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HKUBS_Standard_Coloured_Shield_Blue_Text_Logo - 380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媒体报导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媒体报导

Feasible Options of Increasing Land Supply

3 Oct 2018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增闢用地可行方案

自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香港房價和租金節節上升,中產階級的置業夢已遙不可及,中下階層輪候公屋亦遙遙無期。截至2018年6月底,約有156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117900宗配額及計分制的非長者一人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長者一人申請者則約為3年。輪候時間一再拖延,劏房市場應運而生。

為確保長遠土地供應,須從增闢土地資源入手。為改善每況愈下的基層市民居住環境,政府更須於短期內覓地興建房屋。

填海歷史和土地分布

自香港開埠以來,在維港以外填海造地,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貢獻舉足輕重。發展必須有地,而填海是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香港自1950年代以來迅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以填海所得土地資源為基礎【圖】。沙田、大埔、屯門和馬鞍山等新市鎮,亦靠填海陸續發展,得以滿足百萬計市民的房屋需求。但從2005年起,填海造地急劇減少,跌至歷來最低水平。

時至今日,已發展的土地面積約為26500公頃(即佔香港總面積約24.3%),其中約7000公頃(即佔已發展土地26.4%)為填海地。核心商業地段,如中環、灣仔海旁和尖沙咀;大型新市鎮,如荃灣、屯門、沙田、大埔和將軍澳,皆建於填海土地之上。上屆政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估算,大概200萬人口居於填海地區。香港其餘約75.7%的未發展土地中,林地約佔24.9%、灌叢約23.6%、草地約17.3%、農地4.6%,水塘、魚塘、紅樹林及劣地等約佔餘下5.3%。

近岸填海選址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保守估算,香港就住宅、經濟及基建用地的供求失衡,以致2026至2046年期間整體缺地將達1200公頃。受到複雜的土地業權分布、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局限,短期內政府不可能從未發展土地中覓得足夠土地,以滿足未來長遠發展需求。

雖然填海對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卻不應以此作為停止填海計劃的藉口。在盡可能減少對環境影響的前提下,就填海之需物色合適選址,才是香港未來發展方向。從政府的《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專題報告,可見當局正積極覓址填海造地,其中已就5個近岸及一個人工島的填海選址進行策略性研究,包括屯門龍鼓灘、北大嶼山小蠔灣及欣澳、沙田馬料水和青衣西南,以及在大嶼山與港島中部水域建島。

5個近岸填海的選址面積不大,只能算是小型填海工程,10年後工程完成,亦只能提供四五百公頃新土地,其中大部分均作工業、科技、消閒用途,而非住宅用地,對解決當前棘手土地問題無異杯水車薪,更別說打造新社區。

屯門稔灣

根據興建赤鱲角機場的選址研究,其實屯門稔灣也值得考慮作為填海地帶。當年的填海方案,建議在屯門后海灣沿岸進行,加上移平岸邊一些小山丘,所得發展用土地可達1600公頃,有望配合本地長遠發展需求,並帶來極高社會及經濟收益。除可提供大片城市發展空間和綠化用地,以供住宅、工商業、休憩及農業發展之外,更可帶動及融合附近市鎮的發展。天水圍、屯門、元朗等區可發展成新界區內宜於居住和就業的都市中心,從而紓緩新界人口湧向港九商業中心上班的交通問題,亦有助改善舊區環境及重建。

稔灣位處下白泥與曾咀之間,鄰近后海灣,遠眺深圳蛇口。經深圳灣與蛇口連接,與內地城市網交通便利,更能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建設安排。況且稔灣水域較淺,鄰近山丘可以移平,加上附近私人土地少,徵地成本較低,開發工程可迅速啟動,開發成本效益較高。

沙田馬料水

馬料水毗鄰科學園和中文大學,交通、鐵路網絡完善,填海後料可帶來約60公頃土地。加上沙田污水處理廠搬出後騰空的28公頃土地,合共88公頃的臨海面積,可興建1.1萬個住宅單位,容納3.41萬人居住,相當於一個沙田第一城。按政府委託的顧問估計,該幅地可供發展作高科技及知識型工業、房屋等用途,提供約4.15萬個新職位,為區內就業和居住環境失衡情況對症下藥。政府亦可研究在吐露海峽填海造地的可行性,通過靈活規劃,增加長遠土地儲備。

