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logo
Type To Search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港大經管學院
  • 全球网络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我们的故事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数据分析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家族财富管理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可持续会计及金融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财富管理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FT中文网明德商论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深圳研究院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媒体报导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媒体报导
回顾中美贸易战

回顾中美贸易战

3 Feb 2021
分享到推特分享到面书分享到whatsapp分享到領英分享到電郵

在2018年年中至2019年年底期间,中美贸易战是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焦点所在。双方就进口对方产品征收的关税,以及轮流在两国举行的多次贸易谈判,均牵动市场的投资气氛。经过多番努力,中美最终达成一些共识,并于去年1月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随着新冠肺炎的出现和美国的总统大选,贸易战已不再是重要的议题,媒体亦甚少提及。当然,这并不代表中美经济摩擦已告一段落,只是转移到其他战场而已。

特朗普早在上台前已多番表示对美国的贸易情况不满,并以此作为争取选民的议题。他上任后的第二年即发动贸易战,分别在2018年2月和3月对进口太阳能板、洗衣机、钢材和铝材等征收关税,涉及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的产品。中国遂在4月进行反制,也向一些美国产品征收关税。与此同时,美国以违反了其对伊朗和朝鲜的贸易管控为理由,打压中国电子产品制造商中兴通讯。而这些,都只是中美贸易战的序幕。

特朗普事与愿违

正规战于2018年7月初启动,美国先对中国340亿美元的产品加收25%的关税,其后分别扩阔至额外的160亿和2000亿美元的商品,最后的总数高达5000多亿,等于2017年贸易战前一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总额,税率由10%至25%不等。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值远低于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因而以关税回应的空间较小。即使这样,双方你来我往,涉及数千亿美元的商品和高达25%的税率,战况堪称激烈。

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以关税和新的贸易协议为手段,主要目的是减少美国的外贸赤字,并从外国夺回制造业的工作岗位。然而,数年下来,这两方面的成绩都乏善可陈。先说美国的外贸,特朗普上台后,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贸易赤字都差不多按年增加,其中2019年略低于2018年,但2020年首11个月已经超过6000亿,高于历史上任何一年。去年全球贸易明显地因新冠肺炎收缩,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一个多月前的估计,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比一年前减少5.6%,而美国的贸易赤字却增加那么多。即使不算12月,去年的美国贸易赤字比2016年特朗普上台前增加了25%,与发动贸易战以减少贸易赤字的原意背道而驰。

若只看中美贸易,大幅度的关税施加于大额的进口商品,的确减少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由2018年的4189亿下降至2019年的3452亿美元,跌幅达17.6%。但由于美国贸易的总赤字只是轻微下跌,反映出对中国的贸易战,只是将从中国的进口转换为从其他经济体的进口,并不能把制造业的工作岗位从外国带回美国。

事实上,美国制造业职位的减少,主要是技术进步替代劳动力的结果。

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早在本世纪初已开始迅速减少,到金融海啸时进一步下跌。奥巴马执政时,制造业人数缓慢增加,特朗普时继续这个趋势,但也只是增加了约50万人,改变不多。美国的劳动力约1.65亿人,其中制造业约1500万人,少于10%,即使增加的50万个职位完全是贸易战的成果,也难以抵消贸易战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过,若有关的职位比较集中在政治上的所谓摇摆州份,贸易战对特朗普便有可取之处。

说到经济损失,关税使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减少对有关商品的需求,若该商品是原材料,自然会带动下游产品的价格上升,削弱有关产业的竞争力。若外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影响自然会更大。特朗普政府对进口钢材征收25%的关税,增加美国下游产品如汽车的生产成本,减少它们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关税及特朗普飘忽政策的不确定因素,使密歇根州汽车工业的投资额,在特朗普政府首三年与之前三年相比,下跌了29%。然而,这个州有不少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如反对民主党州政府处理疫情政策的示威群众,其中有持枪冲入州政府大楼抗议,甚至扬言绑架州长。贸易战的原意是为这些人争取经济利益,起码表面说法如是,但结果却是给他们制造经济困难。

