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简
輸入搜尋
logo
輸入搜尋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網絡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我們的故事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數據分析碩士
      • 會計學碩士
      • 氣候治理與風險管理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家族財富管理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可持續會計及金融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財富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FT中文網明德商論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深圳研究院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媒體報導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媒體報導
社會主義是如何來到中國的

社會主義是如何來到中國的

21 Apr 2021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書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自從國安法通過以來,香港特區進入了一國兩制2.0階段,香港人有需要進一步認識國情,現在中國實施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追本溯源,究竟社會主義如何來到中國?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一個狂熱青年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引起一連串強烈反應,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參戰國分成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陣營(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實為事後相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言,當時在中國則稱為「歐戰」)。同盟國包括德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和保加利亞,而協約國則包括英國、法國、俄羅斯、意大利、美國、塞爾維亞以及日本、中國。

抵抗外敵

日本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和1905年的日俄戰爭,分別打敗清政府和俄羅斯帝國之後,對中國和西太平洋仍虎視眈眈。歐戰爆發之後,日本以曾簽訂英日同盟條約為由參加協約國陣營,並於1914年8月27日向德國宣戰,向山東青島(即德國在亞洲最大的軍港)發動戰爭。同年11月7日,德軍投降,日本佔領膠州灣。

中國的北洋政府隨即向日本政府提出從青島撤軍的要求,不僅不得要領,反遭日本駐華公使於1915年1月18日,向總統袁世凱提出了所謂《二十一條》,要求中國進一步賦予日本在華的影響力,削弱中國的主權。北洋政府最後簽署的是《二十一條》輕量版的《中日民四條約》。事件曝光以後,舉國嘩然,抗議不斷。

北洋政府和日本秘密談判過程中,事情逐漸透露出來,有說是北洋政府有意為之,希望列強能夠干預,使得日本不能得逞。這甚有可能,因為事實上有例在先,中國在甲午戰爭失敗後簽訂《馬關條約》,須將遼東割讓給日本,但在德、法、俄三國干預之下,日本把遼東交還中國,亦即「三國干涉還遼」事件。

北洋政府於1917年4月15日加入協約國,向同盟國宣戰。中國士兵雖然沒有實際參戰,只是提供後勤補給,亦得以戰勝國身份,參與1919年在凡爾賽宮舉行的巴黎和會。可惜事與願違,和會後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卻把德國在山東的利益交了給日本!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大學生上街抗議,火燒趙家樓,北洋政府大舉逮捕涉事大學生,隨即演變成全國抗議運動,展開有名的「五四運動」。(在美國的調停下,中國和日本以及其他七個國家在1922年美國華盛頓開會達成協議,將青島歸還中國,不過這已是後話。)

反傳統思潮

五四運動爆發前幾年,中國思想界已出現反儒家的思潮,例如反對婦女纏足,提倡男女平等,以至劃時代的白話文運動,當時又以《新青年》雜誌為文化運動的核心。該雜誌既有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玄同四支健筆,而魯迅的短篇小說影響力也很大。毛澤東幾年後回憶五四運動,亦稱陳獨秀為「思想界的大明星」、「五四運動的總司令」。

俄羅斯羅曼諾夫帝國是西方列強中的一個後進國家,到了1917年初,由於連年戰爭,疲憊不堪,士兵厭戰,爆發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帝制瓦解,但是新成立的臨時政府仍然繼續尼古拉二世的戰役,民怨持續發酵,終於爆發另一場革命,推翻了臨時政府,那就是舉世聞名的俄國十月革命。領導革命的是列寧和以托洛茨基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是俄語多數派的意思,實際上是指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1903年的一次黨大會中分裂出來,以列寧為首的那一派。)

李大釗受十月革命鼓舞,先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克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大力歌頌。五四運動期間,陳獨秀被捕入獄,李大釗既奔走營救,寫下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文章,又組織成立馬克思學術研究會,系統地介紹並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筆者重讀這些文章,覺得並非有特別深度,社會主義或馬克思主義得以受到當時知識界和年輕人關注,我覺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蘇俄的助力

第一,十月革命後在俄國成立的政權,不但聲稱代表勞苦大眾,還有自己一套的民族政策,通過《俄羅斯各族人民權利宣言》,宣布俄羅斯境內各個民族地位平等,可以民族自決,包括成立獨立國家的權利。這對於備受列強壓迫的中國,特別有吸引力。

其後俄羅斯與其他幾個爆發了革命的鄰近政權,在1922年組成蘇聯,以憲法規定加盟共和國有權獨立出去,而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既屬蘇聯的一部分,卻都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其會員資格一直維持至今,這都說明當時的十月革命後的俄羅斯和蘇聯對民族,主權,國家等等範疇的特殊觀點。

和中國相關的事件則牽涉中國東方鐵路(不同時期有不同名字)。1896年(光緒22年),清政府和俄羅斯帝國簽訂《中俄密約》,同意俄國從西伯利亞通過中國東三省建設一條鐵路到海參崴,鐵路原本由兩國政府合辦,但清廷積弱,實際上由俄國管理,於是東北的心臟地帶出現一個規模遠比普通租界大得多,而不受中國管轄的國中之國。

1917年十月革命後的俄國革命政權,不僅沒有宣布繼承沙俄的權利,反而宣布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及俄國在華的特權,包括無條件將中東鐵路交還中國。這種做法都使得中國有識之士刮目相看。

第二,同樣重要的原因,是革命後成立的俄國和後來成立的蘇聯,能夠為提供強大的財政、物資,以至軍事上的幫助,以便中國尋求統一和獨立自主。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在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翌年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代表越飛會面,發表聯合聲明,開始聯俄容共政策,同年6月中國共產黨決定全體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中國國民黨,這一切都是為北伐和統一中國作準備。

孫中山在1925年初逝世前,其總理遺囑就說:「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社會主義就是這樣來到中國的,「平等待我」就是關鍵所在。至於布爾什維克黨支持民族平等的政策到底是權宜之計,還是真心相信的原則立場,又是否陳義過高,不切實際?那就是另一個課題了。

 

趙耀華 港大經管學院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多輪QE之後通脹為何還如此低?9 Jan 2018
Trending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關稅豪賭  只有輸家
Dr. Maurice K.S. TS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今年 1 月的 3.3% 顯著調低至 2.8%。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未來5年貢獻比例分別為 23%和超過15%;而美國因其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遭下調至 11.3%。
7 May 2025
教學人員
黃金需求創九年新高,價格在特朗普關稅影響下持續強勢
黃金需求創九年新高,價格在特朗普關稅影響下持續強勢
Prof. Zhiwu CHEN
1 May 2025
教學人員

SCMP(英文)
Dr_Stepten_Chiu_web
About Author
Dr. Stephen Y CHIU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關鍵字
China
中國
社會主義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 無障礙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