沙頭角墟

隨着邊境禁區範圍近年來持續縮減,邊境鄉村釋出土地漸多,但仍有約400公頃邊境禁區尚待解封,例如沙頭角墟尤其值得注視。自1950年代初列作禁區後,區內經濟發展陷於停頓。雖然缺乏水電供應及交通設施,沙頭角墟及附近鄉村地帶仍極具發展潛力。首先,沙頭角墟處於連接香港、深圳東部以至粵東地區的樞紐位置,若能善加規劃,即可把當地發展成為香港與粵東地區之間的中轉站,有利雙方資源、技術、人才和服務的交流,並帶動鄰近地域的發展,充分利用周邊土地資源。為沙頭角墟制訂具規模的發展計劃,當有助紓解香港當前的土地荒。

沙頭角墟「解禁」,也可促進沙頭角海以東、大鵬灣西南海域,以吉澳為主的生態旅遊業發展。吉澳「安龍太平清醮」的鄉土風俗文化,可追溯至200多年前清朝時期。吉澳史上是集繁盛商貿和秀麗風光於一身的海島市集,島上現已有自來水供應及碼頭設施,周圍水域平靜,實為水上活動的理想勝地。鄰近印洲塘更是香港首批海岸公園之一,富於地質景觀。沙頭角碼頭則為通往這些離島的交通樞紐,但因碼頭仍屬禁區,出入受限,把禁區解封,就能刺激生態旅遊業發展,活化當地特色。

結語

當前公屋一般申請者要苦候5年以上才能「上樓」,而劏房居民超過20萬人,居住環境極為惡劣。當務之急,政府應考慮推動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私人農地,以及2000公頃分散新界各處的祖堂地,並利用部分增闢土地興建資助房屋,從而加快釋放新界私人農地的發展潛力;沙田新市鎮便是此法成功的例子之一。

新界棕地則多屬私人所有,亦非閒置土地,常見用途包括物料儲存、港口後勤用途如貨櫃車場、停車場、車輛維修場、環保回收場、建造業機械及工場等,既多屬必要工業,在市區尋找合適地點運作殊不容易。

況且棕地作業往往須動用大型機械或在戶外進行,而無法重置到多層式工廈。政府是否高估在多層工廈安置棕地作業的可行性?如何妥善重置作業者並對土地業權人作出合理補償問題,亦須在政府有關計劃考慮之列。

至於放寬新界土地的地積比率,可在部分舊區重建時推出更多樓換樓計劃,讓業權人分享發展成果,從而加快重建效率;亦可通過規劃,把部分舊工業區改作商業或住宅用途,達致善用土地資源等方案,雖對增加長遠土地儲備作用有限,但都可解決燃眉之急。

歸根究柢,填海造地,優點在於可避免衝擊現有土地用途,毋須收回私人土地及遷置居民。由此可見,要配合香港發展對土地的長遠需求,填海無疑是最具效益的出路。

 【圖】歷年填海面積

圖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首席講師、新界鄉議局當然執行委員 謝國生博士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八年十月三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Reform can play positive role during trade war3 Oct 2018
The 2018 Fourth Quarter Hong Kong Macroeconomic Forecast Report4 Oct 2018
Trending
订立工业量度方法 监测产业发展动态
订立工业量度方法 监测产业发展动态
Prof. Heiwai TANG
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及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邓希炜教授撰文指出,现时香港经济结构单一,推动“新型工业”可促进多元化经济发展。而为了监测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协助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检视政策成效,邓教授提出一套量度香港工业经济贡献的新方法。 根据研究所得,邓教授相信新型工业对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贡献存在广阔的增长空间,随着香港创新科技的加速发展,2000-2023年间,“研发、设计、测试及环境工程”的增加价值从33亿港元增至133亿港元; 同时,“电脑编程、数据及工业互联网服务”的增加价值则从50亿港元增至255亿港元。 此外邓教授亦提到,香港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与新型工业同样重要的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法律服务等,不但支援本地工业的发展,更推动全球工业的发展,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和贡献不容忽视。
22 May 2025
教学人员

HK01
贸易战与宏观经济恒等式
贸易战与宏观经济恒等式
Dr. Y. F. LUK
早前中美双方在日内瓦就关税会谈,出乎意料地迅速达成休战共识,关税税率暂时回落至所谓美国“解放日”之前的水平,但全球局面却难复旧观。美国总统特朗普玩弄所谓谈判技巧,叫价忽高忽低、忽真忽假,威逼利诱,为己方制造谈判空间。可是碍于底气不足,逻辑紊乱,贸易战犹如美方蹩脚的马戏班杂耍,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推至历史高点【注1】。
21 May 2025
教学人员
Dr-Maurice-Tse_2019
About Author
Dr. Maurice K.S. TSE

Principal Lecturer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