美关税得不偿失

特朗普曾多次重复,说对中国商品所征关税的税款是由中方支付。这个说法是否成立,视乎中国出口商会否因美国的关税而减低售价来促销,以及减价的幅度。有关这个问题,已有多份研究报告说明,特朗普的提法是错误的。其中一份由哈佛、芝大和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合作研究、即将发表的论文【注】,指出美国征收20%关税时,外国企业只把售价压低1%,亦即美国进口商或消费者要承担余下的19%。反过来说,若外国对美国出口加征15%报复性关税,美国的出口商要压低售价5%。这个分别反映出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有异。美国企业从其他经济体进口取代中国产品的空间比较少,因此中国出口商在关税下毋须怎样减价。反过来说,中国进口商购买美国如大豆等产品时,因中国政府的关税使价格上升,可转向巴西或阿根廷购买,美国的大豆商便有减价的压力。

上述研究还有另一个发现,就是在贸易战中,中国商品在美国零售店铺的售价增加不多。在20%关税的情况下,消费者付出的价格平均只增加0.7%。换句话说,美国对华的关税,大部分是美国进口商付给美国政府的。

就谁支付美国的关税这一问题上,特朗普的助理、白宫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纳瓦罗还尝试帮特朗普自圆其说,认为要应付美国的关税,中国的出口需要减价、人民币需要贬值,中国的付出是间接的。但中国出口价格只轻微下跌,而人民币贬值,美国一向的说法是对中国有利对美国有害,因而以货币操控国的标签来刁难中国,但现在又说人民币贬值是中国在美国关税下付出的代价,论点前后矛盾。

至去年10月,美国政府从进口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收达660亿美元,但中国对美国农产品施行反制关税,使美国有关产品的农民怨声载道。特朗普为了安抚民心,曾多次拨款补贴农民。至去年9月,补贴总额达610亿美元,接近美国政府从贸易战所得的税收。几年下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没有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也没有怎样增加美国的制造业职位,只是将美国进口商的钱间接转移给农民。雷声大、雨点小,莫此为甚。

中国在2018年把贸易战作为个案交给WTO仲裁,理由是美国的关税税率,远高于其对WTO的承诺,而有关税率针对中国,也违反了最惠国待遇的原则。到去年9月,WTO裁定了中国胜诉,但有关的报道不多,或许因为仲裁没有实际后果。今天的WTO可说是武功全废,即使美国的贸易代表上诉,WTO的上诉委员会也没有人手处理,因为过去几年所有新会员的提名都被美国否决。

拜登上台后,面对一个撕裂的美国社会,要在两党和不同的利益集团中找寻共识,最方便的是制造和面对同一敌人。在特朗普和他的谋臣如蓬佩奥、班农、纳瓦罗等经营了四年后,美国人普遍对中国存有戒心甚至敌意,即使拜登及他的内阁都明白中美贸易战是前朝的乱局,也不会急于收拾。

 

注: Alberto Cavallo, Gita Gopinath, Brent Neiman, and Jenny Tang,”Tariff Pass-through at the Border and at the Store: Evidence from US Trade Poli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Insights, forthcoming.

 

陆炎辉 港大经管学院荣誉副教授

(本文同时于二零二一年二月三日载于《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反垄断铁拳出击 科网巨头国进民退2 Feb 2021
【电话卡实名制】港府延长电话卡实名登记咨询至3月20日 建议购储值卡须提供身份证数据、每人限购3张8 Feb 2021
Trending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创新策略的共通点——从减贫谈到国际Web3中心
Prof. Joseph CHAN
一直以来,香港在四大支柱产业上表现卓越,包括贸易与物流、金融服务、专业及工商业服务以及旅游业。根据香港政府的研究统计,在新冠疫情之前,这四个行业贡献了接近六成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和近一半的总就业机会。然而,这些支柱产业各自都面临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原因包括市场需求和用户行为的快速变化、区域和全球竞争、新的价值链发展、先进科技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应对这些挑战,“创新”被提出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手法,而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制定创新策略——而不是单单为了“创新”而提出想法。本文将探讨如何从减贫的角度出发进而延伸至研究Web3行业的发展,来思考创新策略的制定方法——这两个话题的共通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关于香港未来发展路径的启示。
14 May 2025
教学人员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关税豪赌  只有输家
Dr. Maurice K.S. TSE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 1 月的 3.3% 显著调低至 2.8%。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未来5年贡献比例分别为 23%和超过15%;而美国因其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遭下调至 11.3%。
7 May 2025
教学人员
Y. F. LUK
About Author
Dr. Y. F. LUK

Honorary Associate Professor

关键字
政治
贸易战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5 版权属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所有 | 隐私政策 | 无障碍网页