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媒体报导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媒体报导

Sending Off the Spirit of Poverty: a Discussion on Poverty Reduction

21 Feb 2018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送雞迎狗談脫貧

新曆年時候,人們都會談及新年願望或來年大計,而農曆年的時候,人們關注的,多是以生肖為本位的來年運程,以及如何趨吉避凶。這大概反映傳統中西文化中,人對自然是支配還是融合的分別。

中國歷史悠久、習俗豐富。今天是農曆正月初六,相傳是送「窮神」的日子,居民在這天會把數天前過年堆起來的垃圾一併扔出去,順便賦予一些好兆頭的說法。

社會未有完全脫貧

無論中外,都有擺脫貧窮和對美好物質生活的嚮往。要討論貧窮,必須先界定何謂貧窮,即制定「貧窮線」,並按這個界定來了解社會上貧窮人口的數目和狀況,再確定要處理貧窮的社會經濟政策。

不過,這個「數人頭」方法有一定缺點,因為若貧窮線以下的人口收入減少,貧窮情況定然惡化,但表現出來的貧窮指標(即貧窮線以下的人口數目)並無改變;同樣,若收入從貧窮人口轉至富有人口,貧窮的指標仍然一樣。

換句話說,以貧窮線以下的人口數目來代表貧窮的狀況,會忽略每位窮人的實際貧困程度,但這仍是目前在媒體討論中量度貧窮的普遍方法。

由於減貧或滅貧主要是國家的內政,所以貧窮線的訂立是每個國家或經濟體的內部決定。貧窮有時是指家庭收入低於基本生活所需的情況,這是絕對貧窮的概念,貧窮與否,要看收入是否能應付基本生活,與其他人的收入無直接關係。

不過,也有把貧窮界定為收入低於社會收入中位數的一定百分比,這是相對貧窮的概念,即使家庭收入有所提高,但若增長步伐慢於社會收入的中位數,仍算是比以前貧窮了。

中國目前的消除貧窮政策,是要到2020年實現農村完全脫貧,即達到「不愁吃、不愁穿」及「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得到保障」的目標。按這個要求,政府制定以2010年價格計算每人每年2300元人民幣的貧窮線。國家統計局每年根據農村低收入居民生活消費價格指數,對此進行?整。至2014年,農村貧困標準以當年價格計算為每人每年2800元,而2016年則增至3000元。這是絕對貧窮線的例子。

香港的貧窮線定在家庭收入中位數的50%。2016年,一人、二人和三人家庭的貧窮線分別是4000、9000和15000元。這是一個相對貧窮的概念。隨着經濟增長和家庭收入普遍因生產力上升而提高,貧窮線亦會相應上調。除非所有家庭的入息完全一樣,否則必然會有一些家庭落在貧窮線以下,因此社會並沒有完全「脫貧」的可能。

在國際層面上,主要是以聯合國的貧窮線為基礎來討論全球的貧窮情況。聯合國早期以當時全球最窮的6個國家的基本生活費為標準,再以購買力平價的滙率兌換為美元,得到差不多1美元的數值,因此以每人每天1美元收入作為國際的貧窮線。聯合國把這數字在2005年基於15個低收入國家的情況修改為1.25美元,再在2015年按貨幣購買力的下降提高至1.9美元。這些更改並沒有改變貧窮的實質標準,而這貧窮線也是絕對貧窮的概念。

在人類歷史中,經濟增長主要是過去200多年的事。工業革命前的多個世紀,經濟增長差不多微不足道。既然如此,絕大部分人都處於貧窮狀態,貧窮可以說是一個自然現象。但在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之後,經濟增長逐漸出現,再在上世紀下半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而由於種種原因,經濟增長的好處並沒有平均惠及每一個國家和個人,因此貧窮就變成一個社會現象,而減貧亦逐漸成為政府政策的一個目標。

農村貧困人口可降

以1.9美元為貧窮線計算,1981年全球有44%人口處於貧窮。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中的首要目標,正是要在1990年至2015年這25年間,把貧窮人口比例減半。還好,這個目標已經達到——2015年,貧窮人口在全球人口的比例已減至大概11%。這期間全球人口從1981年的45億增加至2015年的74億,所以貧窮人口從20億減到8.3億。這是一個很了不起但卻鮮為提及的成就,直接影響着億萬人的生活。

中國是首個達到貧窮人口減半這個目標的發展中國家。按中國政府制定的農村貧困標準,1978年,貧困人口是7.7億,比例為97.5%,經過差不多40年的改革開放,至2017年底,有關數字已下降至3000萬和3.1%。與國際情況相比,減貧的成就更加驕人。印度在90年代初經濟自由化改革後經濟增長也加快了,貧窮人口從1994年至2012年已減少1.3億。中印兩國大幅度成功減貧的例子,說明經濟增長是減貧的最主要動力。

2015年9月,聯合國成員重新制定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第一個目標就是要在2030年在全球消滅貧窮。按過去數十年的經驗,這個目標有可能達到,但也有一定困難。首先是經濟增長和扶貧政策會對那些條件較佳的人較容易產生作用,如住在市區的或已經有基礎教育的人,但進一步對那些條件較差的窮人起到的作用會遞減。

同樣情況亦在國際層面出現。隨着一些國家成功減貧,全球的貧窮人口愈來愈集中在過去減貧成績並不顯著的國家,包括多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有統計指出,四分之一的非洲國家自2008年以來都沒有做過住戶?查。連數字都沒有,遑論採取合適的政策。

中國的目標是在2020年把農村貧困人口減至零。按過去3年每年減1000多萬的速度來看,這個目標應可達到。但這個目標針對的是農村人口。2017年,中國的農村人口已下降至全國人口的42%。隨着進一步的改革和城市化,城市的貧困人口應該成為減貧的主要對象,到時才真的沒有所謂低端人口了。

陸炎輝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客席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八年二月廿一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徵「超差餉」 增投資者持貨成本15 Feb 2018
訪陳志武:中國式金融監管、資本流動與國企混改26 Feb 2018
Trending
订立工业量度方法 监测产业发展动态
订立工业量度方法 监测产业发展动态
Prof. Heiwai TANG
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及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教授撰文指出,现时香港经济结构单一,推动“新型工业”可促进多元化经济发展。而为了监测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协助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检视政策成效,邓教授提出一套量度香港工业经济贡献的新方法。 根据研究所得,邓教授相信新型工业对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贡献存在广阔的增长空间,随着香港创新科技的加速发展,2000-2023年间,“研发、设计、测试及环境工程”的增加价值从33亿港元增至133亿港元; 同时,“电脑编程、数据及工业互联网服务”的增加价值则从50亿港元增至255亿港元。 此外邓教授亦提到,香港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与新型工业同样重要的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法律服务等,不但支援本地工业的发展,更推动全球工业的发展,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和贡献不容忽视。
22 May 2025
教学人员

HK01
贸易战与宏观经济恒等式
贸易战与宏观经济恒等式
Dr. Y. F. LUK
早前中美双方在日内瓦就关税会谈,出乎意料地迅速达成休战共识,关税税率暂时回落至所谓美国“解放日”之前的水平,但全球局面却难复旧观。美国总统特朗普玩弄所谓谈判技巧,叫价忽高忽低、忽真忽假,威逼利诱,为己方制造谈判空间。可是碍于底气不足,逻辑紊乱,贸易战犹如美方蹩脚的马戏班杂耍,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推至历史高点【注1】。
21 May 2025
教学人员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