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大經管學院領袖企業家講壇系列2025年第三講 – 通用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和典型應用
港大經管學院榮幸邀請到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教授,擔任2025年5月27日舉行的「港大經管學院領袖企業家講壇系列 2025年 – 第四講」主講嘉賓,與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學實務教授毛振華教授進行一場深入且充滿啟發性的對話。兩位圍繞「通用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和典型應用」主題,探討人工智能在全球科技博弈中的關鍵角色,剖析認知大模型的演進歷程和通用大模型基礎的最新突破,並分析當前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趨勢,為與會者帶來前沿視角與深刻的商業洞見,激發對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的深思。
劉教授針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引用數家領先企業的研究報告,闡述其對人才結構的深遠影響。他指出,全球平均18% 的工作可能由AI自動化完成,影響約3億個全職職位,根據報告預測,AI將創造1.7億個新工作機會,同時取代9200萬個現有職位,淨增7800萬個就業機會。此外,業界預計,具備超越諾貝爾獎得者智力的強大AI系統將於2026-2027年間問世。同時,截至2024年底,中國生成式人工智慧產品的用戶規模已高達2.49億人,佔總人口的17.7%。
隨後,劉教授分享中文語音合成技術已臻成熟,並廣泛應用於新聞播報。多間主流媒體亦已普遍採用語音合成技術,結合多樣化形象的AI虛擬主播進行新聞報導。他特別提到,在萬物互聯時代,具備解耦複雜語音訊號能力的語音識別系統至關重要。集團通過將語音屬性解耦等預訓練方法與大模型相結合,大幅提升複雜語音訊號的辨識準確率,顯著提升會議記錄效率。
劉教授深信,大模型的歷史意義不亞於個人電腦與網路的誕生。他概述以大模型為基礎的通用人工智慧的七大技術維度為: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及多模態能力。這些維度推動了多項革命性應用,包括:
- 改變資訊分發與獲取模式
- 革新內容生產流程
- 實現全自然交互完成任務
- 提供專家級虛擬助手
- 顛覆傳統手工編程方式
- 加速科研工作進展
面對美國對中國高端算力芯片的日益嚴格限制,集團採用結合評語模式和細粒度回饋的強化學習技術,開發國產平台強化學習演算法包,提升全國產化算力深度推理模型的訓練效率。劉教授更特別分享集團於本年初推出「星火X1」- 國內首個基於快慢思考統一模型訓練推理方法的創新成果。作為自主可控的底座模型,「星火X1」為教育、醫療、工業、金融等多個產業場景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大大提升應用成效。
主題演講接近尾聲時,劉教授寄語會眾:「未來不是屬於AI,而是屬於掌握AI的新人類!」。他強調,掌握AI技能將成為每位學生的必備能力之一,而教育的使命在於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新一代人才。人工智慧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不僅是技術進步的必然趨勢,也是教育創新的關鍵動力。
作為本學年最後一場講壇,此次活動為學院與業界領袖的交流畫下圓滿句號。劉教授的分享不僅展現了AI技術的前沿進展,並為與會者帶來深刻啟發,激勵年輕學子與業界人士積極擁抱AI,探索科技與產業融合的無限可能,為未來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