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wai TANG
Prof. Heiwai TANG
经济学
Associate Dean (External Relations)
Victor and William Fung Professor in Economics (冯国经冯国纶基金教授 (经济学))
Director, Asia Global Institute
Director, APEC Study Center
Associate Director,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rategy

3917 0029
3917 4388

MB 335/ KK 920

Publications
关税上升:邓希炜教授对美中贸易的洞察

在最近接受CNA访问时,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对外事务), 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教授表示,他对特朗普将提高对中国的关税并不感到惊讶。他预期,特朗普会逐步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以增强美国的谈判权力。 提高关税是一种低效的措施,因为这将增加美国的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他认为,美国对墨西哥的关税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两国政府可能很快就会达成协议,考虑到墨西哥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但对美国的出口依赖程度更高。

中美关系的变局与香港应对之策

随着特朗普确定重返白宫,中美关系将进一步紧张。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及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教授在接受《信报财经》访问时指出,特朗普新内阁的鹰派基调可能加强对中国在贸易、科技及地缘政治方面的打压。在全球博弈中,中国需拉拢盟友与深化内需,而香港需稳固其「中西桥梁」的角色。 全球正式进入「一球两制」时代 邓教授指出,全球科技格局已进入「一球两制」时代,即美国主导的技术生态与中国的独立体系分庭抗礼。特朗普的政策或加速科技脱钩,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与半导体领域。中国需加强科技自立、重构产业链,深化与欧洲及东盟的合作,同时特朗普的孤立主义或削弱美国盟友的团结,为中国提供合作契机。

特朗普的经济策略:对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及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教授早前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深入分析特朗普再次当选的潜在影响。他指出,特朗普主张“美国优先”,虽然若实施高关税和贸易战,将对全球产业链造成冲击,但是对金融市场可能带来利好消息,因为特朗普倾向通过减息,利用货币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邓教授强调,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无疑存在,但影响不会过于重大。他指出,特朗普面临的矛盾在于通胀压力与减息之间的挣扎。他认为,特朗普对中国的加关税将确定会实施,但未必如他所言加至60%。他也提到对盟友的10%关税,短期内特朗普不会轻易推行。

香港贸易数字化的三大KPI

目前,香港的电子商务销售仅占全港零售额的8%,远低于其他电商发达市场如内地、英国和韩国,可见香港在电子商务以至数字贸易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香港应把握未来贸易新趋势,重点发展贸易数字化, 以实践贸易无纸化、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服务贸易为三大KPI。

香港贸易数字化的三大KPI

目前,香港的电子商务销售仅占全港零售额的8%,远低于其他电商发达市场如内地、英国和韩国,可见香港在电子商务以至数字贸易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香港应把握未来贸易新趋势,重点发展贸易数字化, 以实践贸易无纸化、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服务贸易为三大KPI。

吸引龙头企业来港自然可吸引相关人才

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对外事务)邓希炜教授认为,香港目前面临的问题,不少属于过往多年累积的结构性问题,包括大财团垄断及产业单一化,经济上过于依赖金融业,中央政府已提出香港要发展多元产业,包括推动高新科技的发展,并提升与大湾区合作,但这些改革目标相信受限于移民潮等因素导致的人才流失,以及公务员因循守旧文化,而未能有所突破。 他建议,本港要推动多元化产业,首先需要吸引相关龙头企业来港,这些企业自然能够带动相关人才来港,而港府已有吸引人才政策包括高才通等,也可以进行优化,以产业转型需求为主导,吸引相关专才,包括国际人才,目前这些人才政策吸引的大部分为内地人。同时,本港大学本身在高新科技等方面拥有顶尖的学者,可以透过提升产业互动,令其能够更容易接触到如天使基金等投资者,并便利其创业。

劳动人口大减︰移民潮抵销「失业潮」

在经济吹淡风时,劳动人口大减,亦可能为失业率「减压」。事关,经济疲弱时,对岗位的需求减少,但刚好劳动市场「少」了近20万的劳动人口,变相帮助「消化」了失业潮。例如企业本应裁员,但有员工移民,变相分子﹙失业人口﹚及分母﹙劳动人口﹚皆减少;又例如,少了的劳动人口,如果他们都是就业人口,意味市场上多了职位空缺,可让原本失业的人填补,令失业率能够保持「稳定」。 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对外事务)邓希炜教授则表示,本港失业率仍维持偏低水平,相信主要由于近年移民潮等因素,令本身劳动人口(分母)及失业人口(分子)均减少所影响,导致市民观感与政府数据出现落差。 但他续称,目前本港企业倒闭情况持续,预计失业率会有上升压力。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移民潮流失的不少是出于事业黄金期的壮年人才,而港府近年透过人才计划吸引的多为内地人才,但很多人才都是倾向于先安顿子女在港教育,然后才找工作,不少可能先行从事保险业,出现职业错配情况。

中国大湾区能否在科技竞赛中突破地缘政治限制

中国在2017年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将大湾区打造成高科技强国,目标是与矽谷和东京湾相抗衡。以2035年为目标,这个地区是否正朝著这些目标迈进,还是面临著减缓进展的障碍?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教授讨论了在地区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竞争中,大湾区的前景和挑战。

驾驭零工经济 创造三赢局面

零工经济势不可挡,如何平衡劳工权益、商业利益和科技发展,成为全球各地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课题。根据数据显示,到2027年美国零工工作者将占劳动人口的51%。香港亦面临同样的挑战,传统的劳工保障制度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