识到的世界永远都是主观的,你、我所看到、意识到的世界,从来都不是一模一样。

那怎么办呢?至少有一点,不要太把自己认识到的世界当回事,不要以为眼见为实,照单全收。明乎此,方能做到「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注】注:Bradley W. Carroll (2005), “An Experiment with a Split-Brain Subject”, Honors PS1500 home page.

参考文献:

Lukas J. Volz and Michael S. Gazzaniga (2017), “Interaction in isolation: 50 years of insights from split-brain research”, Brain, vol 140, issue 7: pp. 2051–2060.

〈科学发现:自由派与保守派大脑 语句解读大不同〉,《文学城》,2020年11月13日

周文 港大经管学院副教授
黄影红 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名誉副研究员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九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银发经济现生机2020-12-02
走出2020年的全球经济23 Dec 2020
Trending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来,香港在四大支柱产业上表现卓越,包括贸易与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及工商业服务以及旅游业。根据香港政府的研究统计,在新冠疫情之前,这四个行业贡献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和近一半的总就业机会。然而,这些支柱产业各自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的快速变化、区域和全球竞争、新的价值链发展、先进科技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应对这些挑战,“创新”被提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法,而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制定创新策略——而不是单单为了“创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减贫的角度出发进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业的发展,来思考创新策略的制定方法——这两个话题的共通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关于香港未来发展路径的启示。
14 May 2025
教学人员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Prof_Zhou_Wen__2019
About Author
Prof. Wen ZHOU

Associate Professor

关键字
管理及商业策略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