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said on Monday technology companies are eager to manufacture more of their products in the SAR, but they need support to help nurture talent.

3917 0029
3917 4388
MB 335/ KK 920
我们通过跨国企业,研究性别文化在全球传播的现象。研究利用中国制造企业于2004年至2007年的数据,发现较认同性别平等国家的外国企业分支机构,相对倾向雇用较多女性,并任命更多女性管理人员。这些企业也产生了文化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内企业的女性劳动力份额,会随着其他在同一行业或城市中的外国企业分支机构普及而有所增加。透过一个解释企业异质性在生产力、性别偏见和学习方面的多部门模式,我们进行了反事实的分析。假设公司能够消除性别偏见,中国的总全要素生产率可提高5%,当中19%是来自外国企业分支机构产生的溢出效应。
The making of the Northern Metropolis heralds a reshuffling of Hong Kong’s landscape and economy in the coming years — an ambitious and timely visionary move to optimize the city’s unbalanced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tegrate it into the robust development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pundits said. In the last Policy Address of her administration’s current tenure, delivered on Oct 6,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 unveiled a blueprint to develop the northern part of Hong Kong into a metropolitan area.
大湾区概念为香港带来与内地广东省9市和澳门合作发展的机会,各界认为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方面,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表示,中国现时经济发展重点已由量转质,企业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除了催谷「内循环」,亦要对外接轨,而本港的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优势,将是协助内地连接及拓展「外循环」的重要环节。
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出席《信报》主办的「2021粤港澳大湾区高峰论坛」时表示,中国内地现时经济发展重点已由量转质,企业能力和竞争力亦正上升,除催谷内循环外,亦要对外接轨。他认为,本港的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法优势,将是协助内地连接及拓展外循环的重要环节。
中央最近发表了两份关于香港及澳门的发展方案,当中提到澳门与横琴、香港与前海的优势互补,究竟本港应如何把握机遇?节目请来港大经济学教授谈谈。
香港总排名较今年3月上升一位至全球第三位。有经济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香港国安法的落地实施,社会恢复安定,在各项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凭借传统优势的巩固及新优势的发展,相信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稳固。
香港三大支柱行业雇员流失的比率,并未由香港作为先进经济体所应致力发展的高科技知识密集行业补上,反而像众多西方国家一样,落入收入较低的服务业之中,尤其是零售和个人服务。
政府自2016年开始推出多项措施,投资过百亿元,协助传统行业以科技升级改造,以及发展高产值行业。 5年后的今天,无论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或工人占本地总就业人口依然不变,其实政府一直提倡的「再工业化」 概念,究竟为香港工业带什么改变?香港企业在回应工业4.0的大势时,又面对什么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