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 探討穩定幣金融、亞洲經濟格局及國家經濟展望

第七屆「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 探討穩定幣金融、亞洲經濟格局及國家經濟展望

港大經管學院中國經濟研究所聯同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全球校友會香港聯絡處舉辦的第七屆「香港大學中國經濟季度論壇」於7月4日圓滿舉行。論壇匯聚了多位著名專家學者和工商界領袖,就時下穩定幣金融、亞洲經濟格局、中國經濟及宏觀經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等話題分享了深刻見解,共同探討在當前環球變局下中國經濟的增長動能及相關政策展望。論壇於香港大學月明劇院舉行,共吸引超過300位工商界領袖、傑出學者、校友和學生出席。

港大經管學院院長、經濟學講座教授及中國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洪濱教授在致歡迎辭時表示:「在全球格局瞬息萬變、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今天,中國經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一如既往,港大經管學院始終保持開放性,深耕前沿經濟研究,積極推動業界對話與思想碰撞。本次的中國經濟季度論壇我們很高興能與復旦校友會合作,聚焦中國經濟發展最新趨勢,深度探討數字貨幣等熱點議題,以多元視角解析經濟動向,助力參與者把握機遇、應對挑戰。」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全球校友會香港聯絡處主任、摩根大通銀行執行董事董琦女士亦在致歡迎辭時表示:「復旦與港大百年學脈相承,始終是中國經濟現代化進程的見證者與推動者。當前,世界面臨增長動能轉換、產業鏈深度重構,中國經濟巨輪也正在深水區航行,既需把握宏觀之舵,更需微觀主體的創新勇氣。兩所學院攜手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正是對『經世濟民』初心的生動詮釋。」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實務教授、香港特首政策組專家毛振華教授在論壇上發表主題報告,以「中國經濟的突圍之路:走出通縮,走向全球為題,指出兩會政策加持、DeepSeek刺激,及全球關稅衝突下避險情緒升溫,令全球資金不斷流入香港。整个中國製造業優勢仍存,以船舶、計算機為代表的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平均水平。中国想要實現年內經濟增長目標,走出通脹,仍需要政策持續發力以啟動內需、穩住價格;摒棄「以地謀發展」、「以投資拉動內需」的依賴;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發揮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幫助產品和企業共同走出去。

隨後,論壇分別邀請了三位知名講者進行主旨演講。香港大學副校長、金融學講座教授、寶光基金教授及金融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林晨教授以「有關穩定幣及其金融影響」為題,介紹了穩定幣的最新發展趨勢。林晨教授表示穩定幣在跨境支付結算領域相較於傳統系統,具有耗時短、成本低、流程簡便的明顯優勢。它可以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用不到一美分的成本發送一美元,是目前最經濟的轉賬方式。其應用已從最初專注於固定鏈上收益,逐步演變為普惠金融的重要基礎設施。然而,目前穩定幣仍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底層資產價值的可靠性、法幣的綁定問題,以及與法幣同樣存在的洗錢風險。未來,隨著監管框架的逐步明確與完善,穩定幣的安全性與可信度有望提升,進而在國際金融體系中取得更廣泛應用。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馮國經馮國綸基金教授、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就「地緣政治下的亞洲經濟新格局」為題,指出全球化並未終結,而是在轉變中,逐步向服務業化、數字化和地區化發展。如今,許多貿易以數字化服務的形式進行,與以往以港口和實體產品為主的全球化不同,服務業的全球化仍保持高速增長。在企業出海方面,鄧教授指出中國企業現採用「雁行模型2.0」,由龍頭企業領導,帶動行業其他企業出海。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都在尋找較少受地緣政治影響的區域合作,例如中東地區。在談到香港的發展時,鄧教授表示:「香港應積極參與大灣區的科技和新質生產力升級,充分發揮作為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協同效應,轉型為貿易服務和貿易融資中心。在日益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中,香港要利用其開放經濟體制趨利避害。」

京東集團副總裁及首席經濟學家、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沈建光博士以「特朗普2.0下的全球和中國經濟展望」為主題,指出:「全球經濟過去十年最重要的結構性變化,就是中國利用數字經濟浪潮崛起成為最大的新興產業製造、出口和創新基地,使中國可以不懼美國關稅戰威脅。下一步,提振消費將使中國經濟更加堅實,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可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並穩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論壇當天亦舉行了一場圍繞當前中國經濟熱點問題的圓桌討論,由蔡洪濱教授主持,講者們包括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徐高博士;瑞銀董事總經理、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博士;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博士;麥格理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博士;以及瑞銀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股票主管、董事總經理施斌先生。講者們就中國宏觀經濟現狀、下半年經濟目標及政策展望、以及中美關稅談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等多個議題展開了討論。

港大經管學院院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及中國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洪濱教授致歡迎辭。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全球校友會香港聯絡處主任、摩根大通銀行執行董事董琦女士致歡迎辭。

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實務教授、香港特首政策組專家毛振華教授發表主題報告。

香港大學副校長、金融學講座教授、寶光基金教授及金融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林晨教授發表主旨演講。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馮國經馮國綸基金教授、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發表主旨演講。

京東集團副總裁及首席經濟學家、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沈建光博士發表主旨演講。

(左起)港大經管學院院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及中國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洪濱教授;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徐高博士;瑞銀董事總經理、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博士;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博士;麥格理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博士;以及瑞銀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股票主管、董事總經理施斌先生進行圓桌討論。

論壇於香港大學月明劇院舉行,共吸引超過300位工商界領袖、傑出學者、校友和學生出席。

Other Events
Prof. Roni Michaely wins Best Paper on Corporate Finance – 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2025
2025 | 學院成就
Prof. Roni Michaely wins Best Paper on Corporate Finance – 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2025
Congratulations to Professors Roni Michaely, Silvina Rubio, and Irene Yi on receiving the Charles River Associates Award for their paper “Voting Rationales.” The paper examines the disclosed rationales behi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voting decisions and whether these disclosures affect board behavior. This award-winning study brings fresh clarity to on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s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 
港大經管學院舉辦「全球經濟與決策選擇」峰會 | 探討香港全球新定位,聚焦中企出海與AI經濟
2025 | 學院新聞
港大經管學院舉辦「全球經濟與決策選擇」峰會 | 探討香港全球新定位,聚焦中企出海與AI經濟
港大經管學院於6月27日舉辦「全球經濟與決策選擇」峰會暨香港大學CEO項目開學典禮,雲集包括政策制定者、頂尖學者及商界翹楚在內的一眾重磅講者分享真知灼見,聚焦全球政經新格局中香港所需的全新定位,AI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全球經濟政策深度解讀,以及中國企業出海戰略與機遇。峰會於香港大學本部大樓陸佑堂舉行,共吸引超過200名企業家及學者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